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天接連的炎熱高溫,除了提醒大家台灣夏季的艷陽相當毒辣,更別忘記注意防曬及多補充水分,以免曝曬太久而導致中暑;而除了室外氣溫讓人感到不適之外,其實車輛在未啟動空調系統的狀態下,夏季的車內溫度甚至可飆破攝氏60度以上,這也使得駕駛與乘客剛坐上車就會苦不堪言,而在長時間的陽光曝曬之下,車內的飾板、皮革甚至電子系統,都可能因此減少使用壽命。
也因如此,許多車主在購車時往往會將隔熱紙列為必須安裝的項目之一;但貼熱紙是否顏色越黑越好?隔熱紙的透光率是否會影響隔熱效果或是行駛安全性?相信這也是許多車主必須注意的事項;而交通部公路局已在今年6月30日正式公佈「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黏貼隔熱紙使用指引」,主要是針對台灣的地理環境及天候條件,國內車主的用車習慣考量隔離紫外線、隔熱、降低眩光等因素,因此多數車款皆有黏貼隔熱紙的情形;但事實上,汽車車窗的明暗程度對於駕駛行車視野的辨識與操作能力息息相關,如果使用透光率不足的隔熱紙,可能會降低行車視線以及視野清晰度,或許這也可以說明有時候在晚上開車時,會有些車輛開著遠光燈或是感覺某些車輛的開車方式有些異常,或許都跟隔熱紙貼太黑導致視線不良有關,而本回交通部公路局所推動的隔熱紙使用指引,目的就是先從宣導的方式出發,期待車主們在購買新車黏貼隔熱紙時能夠符合規範,雖然目前仍在宣導階段,但自明年起將針對新購入車輛以及營業用車納入規範,屆時未符合條件的車主可能就會遭到開罰。

從目前公佈的隔熱紙指引中,針對新車以及營業用車的規範略有不同;首先是一般車輛部分,前擋玻璃若黏貼隔熱紙須符合透光率70%以上的產品,而前側窗則要符合透光率40%以上,後側窗與後擋玻璃則無規範。

營業用車部分,同樣是前擋玻璃須符合透光率70%以上,但前側窗、後側窗與後擋玻璃皆需使用透光率40%以上的產品。

許多人會有一個觀念,隔熱紙越黑其隔熱效果就越好,其實這個觀念只能說不盡然正確,雖然越黑的隔熱紙代表透光率越低,也就是車外的可見光大多被隔絕於車外,但頂多就是讓車內變暗而已;事實上,太陽光照射到地球時,主要可分成三種波長,分別是前面提到的可見光,以及紅外線(IR)與紫外線(UV),其中紅外線就是主要的熱能來源;簡單來說,將紅外線與紫外線隔絕在車外,才是考驗隔熱紙實際效用的主要條件,所以深色隔熱紙雖然可以隔絕可見光,但卻不見得能隔絕大部分的紅外線,而高透光率隔熱紙雖然看似接近透明,但透過其隔熱層結構,即可有效減少紅外線進入車內,達到最佳的隔熱效果。

所以我們這次來到隔熱紙店家做個小實驗,先用這款汽車業代常用來當成新車贈品、透光率約30%的隔熱紙進行測試,雖然看起來顏色較深沉,能為車內帶來充足的隱密性,但實際隔熱表現如何?透過專業儀器來測試看看!

這台機器主要用來測試紅外線穿透量,其數字越高就代表紅外線的穿透量越高,穿透量高=隔熱效果不佳、穿透量低=隔熱效果好;在未放置黏貼隔熱紙的玻璃片之前,測得數值約為2477W/㎡,而透過這組看起來顏色頗深、透光率約30%的隔熱紙,測得數值為1815W/㎡。

接著我們更換由3M推出的「極透」系列隔熱紙進行測試,型號MA-40代表透光率為40%,符合交通部公路局頒布的隔熱紙規範前側窗(以及營業用車前擋玻璃以外的車窗)使用的透光率。

