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帶一提,這次的旅程用的相機是 Sony A7 II,鏡頭則帶了三枝,有廣角大光圈、標準定焦和長焦,鏡頭如下:
Sigma 24mm F1.4 Art、Sony FE 55mm F1.8 ZA、Canon EF 70-200mm F4 L (Non IS)
在開始之前先宣傳一下我的專頁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wokhali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wokhalil/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kwokhalil/
不說太多了,現在開始遊記吧


在 8/6 我在香港飛到成都,然後住在這間青旅。對於香港人的標準來說,這間青旅的環境真的很不錯,環境乾淨、有坐廁 (!)、樓下 lobby 有 cafe 和 bar,而且是在市中心,在機場只需要乘 20 分鐘車就能到達。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考慮這間青旅,叫「成都夢之旅」。

記得第二天是端午節,當日青旅有包糭活動。當時因為我懶,所以只在傍觀看,沒有參加。但原來有一位員工是廣東人,結果她請我食了一隻糭。

住在青旅的貓,但完全不理會人。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21/27996501195_55a8df936c_b.jpg%20br%20/
結果在成都留了兩日便成功拼車,在第三天便開始了川藏線之旅。這輛車就是我在這十天坐的越野車,第一天出發主要都要趕路為主,大約在傍晚便去到海螺溝山腰的一條村休息,預備第二天進入海螺溝景區。第一天住的地方大約是海拔一千多米,感覺還算可以,沒有高反。

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便出發去海螺溝景區。門票居然要接近 300 RMB,感覺像被搶錢一樣。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距離成都296公里。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

當日天氣一般,雪山大部份時間也被白雲蓋頂。但當時我仍然很興奮,畢竟是人生第一次看見冰川和雪山。但事後回想起覺得海螺溝也沒有很多東西看,300 RMB 實在是不值了。但既然一場來到,也沒有原因不進去吧...?

我在海螺溝景點去到了海拔 3000 多米,突然間去到海拔如此高的地方,身體開始不適應。而且在高海拔行山,行五分鍾感覺已經像平時走了一小時一樣。

過度的發展會抹殺了當地的特色,這就是海螺溝給我的感覺。在海螺溝留了一個上午便離開了,出發去康定。

在下午的路程中經過了一個地方叫「風景走廊」,當時能夠同時間看見經帆、藍天和雲海。
經幡,又叫風馬旗,由藍、白、紅、黃、綠五色布幟交互成長繩狀,上面印製著各式經文和神像。藍色象徵天空、白色象徵祥雲、紅色象徵火焰、黃色象徵大地、綠色則象徵流水。經由風力搖動經幡上的經文和佛像,有如藏人轉經、唸經,並將此傳向自然之界、傳向神佛所在之境。

他是司機,好像是武當派的弟子,常常在休息時耍太極。

天生天養的羊,沿途乘車都能看到。

途中遇到的外國情侶,他們的普通話比我還標準


在西藏這個早已商業化的旅遊區,當你在郊外想去洗手間,總會發現有人在門外收錢。這位伯伯就是在廁所外收費,每個人如廁需要付一元。

然後第三天在巴塘這個地方去了康寧寺,裡面有一所喇嘛學校。

厚臉皮的我,問過他們才能夠拍到。

其實這裡尚算是四川境內,但仍然有為數不少藏人聚居。
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藏傳佛教在其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很多藏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朝佛,他們或是磕大頭朝拜,轉山,掛經幡,壘瑪尼堆,或是手中不停轉動著轉經筒口中默念六字真言。從朝佛人眼中我們不但看見虔誠更能體悟純淨。

一對藏族父子
之後當天晚上去到稻城亞丁,住在一個叫香格里拉鎮的地方,當然不是雲南的香格里拉,差很遠啦


第二天出發去稻城亞丁風景區,門票 270 RMB,這幾天光是門票都已經花了接近六百人民幣了...

