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tellar timeline 時空分析 (天文迷版)



Nice reply !

靜待三月底藍光上市複習


畢節望族後裔

orea2007 wrote:
不一定
黑洞本身的質...(恕刪)


確實啦,
不過第一我指的是整個"星系"不是指黑洞本體,
當然這個變數很多,
但理論上越巨大的質量所能牽引住的星系整體質量也越大,

第二從我連結的資料可以看到,
Gargantua的設定其半徑(不含吸積盤)約等於1AU,
而人馬座A*的半徑約為0.15AU,
所以無論質量或是體積,
Gargantua還是比較大,而且大上不少...

orea2007 wrote:
視覺上黑洞的大小其實他重力影響可及範圍。


這句話有些錯誤,
空間中任何質量產生的重力都是無遠弗屆的,
只是因為質量的大小或距離遠近的關係造成其影響差距甚大,
事件視界只是指"進入"此面之後的光線無法脫離,
在"接近"事件視界的位置可以觀測到重力透鏡效應,
就是證明光線在視界外仍然會受到黑洞重力的影響,

另外因為黑洞本身無法觀測,
所以體積其實就是指事件視界本身球體大小...
Racer wrote:
Gargantua的設定其半徑(不含吸積盤)約等於1AU,而人馬座A*的半徑約為0.15AU





大大列出精確的黑洞尺寸

宅爸有一個疑問,
1 AU 級的 Super-massive blackhole 是否相當暴力不平靜 ?
週邊吸積盤輻射 & 超新星密度 會否太危險 ?

vs 0.15 AU 詳和的銀河系中心黑洞,可能都不適合近居

If so,They 推薦 Gargantua 給人類 ?


p.s
目前觀測到最大黑洞 10 AU 級 ? 超級暴力,整個星系像沸鍋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大大列出精確的黑...(恕刪)


嗯,理論上因為吸積盤會輻射大量X光和Gamma射線,
黑洞周圍應該是不適居住的,
國外討論區有人說Gargantua的吸積盤其實不是真正的吸積盤,
而是原先吸積盤的殘餘物,類似土星環的存在,
因此溫度已經降低至太陽表面溫度,
可以提供三顆行星光和熱,但不會發射強烈的放射線,

"The planets were being heated by the remnant of Gargantua's accretion disk. As matter is drawn into a black hole it forms a flat spinning disk that produces a lot of radiation from friction as it speeds up as it gets closer to the event horizon. An active accretion disk would emit a lot of X-rays along with light and heat, but Gargantua's disk was a remnant, like the rings around Saturn, made up of left over material from the original accretion disk that was orbiting the black hole and slowly cooling. If you notice in the movie the accretion disk (rings) actually stop short of Garganuta's event horizon. This material was at abou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face of our sun, and would provide the heat and light needed for the planet but would not produce the dangerous X-rays."

這部分WIRED的訪談裡沒有提到,
得買Kip Thorne的書來看看,
只能說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會發生?
至於THEY為什麼推薦那裡,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結果啦~
否則就是為了人類未來方便繼續觀測研究吧?
我想人類既然已掌握了重力,
離開Gargantua星系繼續往外探索的時代應該也不遠了?

Racer wrote:
只能說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都會發生?
至於THEY為什麼推薦那裡,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結果啦~





They 立意甚佳,沒啥疑問
黑洞外圍不失一個適居選項,起碼黑洞壽命遠超過一般恆星.

可再拿捏一下天文常識, 比如我們的太陽無限好
但介紹一個十倍大的太陽(系)當新居, 喔 ! 這個就怕怕了

片中引用 string theory 做時空穿梭,也讓宅爸大開眼界
產學合作的經典 !

宅爸最近看 木衛二,土衛二,土衛六 介紹
地熱豐富,液態水,甲烷 => 可能有微生物存在.
但以人類適居標準來看
地殼每天因潮汐力,開闔數十公里,數百公尺上下起伏.....住起來也是嚇人
畢節望族後裔
我覺得they 是 plan B 後裔觀點很難接受,因為電影最後女主角到新星球才可以開始執行plan B,可是人類已經突破重力進入宇宙了,這表示人類的科技比plan B發達,Murph又要她爸去找女主角,這表示人類知道plan B的位置,只是人類願不願意去打擾plan B,所以有看過科技落後的國家去幫助科技高度開發國家的案例嗎

huang0922308071 wrote:
我覺得they 是 plan...(恕刪)


這裡好像是爭議性比較大的地方,
但是電影裡給的線索並不多,可能是導演故意的,
得等藍光出來仔細研究一下了...
不過我認為雙方是遲早會合流的,

原因是:
1.雖然地球人已經掌握了重力,
但很明顯尚未達到THEY的等級,
這代表人類離開太陽系唯一的途徑還是那個蟲洞,
就算已經有那種科技,第一還是要先找個星球安身,
所以人類離開太陽系第一站一定是Gargantua,
剩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2.太空殖民地為何要千里迢迢送到土星,而不是待在地球軌道就好?
代表最終目標還是要穿越土星蟲洞去殖民的,
只是人類很容易安於現狀,
既然眼前已經有個地方可以安身,就不急於冒險前往音訊全無的plan B,
別忘了當時的第一要務是先把地球上的人全部送上太空...
(話說幹嘛不在太空蓋農場就好了?我覺得這才是本片最大bug)

不過就算他們最後沒有會合,
TARS身上應該也會有重力理論完成版的副本吧?

至於Murph為什麼知道Dr. Brand成功展開plan B?
有可能她是猜的,有可能是更久遠之後的Cooper再度從Tesseract傳送訊息給她,
可能性很多,但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她就是知道!
就像即使流言終結者測試過鐵達尼那塊木板可以承載兩個人,
柯麥隆還是說按劇本傑克非死不可,只是換個方法而已...

Racer wrote:
只是因為質量的大小或距離遠近的關係造成其影響差距甚大,
事件視界只是指"進入"此面之後的光線無法脫離,
在"接近"事件視界的位置可以觀測到重力透鏡效應,
就是證明光線在視界外仍然會受到黑洞重力的影響,

對喔
我錯了
忘了這一點
ai_0301 wrote:
目前觀測到最大黑洞 10 AU 級 ? 超級暴力,整個星系像沸鍋


不,目前紀錄是S5 0014+81這個奎霎(quasar)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所保持。

這怪物目前觀測到的紀錄很誇張,其質量約為太陽的4x10^10倍(銀河中心的人馬座A,大約才只有太陽質量的4.1x10^6倍。資料來源),其半徑推算出來,更是有超過900AU這麼變態。

至於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是否會不平靜,這要看是否有東西正要被黑洞吃掉。
如果有大量質量物質不斷被大質量黑洞吞併,不但吸積盤會變得相當活耀,而且還會出現超巨大的黑洞噴流現象,有的甚至會長達數千光年。
就像下面這張圖(來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Messier_87)。左上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噴流往右下延伸,長度高達約5000光年之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