不過呢,RADO對於我而言多少有著莫名的吸引力,懶歸懶,還是提起精神記錄並分享,藉著RADO陶瓷錶所獲得的悸動,正好在職涯最低谷的這後半年,都能因入手期待已久的錶款而得到救贖,更何況是一隻衝著夢想而出現的錶款。
提著兩紙袋先進公司,還不敢先讓太座知道

暫時先帶著裝錶的主袋回家。

對RADO的情有獨鐘始於2000年前的Ceramica整體陶瓷系列腕錶,無縫連接的設計,渾然天成,恰似一隻手鐲低調內斂的存在,深深打動了一個還沒收入的少年心中。當時還只是學生,即使打工收入也相當微薄,不敢也不會去注意這些超過自己能力的奢侈品,況且手錶嗎,觀念上不就看看時間而已,有實惠的電子錶就行了。然而,無意間從電視廣告撇見Ceramica那一刻,仿如一把利劍直刺心窩振憾了我的眼球,難到這就是所謂怦然心動的感覺嗎?! 剛踏入職場領第一份薪水馬上入手人生第一隻雷達,就是帶有LED集科技與質感一身的 Ceramica 系列。
進入職場打滾除了工作也開始步入山林,十年如一日,廿年如半生,工作逐漸退出生活重心,登山興趣也因家人介意而淡化,沒了三點一線的框架生活,日子開始感到枯燥。為了讓日子過得有趣,腦海中閃現機械錶的唸想,唯一想到的還是RADO,於是在2021年入手人生第一隻RADO機械錶 true Thinline,定義了手錶於生活中的角色,不再只是看時間,而是內心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就是喜歡RADO這種錶鍊與錶圈相輔相成的設計靈魂。
心中小惡魔開關開啟後,總不知覺會想去看RADO又出了什麼能打動自己的款式,直到與 Ceramica 有著同樣設計精髓的新一代 Anatom 出現,再一次觸動我心。外觀上的回歸四十年前開創性設計,傳統印象中仍能散發出濃厚的科技感,但卻無法展現機械錶特有的強悍溫潤感而下不了手。慶幸當時忍住,直到2025年10月這天被通知Anatom出了樓空款,且尚未見於官方網頁,僅旗艦店有現貨情況下直奔親見實體。這不就是我所期待的樓空Anatom了,那弧形鏡面邊緣的倒角加樓空本體,錶殼內發條、齒輪、游絲等美到無法形容,無法約束心中那個蠢蠢欲動的小惡魔,終究忍不住入手的第三隻RADO機械錶,也是人生中第六隻RADO手錶。

Anatom 的錶殼寬度較早期版本更為寬大,圓柱形雕琢的藍寶石水晶鏡面不是這麼容易就可打磨出來的,硬度僅次於鑽石的材質要能隨心所欲切割成弧型鏡面邊緣的倒角,所呈現的不僅只是風格,更是RADO擅用材質的技術高明之處。鏤空款雖是矽膠錶帶,卻正好符合我的期待,主要是輕且低調感,最重要的,同樣保持了鍊帶一體成形順著錶殼形狀彎曲弧面的曲線美。佩戴時愈加貼合舒適,具備80小時動力儲存的R808機芯,面對日常可說是遊刃有餘,更不會匆匆忙忙。
啦哩啦喳原不知要怎麼開頭,卻寫下一堆心路歷程。以下直接進入照片分享這款錶的美。
始終喜歡開盒這一剎那

錶殼下緣的金色飾條,畫龍點睛的效果,讓質感加分

鏤空錶殼才能展現機械的傳統結構美

再進一點細看擺動的齒輪、發條、擒縱,不看時間也能享受機械運轉的療癒樂趣

隨然在40年後的今年重現,但從正面看還是有著石英錶的模樣,無法直接看出機械錶的價質感,只能由背面區分。鏤空就沒這問題了,正面與背面的透空,展現出機械錶最純淨的顯示空間。
機背銘刻anatom

近乎完美的弧面錶身

戴在手腕上異常的服貼與舒適

特殊器具慢慢打磨出的弧形倒角鏡面邊緣

Anatom 鏤空款展現的已不是前衛,而是兼顧了佩戴舒適性與強悍科技感的底蘊,有如對著代表科技進步的智慧錶訴說著,40年來我依舊存在不被淘汰,然而代表著科技的智慧錶卻因科技進步而不得不被淘汰的反差感。
與2021年擁有的第一隻 RADO true Thinline 機械錶合照

加入結婚週年送給太太的 RADO Thue Square 鑽錶合照

年輕時總希望快點長大,時間卻過得漫長,走了人生大半路後,渴望時間慢一點,卻又歲月如梭。沒想到只因2000年前對上眼的 RADO Ceramica 從此與 RADO 結下不解之緣。這款 anatom 鏤空一直是我所期待的 RADO 精神錶款。雖然還有期待,就怕未來出同款多帶了日盤,那我又得破防了。

感謝分享&介紹,這支錶真的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