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在威尼斯影展一獎未得

pzkpfw wrote:
沒得獎是正常的
據說送審的影片只有中文字幕(報載,個人覺得不可思議)
全片又是講沒人聽的懂的賽德克語
評審看的時候只看得到出草的血腥
會得獎才是怪事


嗯~~
評審又不是都八國語言精通,只有中文字幕要求外國評審看得懂電影在訴求什麼真的是強人所難了...

連我進戲院看時也是經常把焦點鎖定在中文字幕上,雖然說看電影時不僅僅是眼睛看得懂畫面所傳達的訊息,還有其他要素會讓影片"無聲勝有聲"(這邊的"聲"我個人認為泛指頭腦能清楚分辨接收到的資訊)。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amourhsu wrote:
影片都公开放映了,你...(恕刪)


中國又不能上映..寫簡體字的人是上哪看的阿
1699 wrote:
中國又不能上映..寫...(恕刪)


第一: 在这主题我就是没看过才没说任何影片内容批评

第二: 我是替一些人抱不平,别人提出看法的真的都没看过吗
我所谓的说他是大烂片只是假设议题

amourhsu wrote:
第一: 在这主题我就是没看过才没说任何影片内容批评

第二: 我是替一些人抱不平,别人提出看法的真的都没看过吗
我所谓的说他是大烂片只是假设议题


我把我要說的简体化....

在大陆上诸多不便,但是有些还是能藉来台观光实现,比如说:特地来台湾看电影?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amourhsu wrote:
影片都公开放映了,你怎知道批判的都是没看的
你也太主观武断了,不跟你一样的就不对...

评论就是每个人的批判感受没有对错... 我要是觉得他是大烂片错在哪

-> 所以才說「憑什麼扯」

amourhsu wrote:
第一: 在这主题我就是没看过才没说任何影片内容批评

第二: 我是替一些人抱不平,别人提出看法的真的都没看过吗
我所谓的说他是大烂片只是假设议题

-> 看吧...連假設議題都自己搬出來...那就是囉
-> 沒看過電影,也無妨...花點時間讀一讀台灣歷史吧
-> 我也沒看過電影啊...我只勝過你的,就是花一點時間在網路上看一看當時的台灣歷史
-> 話說- 我不認為簡體字,對於判斷這件事,會有什麼阻礙或影響,不是嗎?

還是那句話
各位不需要跟這些人計較

對於不肯花五分鐘瞭解一下霧社事件前的台灣歷史
也沒花錢買票看過這電影的人
真不知道「憑什麼」能瞎扯
-> 可以稱呼這些人是「憑什麼扯」嗎?

所以這些人能胡謅出什麼名堂,是可想而知的

替這些人的無知,感到遺憾
danieliememe wrote:
-> 所以才說...(恕刪)


真是难沟通

请告诉我如何证明批判的一个人都没看过本片,不知道是谁武断

不要光是用嘴巴雄辩,针对我的问题回应吧
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以下是我之前说的内容:

任何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历史,就像昨天我打了某人一巴掌都是

以雾社事件为例: 赛德客族跟日本的相对背景环境,有必要提升至台湾抵御外侮那么崇高吗
说穿了跟帮派的出气斗殴有啥不同

那行动的终究目的也知道不可能日本人離開台灣,只是一个我要让他很好看的意气用事
就像是生番出草一般

再者了解雾社事件跟身为一个台湾人有何重要关连

比赛都是少數人決定結果,所谓专家来肯定价值.. 那没意义
重点是你看過後本身的感受... 不要盲从

我也不解的是要是一直说老外不懂影片的故事背景很难共鸣
為何還要去參展,就像参加西方审美观点的选美一样
既然沒在那被肯定,也不用批判影展单位.. 不是很没度量吗?




野人花園2716 wrote:
小屁孩真的不用去看...這不是娛樂片...這是實實在在的台灣歷史...


原來區區賽德克人就能代表台灣歷史 還真是受教了

電影結構支離破碎, 前戲鋪陳說服力不足, 讓觀眾對你賽德克屠殺一點認同感也沒有(甚至反感)

馬上轉移話題這就是真實的台灣歷史阿!

每天看這種護航真是長見識了

goplus wrote:
畢竟題材只對生活在台...(恕刪)

你把威尼斯的評審想的太膚淺了,他們那些評審要審那麼多國家來的片子,大多數的片子都麻是描述自己國家發生的事情,一部好電影並不會因為哪個國家出品的就讓其他的國家的人看不懂,因為人性的刻劃是不分生活背景的,以威尼斯影展的口味,一開始我就不認為賽片能得什麼獎,
mitntu wrote:
原來區區賽德克人就能...(恕刪)


假如你只會在這捉文弄字的話...也只是在放大你的無知罷了

你要曲解別人的講法是你家的鳥事

沒人鳥你 台灣歷史那麼長 我有講台灣歷史只有這一小段嗎?

連我這種淺顯意懂的講法你也能解釋成這樣...真為你感到難過

你知道些什麼?還是為了在凸顯自己的無知 講來聽聽吧

哦哦哦...原來只是個看到名車就留滿地口水的小屁孩...

長大一點在來吧

mitntu wrote:

原來區區賽德克人就能代表台灣歷史 還真是受教了

電影結構支離破碎, 前戲鋪陳說服力不足, 讓觀眾對你賽德克屠殺一點認同感也沒有(甚至反感)

馬上轉移話題這就是真實的台灣歷史阿!

每天看這種護航真是長見識了

...(恕刪)

不要講那麼白啦~我相信是因為"大環境"的變數~以致於每個美美的鏡.
在重組之後沒有一貫性~
台灣不是只有賽德克族!!!各族間的愛恨情仇故事很多呢.
(比如.卑南為什麼叫卑南呢..?)
台北市的南港圖書館是原文民文化主題.可以去找參考資料.
魏導也說了是要把這一段賽德克族人的故事讓世界看到.
他可沒有說這是台灣歷史啊!!!看著大家一下子擴大解釋.一下子又限縮視野.
其實導演努力圓夢了.不管作品是否得到肯定.這次劇組一定培養了很多電影工作的生力軍.
台灣電影越來越成熟是指日可待..
廿一世紀台灣電影的發展.這個電影的完成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不管是題材的突破.或是資金的取得.拍片的規模.行銷的計畫.都是一場很有價值的實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