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iPhone Xs及Xs Max發表後,話題不意外圍繞在它的高價,以及每年必討論的有沒有新意,這讓我想起每次iPhone s系列發表後,似乎都重複上演著同樣的片段。
很明顯今年的新iPhone是s系列這種不算大翻新的定位,外型、看得到的硬體與iPhone X沒有太大不同,因此在第一時間讓覺得沒有新意,變化不大。
升級在看不見的地方、用了才知道的地方、不是大翻新的變化,或許是iPhone Xs及Xs Max讓人覺得沒什麼更新的原因。
~比方A12仿生晶片+iOS12帶來的效能、運算速度,讓拍照、AR等需要運算的功能都有更的好的品質、更少的耗電量。
~或者可以錄製立體聲影片,讓用戶可以記錄更生動的當下。
~細節運算、對焦測量都更快的靜態。
~iOS12明顯的順暢感...等。
這些並不是看到外觀就知道的更新,所以我們需要分享文,幾個無法在第一時間檢查的功能,我們就在今天的測試裡跟大家分享先。
直播開箱 iPhone Xs &iPhone Xs Max
▌包裝、金色
歷代iPhone的包裝風格都是如此,且100% 來自再生或負責任採購的紙材,這裡想要特別看的是,包裝內附的仍是5V-1A輸出的USB接頭小充電器。若要快充,得自行購買蘋果的USB Type-C充電器(30W、61W、87W),以及Type-C to Lightning的線。充電器得是蘋果的,傳輸線試了一下,非原廠的線還是有快充效果。
另外包裝裡也沒有內附Lightning to 3.5mm轉接頭了。
- 盒裝
- 包裝內附
- 內附充電器
(補充:自己嘗試原廠皮革保護套及第三方的非掀蓋,單純背蓋的保護殼,安裝上跟按鍵位置使用上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能不能共用可能看殼的設計,另外這次底下開孔不對秤,建議選擇下方式整個空的,不是一個一個洞打開好的那種。)

這次的金色其實在玻璃下看來有點偏膚色,很像女生粉底液的色系,但側面的不銹鋼就顯現出很漂亮的淡金色。發表會上有提到,Xs及Xs Max都採用了最堅固的玻璃,不銹鋼邊框也是醫療級的耐用度。其中金色及太空灰採用氣相沉積技術上色,上色均勻外,也可已呈現漂亮的光澤。
兩支Xs系列也都支援IP68防水,可清洗。
- 玻璃背面
- 側邊1
- 側邊2
- 側邊3
▌雙喇叭感受
這次Xs及Xs Max都有立體聲雙喇叭(這iPhone X、iPhone 8們也有),以及立體聲錄影(這之前沒有)。
雙喇叭的位置是聽筒,以及底下六孔那邊,雙麥克風也是在聽筒,以及Lightning兩側。
雙邊喇叭在看影片、玩遊戲時,的確帶來很有感的立體聲,這次的聽來音量更大一些,立體聲寬廣度也大一點,這兩天拿著看愛奇藝,並打開App提供的杜比音效,效果更明顯。
不過可能受限於音箱較小的關係,聽起來還是偏高音清晰,低音力道較小的外放音質。
- 聽筒部位喇叭
- 底部喇叭(下方)


▌雖支援雙卡雙待,但目前只能當單卡機用
發表後大家也很關注iPhone雙卡雙待的問題。
台灣上市的是eSIM+nano-SIM版本,所以跟現在有的iPhone都一樣的,就是單面/ 一個卡托,只有大陸、香港、澳門的版本Xs Max是可放兩張實體卡的設計(他們的卡槽是雙面的,正反都可以放SIM卡,但Xs只有一個卡槽)。