從山腰坐旅遊大巴,坐到大約海拔四千米才到達起點(汗)

那裡可以選擇走路上山,也可以騎馬/驢(?),但來回要 300 RMB

看見牠們瘦小的身軀,我也不忍心騎了。最後選擇徒步走上去目的地-牛奶海和五色海。

但我們愈走便愈覺得後悔,當日天氣不佳,愈走雨便下得愈大,地面上都是濕泥,我當時還要穿上一對 New Balance(普通波鞋非運動鞋),走得特別辛苦。

在高海拔體力消耗得特別快,加上我沒有食午餐,行得非常吃力。當時還要加上下大雨冷得要命,走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問回程的人還剩下多久路程,他們說我只走了一半。

咬緊牙關一直走著,終於去到了終點。但由於當日天氣不佳,完全看不到雪山。結果當日在沒有食過飯的情況下來回行了五個鐘山sosad
之後幾天的天氣都很差(特別在林芝),所以沒有拍太多的照片

在西藏這個商業化的旅遊區,所有東西都要錢,去廁所要錢,拍照也要錢。問過這位婆婆說她可以讓人拍照,但要付錢。當時我打算放棄了,但突然有人就付了錢跟她拍照,結果我就做了freerider,沒有付錢就直接拍了。

忘記了是那一座雪山,印象中海拔五千米以上,轉成黑白效果也不錯。

冰川,冷得要死

之前一直在香港尋找森林景拍人像,但始終還是找不到滿意的地方。可是在川藏線的旅途上,隨處可找到這種風景。

西藏的牦牛,在野外隨處可見。

去到了米堆冰川,這裡亦可以騎馬。這位藏族人靠遊客騎馬為生,每日大約要拖住兩隻馬走一段來回一小時的路四、五次。

最後見價錢只是一百元,便嘗試騎馬,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 - 然烏湖。

這段時間難得天氣很好,自入藏後天氣一直都很差,特別在林芝幾乎是不斷下雨。

由於天氣不佳,這幾天我沒有拍攝很多相片。

坐了十日車,終於到達了陽光之城 - 拉薩。

雖說是陽光之城,但我在拉薩很多時間都要陰天和下雨,在參觀布達拉宮當日還要下大雨。

拉薩的甜茶館,你在桌子上放下零錢,就會有服務員幫你斟茶,每一杯是八毛錢。西藏的甜茶喝起來有點像港式奶茶,比較合我們香港人的口味。

在我傍邊品茶的藏人(偷拍被發現了)

在一路上都看見很多人選擇以騎行的方式由成都去拉薩,他們需要騎單車走 318 國道,全長是 2100 公里左右,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毅力啊...

羊卓擁措 - 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又叫做羊湖,「措」在藏文就是解作湖。

在西藏都可以看到梯田,本來還以為要去到雲南才可以看到。

由於當地風景太廣闊,在西藏長焦鏡頭的使用率很高,這張是用 70-200mm 拍的。

去到最期待的聖湖納木措,當日天氣不太好,雲太多把日落都擋住了。

反而在晚上天上雲散去了,能夠拍下滿天的星星。

這張是用 Sigma 24mm F1.4 Art 拍攝,原來用 f/1.4 拍星空是很爽的,全開光圈快門只需要 15s、iso 1250。當時由於天氣太冷(納木措海拔4700米),我拍了半個小時就受不了回房休息了。

由於納木措是保護區,當地發展比較落後,住宿的地方也是臨時搭建的。由於當地主要是做遊客生意,因此住宿和食飯都比較貴,幸好我們的司機靠關係能找到比較平的住宿。

在第二天早上五點半,我們就起床出發去拍日出。我們需要在沒有食個早餐的情況下,走上一座兩百米高的小山頭。不要以為 200 米很輕鬆,在海拔接近五千米行山絕對是舉步為艱,感覺就像是走十步已經像走過了一公里路般,加上當時天氣極冷,非常辛苦。

幸好日出沒有像昨日日落一樣白果,至少能看到火燒天。

山上的雪反射了日出的光。

如果當日沒有那麼大風,湖面比較平靜的話,相信可以拍到雪山的倒影,太可惜了。

雖然看到很多雪山,但沒有機會在上面行山。所以將來希望自己能夠去尼泊爾遠足,假如有時間和金錢的話...
都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