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Cheng wrote:
其實有個問題出在....(恕刪)
事實上你說對了
台灣的薪水對這隻手機來說真的是貴
以別的國家來說。這手機真的就算是普通價位!
ja6269 wrote:
http://udn...(恕刪)
你在麵包店買了條土司回家秤重後,回頭找店員表示「這土司比旁邊那條輕了2克,基於我都付了40元買,你應該要賣我那條能讓我吃飽一點的、重一點的土司。」
這比喻不佳,如果一樣買一台同廠牌型號的汽車,結果油耗差20%,應該就會吵了,如果依照記者這樣想法,那美國幹嘛查福斯。
你會這樣做嗎?應該不會吧。
回到iPhone 6s晶片門爭議究竟有沒有道理?其實可以分成以下三個面向來討論:
●晶片:測評是怎麼一回事?應該如何看待?
●蘋果:生產方的品質考量,只有最適解、沒有最佳解。
●你:消費者的價值判斷與取捨。
1.晶片測評使用情境不同,分數自然不一樣
且不論這次A9晶片差異被如此放大,和蘋果「近年新機發表了無新意、只不停主打硬體條件提升」有無關係,手機處理器的晶片左右著手機運作是否流暢(速度)、手機續航力好不好(耗電),的確是使用者會在意的重點。
一般來說,影響晶片效能的因素有兩個,製程和設計;由於晶片是蘋果自行設計的沒什麼好比,因此負責製程的兩家代工廠三星和台積電,就得上擂台一決生死了。
本人是學IC設計的,製程不同;layout 要重畫,而且製程不同要看***跟TSMC提供的製程檔如何,APPLE才能Layout,但我認為APPLE應該沒辦法全部自己layout, 數位IC設計動則億個電晶體,查到A8約20億個,不可能人工自己畫,APPLE設計只是在功能上作設計,真正layout應該是軟體自己跑的,但是會依據製程檔去跑,看幾層的製程。如果電晶體數一樣,理論上14會比16來的省電。
ja6269 wrote:
http://udn...(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