好的,但我們可以將門號綁到eSIM卡裡嗎?
答案是目前不行。
雖然電信業者們在Apple Watch 3 LTE上市那時,配合手錶裡的eSIM,也推出One Number這種兩裝置共用一門號的服務,但這服務只限定用在穿戴裝置,和手機共用一個門號,與直接將門號綁定在手機內的eSIM,是不同的服務,前者算是物聯網的應用,後者台灣都還沒有開通,因此即使新iPhone有雙卡,短期內我們還是只能把Xs、Xs Max當單卡機用。
蘋果之前在iPad及Apple Watch上內建Apple SIM、eSIM,現在Xs及Xs Max上也開始在iPhone裡內建eSIM,並和如AT&T、T Mobile、Verizon、Vodefone...等11家電信商合作支援。
eSIM對用戶是比較靈活有利的,比方用戶不必換卡,就能在手機裡設定切換使用不同電信業者,而且可以遠端用App遙控啟動門號,這對在要國外切換使用當地門號尤其方便。
雖然全球還是很多電信沒有提供eSIM服務,不過蘋果認為這是以後的趨勢,因此還是在iPhone上採用eSIM+nanoSIM的雙卡,對照iPad及Apple Watch上也是內建eSIM的作法,iPhone想推動eSIM,不採用實體雙SIM卡,脈絡上是有跡可尋的,只是這次終於在iPhone上內建了,一來應該是與大型電信商合作有成,二來是想加大推動電信商盡快啟用eSIM服務的力道吧。(未來有支取消實體SIM卡的iPhone也不奇怪)
其實Pixel 2手機也是內建eSIM+nano-SIM雙卡,即將發表的Pixel 3相信也會是這樣的作法,eSIM雖是趨勢,但要普及,可能還有一段時間,就看蘋果能不能藉由iPhone的規模,去影響電信業者找出可接受的獲利模式,推動eSIM服務。
▌尺寸對照
iPhone X’s Max來到6.5吋,發表會上提到它跟5.5吋的iPhone 8 plus差不多大,把他們都請出來,排排站就很容易比對出大小,Xs Max真的與iPhone 8 plus大小非常相近,而且螢幕大很多。Xs與iPhone X尺寸一樣,只比i8大一點。
從左到右是:iPhone 8 plus、iPhone Xs Max、iPhone Xs、iPhone X、iPhone 8
- 五款對照-1
- 五款對照-2
變成全螢幕後,所有操作都要靠手勢,很多時候你必須握得比較下面,好往上滑回Home鍵或是選擇最近用過的程式,Xs還好,Xs Max這時就很難點到上面,拉下通知跟控制中心,不過既然喜歡大螢幕,對這些不便應該也有心理準備了。


其實有個Tips,到設定→輔助設定→打開互動/ 螢幕上方觸控,之後就在底下的黑條條往下滑,就可以把整個畫面拉下來,讓你可以單手點到上面,不過Xs Max比較寬,就算拉下來的,對角的地方還是有點難拉到。且很多App的漢堡鍵/ 選單鍵還是習慣做在左上角,未來的iPhone可能都是全螢幕手勢操作,覺得開發者可以想想把App裡最常點的那個鍵移到下半部了。
輸入鍵盤則有這樣偏左右的設計。

與之前的Plus機一樣,Xs Max也有配合大螢幕在一些內建程式做了橫向分割畫面,如行事曆、聯絡人、設定...等。
- Xs Max雙畫面-設定
- Xs Max雙畫面-行事曆
- Xs Max雙畫面-訊息
▌FaceID
Xs及Xs Max一樣有內建TrueDepth相機(原深感測相機),目前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FaceID,在去年iPhone X發表時我們也介紹過特色跟實測。今年在Xs及Xs Max上的FaceID,因為搭配iOS12,讓運算速度更快,這個iPhone X更新到iOS12之後也會有相同的效果,另一個更快則是因為搭載新的A12仿生晶片,一來讓辨識速度比一代更快,二來晶片內儲存敏感資料的安全隔區處理速度也會更快,反映在使用上就是當TrueDepth相機偵測到臉部後,整個反應、解鎖的速度會更快。

這幾天使用FaceID的感受嘛...因為在iPhone X上用FaceID本來就覺得很快了,Xs上也一樣很快,所以對速度提升多少這件事...我是分辨不太出來。
FaceID的解鎖都很快,經常是一拿起來就解鎖了,不用刻意等鎖頭圖示解開,只要手機在前相機照得到五官的角度,拿起後上滑就會發現其實已經解鎖了。
▌相機

iPhone Xs及Xs Max相機的畫素、光圈...等規格跟iPhone X一樣,1200萬畫素、一廣角(f1.8)一長焦(f2.4),都支援OIS...等,但硬體是不一樣的:
■ 採用了更大的感光元件,單位畫素終於也加大到1.4微米(之前是1.22微米),面積加大外,也做得更深,更大、更深的畫素,接收的光線的能力比前一代高出50%,同時也因此每個畫素可以記錄更多信號,影片晶片跟軟體就有更多訊息可以處理/ 演算,照片的細節跟清晰度就會更好。
■ 搭配運算的是A12仿生晶片,有升級的ISP、神經網路引擎以及iOS12。
雖然拍照內有的模式跟介面是一樣的,但這兩個搭配起來,仍為iPhone Xs、Xs Max帶來更好的低光照、散景效果、Smart HDR、景深控制等新的拍照功能。

