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問]除了買6年前這台老相機是否有其他選擇?

理光的 GR3 符合大部分的條件
不過他沒有光學變焦,只靠格放應該不符合使用需求
近拍倒是比二代強很多
Olympus TG-6
鏡頭不外凸也不會伸縮
還有可拍微距
5防保證夠堅固


缺點大概就望遠不夠
還有微距要加裝原廠的配件:FD-1閃光燈柔光罩
拍起來比較好看
還有防水相機的重量跟體積⋯
看完需求
我其實想推薦您手機
三星s10+或華為p30 p30pro
微距廣角望遠都比很多一般相機強了(表姊用s10+ 我用p30)
重量輕體積也還好 螢幕固定 鏡頭不伸縮
防滑墊的部分可以去加買美拍握把(網上拍賣一兩百塊)
三星有出一二代(我兩個都有買,二代還不錯握)
最後加個軍規防摔殼和玻璃貼保護貼 手機又有防水 應該可以用很久
記得再用個手腕帶
樓主頭像好可愛😘
如果只是因為舊的相機有感情,那買了新的庫存,或是2手也不是舊的那台。
其實g7x m2已經很可以了,這台的夜拍大勝g15,重量也輕,畫質更好,現在的價錢簡直就是佛心,妳發自內心告訴父親大人,新的相機都是小而且機能強,只要習慣一下就沒有問題了。我相信夜拍是很吸引人的,翻轉螢幕真的太好用了,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取景。相信這麼漂亮的女兒辛苦地為父親找尋相機,爸爸也該體諒一下😋😋😋😋
Rx系列加原廠蒙皮才是完全體唷
手感差非常非常多 但是按鍵手感就沒救了
隨身機最強的真的是RX系列

卉昕 wrote:
我爸選擇的重點是相機表面有防滑,重量輕,可以拍遠,近拍畫質好,沒有翻轉螢幕的,鏡頭可以收平,不可以突出機身,
我爸用的Canon...(恕刪)


〉〉〉

喜歡攝影的人

都會想能有台leica相機



有考慮G1X 一代目嗎?
卉昕 wrote:
查了一下RX1是單眼相機,需要換鏡頭的

並不是喔;它不能換鏡頭
Sony 用 "RX" 開頭的都是不能換鏡頭的相機,不過 RX1 也無法把鏡頭縮進機身,所以也不符合樓主需求

在樓主訂出「鏡頭可以收平,不可以突出機身」需求後還推薦 Leica Q 的網友不知道是在安什麼心......


照著樓主開的條件去搜 DPReview 的 Camera feature search

不要換鏡頭,所以最上面的機身種類只勾左半邊的 Compact 與 Large sensor Compact,因為 Ultra compact 會太小不好握持,SLR-like (bridge) 則無法把鏡頭縮進機身

G15 的感光元件用的是 1/1.7" (7.44 x 5.58 mm),新機總不能比它小,所以在 Sensor 那一頁 Compact(~1/2.3") 不要打勾,其他五個片幅都勾上

令尊不喜歡翻轉螢幕,所以 Screen & viewfinder 那一頁把 Fixed 勾上

望遠距離要夠,G15 的望遠端是等效 140mm,所以在 Optics & Focus 那一頁 Maximum focal length (tele) 推到 135mm
G15 的最小工作距離(鏡頭前端與被攝物的距離)是極短的 1cm,所以 Macro focus range 推到 1cm;不過這點嘛,等一下會再回頭來說明一下

重量要輕,G15 是 352g,所以在 Physical 那一頁的 Weight (inc. batteries) 上限推到 400g

好啦,條件開完了,符合條件的有幾台呢?三台:Canon G10、G15、G16

咦,真的只有 Canon G系列能符合需求嗎?其實也沒那麼誇張,而是因為G系列當年就是對於 1cm 的工作距離很自豪;樓主在1樓也透露出另一個訊息:
卉昕 wrote:
我爸因為工作關係常需要近拍零件,像螺絲之類的,G9X也常對不到焦,就算開小花模式也一樣,除非要把相機拿遠一點

對不到焦?G9X 這麼不堪嗎?並不是,只不過是因為兩代 G9X 設計上的最小工作距離是 5cm,但樓主父親已經習慣於 G15 的 1cm,所以很自然地把鏡頭前端靠得很近,卻成為 G9X 的「敗筆」

那要怎麼辦呢?把 Macro focus range 放鬆一點吧,2cm?多出來一台 Nikon P7000,當年與 Canon G系列打對台的,但是推出時間比 G15 還要早兩年呢,好像更不好買吧,功能也不會比較好

再放鬆到 3cm 呢?又多出了兩個選擇:Panasonic LF1 與 ZS/TZ200
點我看完整規格比較表
什麼?有人說我把 Leica C 給忘了?啊那台只是換個標籤的 LF1 啦,但價格可以多出近一倍;除非令尊很喜歡「喝可樂」,不然如果是拿相機來工作,實在沒必要多花錢買台由 Panasonic 代工的貼牌機

LF1 的定位與G系列幾乎相同,上市時間恰好落在 G15 與 G16 中間點,也代表它現在已經難以買到新機了
ZS/TZ200(在台灣能買到的版本編號是 ZS220;P家會因出口國的不同而取不同的編號,像是錄影 NTSC/PAL 格式的差異等等)則是去年上市,已經是完全不同時代的產物:除了光圈較小(微距攝影很多時候反而不需要大光圈,因為景深會過淺),各種規格完勝舊機種,特別是在錄影、觸控、無線遙控、等效 360mm 的望遠端等方面

所以樓主如果預算充足(平輸版 ZS220 約新台幣17~18K)可以考慮這台,不過這台要找可以試用的展示機可能有點難度
但如果令尊真的很喜歡 G15 的操作手感,恐怕就還是得入手那台庫存新機了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老年人的需求不在功能,而在習慣
這種是無法以科學角度衡量的
這個我在我爸身上已體驗過無數次了
你還是買G15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