剛看到數值時還以為測試儀器的單位是不是設定錯了,其測試結果正如親眼所見,測得154W/㎡的紅外線穿透量,代表這款隔熱效果十分出色。

實際拿到戶外比對一下隔絕光線的效果,由於透光率為40%,代表約有60%的可見光被隔熱紙阻隔,實際視覺上就會明顯較黑。

接著來測試3M MA-70這款熱紙,其型號代表透光率為70%,是一款專為前擋使用的隔熱紙,並符合交通部公路局隔熱紙規範的透光率。

接著來看儀器所測得的數據,MA-70測得的紅外線穿透量為157W/㎡,這也印證了透光率不一定等於隔熱效果,而是取決於隔熱紙內部的材料技術,達到阻隔紅外線的功效。

拿到戶外就能發現MA-70其實已經相當接近透明玻璃的狀態,而針對喜愛這種透明感的車主喜好,3M另推出透光率更高的MA-80與MA-90這兩款產品,其測試過後的紅外線阻隔效果也不錯,但若要取個均衡的話,MA-70確實符合隔熱、視線清晰,還能降低內反光的功效。

我們也找了一部實際黏貼3M MA-70於前擋玻璃的車輛實際體驗,從車輛前方看過去,確實可以清晰見到車內駕駛的表情,相對地車內看出去同樣具有清晰透亮的視覺效果;而這款3M極透系列隔熱紙主要是採用奈米仿生科技所發展出的多層光學膜,在薄薄的一層隔熱紙中,由超過200層的薄膜所組成,能有效隔絕紅外線,而且這套技術並未使用金屬材質,因此也不會阻擋車內手機或GPS等訊號。

許多車主在黏貼隔熱紙的同時,也會考慮隔熱紙的內反光是否影響視線;而我們拍攝當天的陽光非常刺眼,通常這樣的天氣就很容易造成車內玻璃產生反光的現象,但實際用肉眼向外看出去,除了前擋玻璃弧度較大的邊緣處會有些許反光之外,從正面看出去可說是相當清晰,不會有惱人的反光影響駕駛視線。

前側窗所使用的隔熱紙為3M MA-40,亦符合交通部公路局隔熱紙指引的標準,從車側看過去的實際視覺效果如照片中所示。

降下前側車窗,可以看到可見光的實際差異。

接著我們同樣以測試儀器,來看看實車對於戶外環境的隔熱效果,在陽光照射的狀態下,測得數據為391W/㎡。

接著將前側窗關上,然後在車窗旁進行測試,此時紅外線穿透量測得數據為11.0W/㎡,從數據可以看得出來隔熱效果相當明顯。

接著將儀器移到前擋玻璃下方,測得數據為16.9W/㎡,也代表隔熱效果相當顯著。
從這次的測試以及產品體驗可以進一步了解,隔熱紙對於烈日環境的隔熱效果確實有實質的效果,同時也幫大家打破一個迷思,就是深色隔熱紙不見得就是代表隔熱效果好,而是取決於隔熱紙本身的材質與用料。當然也有部分車主在黏貼隔熱紙時,所考量的是車內隱私效果,因而選用深色甚至是具有反光效果的產品,但如此一來也會影響行車視野以及夜間行駛時的辨識度,為了己利而可能影響道路安全,這正是交通部公路局之所以公布隔熱紙指引的主要目的。
而對於近期有計劃購買新車的網友們,就要特別留意愛車所使用的隔熱紙是否符合規範;另一方面,即使相關法規並未涵蓋至現有車輛上,但若你的愛車所使用的隔熱紙不符規範,或是早已產生破損或是使用年限太長,不妨可考慮換上符合規範的隔熱紙,讓你的行駛視線更為清晰、同時也能保有更佳的隔熱效果。
若各位還不了解市面上有哪些隔熱紙產品符合規範,交通部公路局已在「監理服務網」陸續公佈符合規範並通過檢測的隔熱紙產品,由於隔熱紙指引在近期才正式確認,所以網站上的產品會持續增加中。

最後也感謝這次的採訪協力品牌3M,以及協助技術支援的隔熱紙店家北極星隔熱紙,近期有計劃黏貼隔熱紙的網友們不妨可前往詢問,另外在購買產品時也要留意是否為原廠產品以及完整保固,市場上的產品琳琅滿目,選擇有口碑的品牌與店家才能保障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