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法規面過不過得去:
像是國內的門號可攜, 配上 iPhone 的鎖門號, 在解約時 是否有衝突待解之處. (或是技術面待克服之處)
其次就是營運利潤:
更好的 iPhone, 卻只要 US199, 勢必有 營收/營利 拆分的問題.
費率的精算, 就成了關鍵. 到時賣一支 賠一支, 這種生意沒人做啊...
(還有若有前面文章提的, 沒單一代理權的問題的話, 系統商當然可以等看看)
可能在目前複雜的電信計費方式中, 暫找不到與 apple win-win 的合作模式.
或是該模式推算出來的費率, 缺乏巿場性...
(願意付高資費, 很多高價手機也可以降很低, 像 HTC 系列的, 大抵可降到 USD300~350 左右)
iPhone 的低價, 因為綁著服務賣, 導入 total solution 的成本, 與被拆分的營利.
Apple 的目的就是切入系統營運商, 有點像病毒一樣. 系統商也會怕啊(用戶愈多, 未來被綁得愈死).
最後技術面的問題, 大概都可以用錢解決, 只不過若成本過高, 就變成暫不可行的模式了.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