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不停抱怨為什麼蓄電力不好....可是要多強~~~一天三天十天???!
其實當初我也有思考這樣的問題
在以能源取得價格相對便宜的美國人思維角度而言~~~
會產生的產物~~
我並不覺得意外
小時侯去美國的親戚家裡
他們看到我爸媽在幫手機換電池的時候
說了一句:你們怎麼會換電池~直接插著充就好了啊!!!
使用習慣不同~~~
況且不知道從多久以前
一些手機大廠都是用簡配的配備在賣手機不是嗎?
而全配的充電器幾乎都是所謂的一般台製品
代表全球的手機用戶已經慢慢改用旅充在幫手機充電
如果把它當作一台筆電~~~
我們是否會多帶一顆電池+充電器到處走透透嗎?
應該是不會吧!!!就只會帶旅充(變壓整流器)
APPLE想得很簡單~~就是為了要方便罷了...
個人覺得Costdown的可能性並不是主要考量原因
要以成本當考量~~~早在發展I系列的產品時~~~應該就會被否決了吧!
當初賈伯沒有砸大錢去發展出IPOD....應該現在就不會有後續的這些東西
請記清楚一個要點~~~人家的眼睛可是比起我們一般人還要多個五年或是十年
他們不像是我們~~以成本為優先考量
只是當他們的成本與質感起衝突時人家選擇了→質感
因為有質感的東西會滿足人們的虛榮&貪婪心...
像是包包~~~多了個正廠的LV mark就是貴別人5~10倍
雖然也是一邊嫌一邊念~~~但還是用得很開心~~~
買東西咩~~~就是你情我願...
題外話:
今天去桃園時趁機使用了ROADCUM(我做副駕...駕駛要乖乖開車)
原本以為是測速的
後來才發現是國道即時攝影機監測系統
在1高使用時超順暢的啦~~~
也剛好遇到有出車禍的雍塞路段
那種感覺真的是有電五味雜陳...看到警車與那幾位車主在那邊走來走去有點~~~哀

只感覺科技進步的之神速~~~我下載時是免費的拉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載來玩玩...反正要到清明連假就試試吧!
當在休息站休息時
就不用考慮要不要上高速公路~~但又怕塞在國道上的痛苦困境
一般的方式是先設定產品的一些需求項目及規格等等諸元,至於外型只是過程的一部份~
當然這中間要如何拿捏就看產品的定位及當下的環境條件等~
而Apple有某些產品則是先有外型設計後,再想辦法塞進去其他內容~
光聽是覺得有些訝異,不過當你看過某些Apple產品後,就會覺得其實也不無道理~
因為光是產品就能讓人感覺得到這是項藝術,一般工程師是無法設計出來的~
應該是充滿天馬行空想法的藝術家or設計師才能有這樣的想像力~
以下列出幾樣我覺得蠻經典外型的Apple產品~
Power Mac G4 Cube

透過wiki的介紹得知甚至連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也將它列入收藏~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wer_Mac_G4_Cube
iMac G4

我想應該不用多做說明,大家光看外型就覺得很亮眼吧~
MacBook Air

近代的經典作品~
看完這些Apple後,再回頭看看iPhone無法更換電池的設計...
我想應該有某些人會說:很正常啊,iPod時不就這樣了@@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