▌Smart HDR
個人最好奇的是Smart HDR。
我們知道HDR是在拍攝時,相機會很很快的,連續拍下2張不同曝光的畫面,再透過軟體取樣畫面中曝光都較好的部分合成出能呈現明暗細節的照片。但有拍過HDR效果的應該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因為畫面中的人、物正在動作中,讓合成出來的HDR照片有兩個影子。
因為HDR本來就會連續好幾張畫面,因此若東西快速移動中,就一定會拍到殘影,這是原理上無法避免的,因此iPhone在拍攝HDR時,會搭配零延遲快門來解決這個問題,凍結當下。
SmartHDR基本上也是這樣,但加強了幾樣東西:
A12晶片的效能,當偵測到主體正在動作時,可以同時紀錄按下快門前後4張畫面,更能確保拍到凍結的當下。
更進一步的,在紀錄這4張畫面同時,也再拍下4張不同曝光的,以及單獨一張長曝光的畫面來合成,前者保留了亮部的細節,後者長曝光那張,則提供暗部的細節,這麼多畫面,讓軟體有充分的素材可以合成出一張亮暗部都更清楚的畫面。

SmartHDR在前後相機都有作用。
以上是兩支iPhone Xs Smart HDR背後的運作。
因此試用時我一直在找背光場景想測試這功能,我們先來看看iPhone Xs上有無套用SmartHDR的差別,以及小小和iPhone X對照效果。
背光1.)
背光2.)
兩組都是自動對焦,沒有手動干涉。
■ iPhone Xs都是自動偵測起啟動HDR,在試拍時有些明暗反差並不強的場景,它會啟動HDR,但有些拍到天空,覺得應該要啟動HDR的,反而沒有啟動,比方背光1,Xs就自動判斷不需啟動HDR。
所以到底什麼情況下會套用HDR,這我還沒觀察出個規則,只覺得似乎不是我們常規覺得的,明暗反差大的地方就會啟動。因此有些帶到天空,主體蠻暗了,想強制開啟HDR卻無法手動使用,是很困擾的地方。
■ 不是所有帶到天空,或明暗反差大的地方都會啟動HDR,或許跟iPhone Xs就算不套用HDR,明暗對比也較之前好有關,但效果夠不夠,大家自己評估囉,以上面為例,我自己是覺得不夠,但我想再調的話可能會不自然。
- iPhone Xs-背光取景
- iPhone X-背光取景
iPhone Xs的Smart HDR修正效果,看來還是比較走輕微路線,不過某些場景就算不套用HDR,本身也已經有明暗部細節了。
之後有機會在大晴天拍攝動作中的媽豆來試試效果,可能會比較明顯感受出Smart HDR的精髓吧。
▌散景控制
人像模式大家應該很熟,就是可以拍攝模擬散景的模式,在iPhone Xs上和iPhone X上感受到的不同,是Xs對距離是否符合的判斷速度、對焦都變快了,這很有利於抓拍,因此這次以Xs的人像模式抓拍街頭路人、狗狗,成功的照片也比較多。存圖的速度也比較快,若要拍的人在動作中,一張一張連拍的間隔也可以比較短。
效果看一下吧~


若仔細看影片,調整時散景的變化並不是單純的塗抹讓它模糊,而是擴散,所以遇到光點時不會散得不成光斑,依照遠擴散模糊的程度也不一,所以雖說這功能Android手機早就有了,但iPhone Xs上看起來比較細膩一點。
有些人像後置的燈光效果也很有味道啊
A12帶來了新的HDR,其實散景控制跟A12也脫不了關係,據說這次在拍攝人像模式時,會更精確測量照片的深度分布,這些深度資訊就是事後軟體要抓主體、選染效果的基礎,資訊越多,模擬的景深也會越像相機的樣子。
▌立體聲錄影
其實試用後我最喜歡的是立體聲錄影這功能。
覺得廢話不多說直接看和iPhone X的比較,但看這段時建議你用耳機,然後先不要看影片,只聽聲音來感受立體聲錄影的音效,跟聲音的方向。
可能你覺得飛機太大聲,全都轟隆隆聽不清楚,那我們來聽拍攝菜市場的片段。
▼iPhone Xs的立體聲效果。
▼做為對照,同樣場景iPhone X也錄了一段。
立體聲錄音可在設定裡開啟/ 關閉,預設是開啟的。iPhone Xs、Xs Max錄影最大都可到4K/ 60fps,能否立體聲收音跟錄影解析度沒有關係,所以你其實可以錄4K/ 60fps。
我這裡錄1080p/ 30fps是因為我怕要上傳很久,偷懶拍1080p就好...

