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負債去買一個負資產? 負負難道真的會得正?


魔佛 wrote:
先聲明小弟已經不是學...(恕刪)


我個人是覺得

如果買完車(一次付清)後

自己連一點存款都沒有剩的話

那你還不適合買車
蔣: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載著心愛的家人 佳人 上山下海 是無價的
完全不認為買車是一種負資產 是富資產還比較差不多~~
財務報表熟嗎?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貸款去買車>>>>

您 資產(增加)=負債(增加)+股東權益

因此您人生的資產負債表其實沒有變化


變的是您人生損益表要多了攤提車的折舊+費用支出

因此你淨利會減少

只要衡量淨利不會因此而虧損,買車倒是還OK

在我看來需要的是拼命多賺錢(增加營收) or 省點花(減少支出)

人生嘛~開心就好 哈哈
交女朋友甚至取老婆也都在花錢,而且不會帶來任何實質效益啊?

除非你能攀上名門千金或是能在台灣現在的環境找到保育類稀有動物願意跟你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存錢的好老婆,否則你會發現交女朋友之後你每個月本來可以存一萬塊變成存不到錢。

一萬塊可以每個禮拜去三次護膚按摩店了,難道你會因為這樣而不交女朋友嗎?



剛剛突然又想到,對一個每天上班十來小時的作業員或上班族,每個月1000多塊的手機上網又有什麼意義?家裡辦網路手機還要隨時上網,而上網也只是聊天看facebook,根本賺不到錢也沒有利益,還是這麼多人辦網路呀~

對我來說一個月一千塊不如拿去買保險,至少增加自己的身價又不用擔心被台灣這麼多不長眼的酒駕敗類找上門還要增加家人負擔。
不管是 致富還是負債 都是需要有衝動跟決心
不管是好或是壞 衝動跟決心這樣才能搞出 大小事情來

rice7361 wrote:
買車是消費不是投資
就這麼簡單
就像你買鞋一樣(恕刪)


小弟沒別的意思,只是把買車跟買鞋比喻在一此是不是有點差太多了些
買車有個不成文的理論

現金買:車總價最多只能是存款的三分之一
貸款買:每月繳的費用只能是扣除必要費用後剩餘的三分之一

能做到這些,就算車是負資產,但影響生活品質嗎?還需要來分析這種事情嗎?

許多年輕人就愛耍帥,不願去實踐.所以買車後就慘慘慘





勸你趕快賣掉

它遲早不值錢

人也遲早要死
車子雖然不會增值.. 但它帶給生活不少便利. 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追女朋友. 用車載她出去玩.後來成為我老婆.接送她上下班.
現在她懷孕了.用車接送她去產檢..
開車上下班車的時間..也是很有品質的私人空間.
我父母生病了. 開車接送他們去醫院. 周末載家人出去玩.
我小孩快出生了.. 我考慮換部強壯的車子..繼續陪我們生活
這部車子已經八年了.. 雖然殘值不高.. 但這八年有它的生活.真的挺不錯的!!

我只能說. 車子.雖然是消耗品..但生活有它真便利!
不過. 車子還是要買負擔得起的實用車.. 不應該成為太大的負擔.

個人淺見! 供大大參考
這是偶個人經歷

偶是年紀越大越懶的開車騎車

以前會想開車騎車 是因為搭車很無聊

除了聽廣播(都亂聽 純粹打發時間)
卡式 CD隨身聽 MP3(老是要抓歌轉檔久了也煩 且也不是常常有好聽的歌曲)
看書(書有時候很重)
好像沒事可做
所以就自己開比較可以打發時間


自從手持裝置和手機越來越多樣化之後
覺得搭車不無聊了
從PSP到現在手機且可以上網

搭車開始可以做很多事情

且去陌生的地方 GOOGLEMAP+公車通 都可以比較掌握時間 (指市區裡)
所以也越來越少開車騎車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