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編劇蘇敬軾(可能也是金主本身,因為蘇先生本身也是位事業有成的老闆,真是多才多藝,跟全球知名服裝設計師TOM FORD一樣是跨界奇才~跑去當電影導演與編劇)
編劇蘇老闆, 以獨特見解,帶觀眾回到15年前扣人心弦319槍擊案(記得那時所有親友天天被釘在政論節目上),解構最深內幕。當時社會一分為二,希望、絕望各半,本事件造成大逆轉,希望的社會得到失望、絕望的社會得到希望。
五點感想
1.全片整體"質感"已到好萊塢水準
導演、編劇,攝影,燈光,服裝等功不可沒,在預算只有好萊塢的五到十分之一的困境下(本片預算已是一般國片的兩倍了),台灣還是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才在貢獻。
可惜在復仇4強大肆虐之下,其他片能逃就逃,本片卻選擇正面迎戰
因復仇4,本片放映廳數少與場次無法排滿整天,實在可惜了這懸移好片。
看到影評說本片是台灣的誰殺了甘迺迪,但我認為幻術比該片的商業娛樂性高一些。
2.首部質佳娛樂性高的台灣政治懸疑片
台灣過去雖有少數黨外運動提材劇情片,但普遍質感不佳,較像是政治宣導長片或是另類莒光日影片,娛樂性不足。
本片算是質感很成熟的懸疑商業片,劇本對人物的描述看起來已刻意收斂,(除非你是深藍深綠兩極化民眾之一方,對劇情收斂描寫都還無法接受),我想觀眾應該都會對整個故事所吸引。
本人雖討厭南韓,但佩服其電影題材不受限,充斥著"勇於控訴政府不堪歷史"電影。
而日本,電影業包袱太重,多不敢碰近代政府不堪歷史題材,多走偶像小清新路線,但偶有犯罪懸疑佳片。
國片"幻術",算是結合了南韓電影揭發政府黑暗的帶種,與日本優質犯罪偵查懸疑片的優點於一身。
3.本片劇本某些點足為「台灣商業片電影界」的典範
本片利用劍道比賽一路對決的「視覺化方式」來帶出一路除掉政敵的過程,
這是編劇最高明的表現方式之一,善用"視覺化語言" 來呈現抽象事件的進展,較易帶出緊張對決氣氛
好萊塢大編劇很常用,同時劍道又和男主角有很深的關係,電影中出現劍道對決毫不突兀,渾然天成。
值得台灣編劇們學習,而且人家編劇還是大老闆半路出家的(除非有找槍手來寫)
一般來說,國片說故事能力普遍低落,劇情的進展幾乎完全靠對白,對白就必須要靠灑狗血來吸引觀眾,這是八點檔連續劇的水準,適得其反。
好劇本應該是要靠豐富支體語言、表情變化,善用特寫鏡頭來展現,取代連珠砲疲勞轟炸式的對白。本片不時有做到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帶出「無聲勝有聲」,有很強的「靠畫面說故事」的企圖。
4. 我認為本片開創了台灣電影涉入政治懸疑商業大片新視野
台灣的電影,2008年之際, 幾乎快滅絕了, 因海角七號,發起了武昌起義與辛亥革命,誕生了影史最賣座單一國片,同時也敲醒了台灣電影人讓很多懷才不遇的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但11年下來,台灣電影又回歸老套,偶像愛情電影、為恐怖而恐怖的無窮迴圈夢境鬼片、青春校園偶像電影、鄉土喜劇片。
有膽識開創國片題材新天地的勇者太少,大概只有魏德盛等少數勇於追求不一樣格局國片的準烈士。
台灣電影的題材又走到死巷內。
5.希望台灣的大企業老闆們,能看看本片,體會出台灣電影其實有很多待拍及娛樂性很高的題材,台灣電影業界不是沒能力拍,大多只是缺資金,題材被迫只能走回頭路,
只是沒有人金主登高一呼來拍,沒有你們在後面推一把,台灣電影就只能原地踏步。
個人都可以想到台灣有很多很吸引人題材可以拍攝的
例如
a.日軍在台灣某深山埋藏的黃金的傳說,就可以拍一個尋寶傳奇電影
b.軍情局暗殺小組教官到台灣後的傳奇故事,
c. 股市四大天王其一的發跡與在股市興風作浪的故事,股市的虛實與廝殺本身就是最迷人的鬥智懸疑片的題材,金主大老闆們也懂。
.幻術可為老調牙題材一直拍的台灣電影,指引出新視野方向
希望台灣商業電影,別再只有一窩蜂拍偶像愛情片、青春校園片、鄉土喜劇片、無窮迴圈夢中夢鬼打牆恐怖片,否則台灣商業電影只會凋零。
本片真帶種,敢實名演319槍擊案,片中主要政治人物大多都還活著,敢冒著被告的風險呈現,加上優質的電影質感
本片我給4.5分。
最後,戲外有雷要爆
上周六5/4早上, 本人經過總統府側邊
驅車「貼著」經過"靜止的總統車隊"(有重機與警車護衛),
發覺許多不對勁,總統車隊怎會讓我貼著過? 警車還是20年多前的BMW?
怎會? 這太詭異了!
走到路口轉彎處,發現對面樹下有一台黑色大搖臂架著攝影機與一大堆劇組在stand by,
一定是在拍總統相關的戲份,
幻術正上映,
定是另部電影,
除了幻術的編劇與監製「蘇敬軾」,
我猜應該沒人有魄力再拍總統府週邊與總統車隊場景、跟總統有關的的電影吧,難道是「幻術2」?
真希望如此
凸01凸 wrote:
不過配樂方面的很用心跟很棒...(恕刪)
配樂有很多歌曲,都很符合時下流行音樂口味,竟有用饒舌搖滾風唱出埃及記
好像都是同一人的作品,這人的音樂真厲害
過期的礦泉水 wrote:
有喵到預告, 覺得導演編劇真帶種
有空也會去支持一下國片的~ ^++^
最近也有一部用到錢沾預算補助的政治電視連續劇"國際橋牌社"
搞不好你碰上的是這齣.....(恕刪)
國片長年題材一直限縮在小圈圈打轉,千篇一律,
到後來只剩愛來支持國片,
這樣觀眾終究會離棄,
難得遇到新穎題材,又質優的好國片,讓我重燃對國片的熱情,支持起來才會爽。
另外謝謝你的資訊,我查了"國際橋牌社"一下
故事大概年代在1990-1994,楊烈演李登輝,
那看到的總統車隊,八九不離十了就這部了。
這樣也不錯,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接連到總統府拍
希望台灣的電影,能夠多拍拍總統府與總統的故事,就算是不堪的故事,
希望總統府也能出借大廳走廊場景,跟白宮一樣,
政府推文創,就是要身先士卒犧牲自己總統府出借
用個化名,故事就不是真實發生的。
不必像幻術一樣跟你來玩真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