第一段拍飛機,立體聲雖然很明顯,但風切聲也蠻大的,希望未來可以改善一下。
第二段效果就很好,聽得出叫賣的在右邊,左邊有人在剁豬肉,空間感很清楚, 拍完之後覺得iPhone早該有這功能了。(嗯,HTC早有了)
覺得練團時可以充分使用這功能啊~
Xs及Xs Max兩個鏡頭都支援OIS,平常拍照時可以抵消手晃,拍2倍變焦照時更需要穩定防震,此外,在錄影時(30fps影片),也提供防手震的功能,不過要是30fps才有防手震效果。(要拍60fps就上三軸吧)
這裡試拍跟著狗狗走,前面走得比較快,後面則較平穩的走,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效果,走快點效果還是有限,但至少沒有果凍感,對焦也蠻快蠻穩的。
另外中途有蹲下來拍天空,是因為想試試錄影HDR功能...結果好像雖有即時變換測光,但HDR沒有好像沒很明顯,大家再自己留意。
結果好像還沒看自動拍照

- 1/1000s ISO25 f1.8
- 1/2200s ISO25 f1.8
- 1/1700s ISO24 f1.8
- 1/4700s ISO25 f1.8
- 1/120s ISO25 f1.8-HDR
- 1/60s ISO100 f1.8-HDR
- 1/60s ISO200 f1.8-HDR
夜間、低光
- 1/30s ISO500 f1.8
- 1/30s ISO500 f1.8
- 1/25s ISO400 f1.8
- 1/25s ISO640 f1.8
- 1/20s ISO640 f1.8
- 1/60s ISO250 f1.8-HDR
- 1/35s ISO320 f1.8-HDR
- 1/25s ISO400 f1.8
不過對著夜間街景拍照時,發現鏡片曜光很多,有點難避掉。拍到天空時,常會覺得SmartHDR效果還是不夠強,亮度比例自然但也可能因此主體稍黑。
其中三張也有跟iPhone X比較一下,雖然以後買不到iX了...不過就看一下調校有什麼改變,以及聚光量變多的新感光元件效果哪裡不同吧。
▌電量、充電
蘋果照例沒有公布兩支新機的電池容量,不過在iOS12及7奈米新處理器的幫助下,官方公布的電力時間又加長了。
iPhone Xs大小與iPhone X一樣,但電力時間比它多了30分鐘。
iPhone X’s Max電力則可比iPhone X多出一個半小時。
到目前為止只測到快充速度,還沒有量到充進多少電力來抓內建電量,之後還有幾篇要完成,包括這個再補充上來...請...見諒...@@
測試時以A1882這個30W的充電器,搭配原廠Type-C to Lightning 線,在電力剩5%開始充iPhone Xs,經過一個小時,就充到80%了,不過80%之後就開始以小電流充電,經過2個半小時後充到100%。
iPhone X’s Max雖然電池比較大,但快充時間是差不多的,一個小時可以充到約80%。
而且用原廠線,跟在用PCHome買的300元蘋果專用線充電速度是差不多的。
其實這次的三支新iPhone,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升級是A12仿生處理器,因為這顆處理器才讓手機有余裕可以處理進階的相機、AR...等功能。這部分我在後篇與AR一起再來分享好了...雖然它可能不太好理解。
新意要看你對照的是所有iPhone,還是所有手機。
面對Android陣營那麼多品牌、每場發表會總會說出一些新花樣、新標題、新技術,對照下會覺得Xs系列沒太大驚艷感也不意外。
若是跟歷來的iPhone比,也算不少。
只能說不同出發點,觀感自然不同。
(而且老是和iPhone X比較是媒體寫文時習慣的立場,若對一個正在使用iPhone 7或iPhone 8的用戶來說,全螢幕的iPhone Xs系列,體驗上絕對會有很大的不同。)
但默默還是覺得iPhone Xr因為不低階、價格可接受、顏色很討喜,跳脫s系列的印象,有今年新iPhone亮點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