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在上世紀七〇年代曾計畫發展戰術偵察型Grumman RF-14 Tomcat,用以汰換使用已久的North American RA-5C Vigilante與Vought RF-8G Crusader艦載戰術偵察機。


但1974年決定取消RF-14,改以F-14搭載戰術空中偵察莢艙(Tactical Airborne Reconnaissance Pod System, TARPS)作為過渡性方案,以待次世代General Dynamics RF-18 Hornet服役。然而RF-18並未正式量產,美國海軍也改以F/A-18搭載次世代TARPS共享偵察莢艙(Shared Reconnaissance Pod, SHARP)進行戰術偵察,避免艦載機功能過於特化而削弱航空母艦整體攻擊效能。
TARPS在1976年四月開始研製、1977年四月以序號157984的第五架F-14全尺寸發展構型(full scale development, FSD)原型機進行測試。TARPS主體包括前視攝影機、低空俯瞰全景攝影機、紅外線地貌掃描儀,可提供即時影像予雷達攔截官。初期採膠卷式攝影機與3350呎膠卷,可在著艦後十三分鐘內顯相開始判讀;1996年十一月改裝部署的數位攝影機影像傳輸距離達三百公里。

TARPS的開發在F-14A服役之後,故F-14A後座雷達攔截官的航電系統須經改裝並重新繞線才能搭載使用TARPS,直到F-14D才將搭載使用TARPS的能力列為標準。通常每艘航空母艦部署的兩支F-14A中隊僅其一具TARPS能力,而該中隊10至12架F-14A中僅三架經改裝能搭載使用TARPS。

具TARPS能力的F-14於機腹右後方的五號AIM-7 Sparrow飛彈掛架搭載TARPS,攝影機鏡頭朝向前方。搭載TARPS進行戰術偵察的F-14暱稱「偷窺狂」(Peeping Tom)。




1981年下半年美國海軍第84戰鬥機中隊「海盜旗」(VF-84 “Jolly Rogers”)率先配備當時尚未完成測試的TARPS。在此TARPS首次戰鬥部署中,與VF-84同屬第八艦載機聯隊(CVW-8)的第41戰鬥機中隊「黑王牌」(VF-41 “Black Aces”)擊落兩架利比亞Sukhoi Su-22M,即第一次雪特拉灣事件。在九〇年代中葉每艘航空母艦的F-14中隊裁撤減半時,同聯隊無TARPS能力的中隊通常先遭解編;但VF-84卻是例外,於1995年10月1日解編,將TARPS任務移交VF-41。

附帶一提,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為十一世紀中葉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貴族默西亞伯爵(Earl of Mercia)利奧弗里克(Leofric)之妻。根據起源於十三世紀的傳說,戈黛娃夫人向夫君請命為考文垂(Coventry)居民降稅,因而依夫君要求裸體騎馬繞行該城街道,僅以長髮遮蔽。在繞行前戈黛娃夫人公開告示居民將窗戶闔上不得窺視,但仍有名為Thomas的裁縫師偷窺被發現後遭擊瞎或擊斃。這也是後世Peeping Tom (偷窺狂)一語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