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再等看看了,常看一堆人在網路在那抱怨不通事實上那些人根本也不在乎那地方怎樣,只在乎自己能不能上去玩而已(或者又在扯政治,這種最不要臉),現實的生活到底多壓抑啊,想要三不五時跑到山裡?南橫也斷了快10年了,這對那片山來說,可能也不過像是人類的一個月而已等到這片山林休養夠,可能這兩三世代的人都未必能見到完全恢復的情況吧山沒通就不要去,不要只會抱怨,出事了還要怪別人,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
年輕時也跑過兩三次,風景的確美不勝收,不過就算路修好了我也不敢再去了,這麼危險又美麗的地方如果不屬於人類又何必要硬開路,只是記得新聞中好像有很多不願意遷出的山民,畢竟離開後,要靠什麼吃飯是一個難題,真是兩難
poget wrote:那時候還是個小大二,年輕就是本錢說走就走...(恕刪) 年輕就是本錢,不過,青春短暫,熱血向前衝不知道怕,現在南橫的路況,說實在不是很好,前陣子去過東部路段,看到路況不好,還硬要往前衝的車子也是不少,要看南橫的美景,也是要衡量實際的狀況,要不然就只是在追憶似水年華吧!
記得最後一次上南橫是在30幾年前,是坐遊覽車去的,當年手伸出窗外都可快摸到山壁了,二部遊覽車會車,都要遮騰一番,同行另外一部遊覽車也因為如此,在啞口發生輪子外掛懸崖,差點意外,當年通訊不發達,我們在前方等不到他們,後來才知道出事了,我們的車子折反,前去救援拖救,真的差點發生悲劇,該車上的同事,還好30年後大家還是同事,事過境遷,南橫想去也沒機會了!!
記得最後一次上南橫是在30幾年前,是坐遊覽車去的,當年手伸出窗外都可快摸到山壁了,二部遊覽車會車,都要遮騰一番,同行另外一部遊覽車也因為如此,在啞口發生輪子外掛懸崖,差點意外,當年通訊不發達,我們在前方等不到他們,後來才知道出事了,我們的車子折反,前去救援拖救,真的差點發生悲劇,該車上的同事,還好30年後大家還是同事,事過境遷,南橫想去也沒機會了!!
看中橫谷關那邊快通了有點複雜啊,不過那邊也封了18年,也算是讓山稍微有些喘息而南橫自八八後就像骨折的傷者,就算休10年,對山來說就像傷者只休一個月,一般骨折至少要休3個月這還是才剛好的程度,以現在南橫山區土石的變動程度外加整個樹林要恢復,恐怕還要30年才能恢復元氣了吧
回不去了~~~用比較嚴肅的心情來看待南橫南橫的美麗與憂愁~2018南橫紀事洪春景南橫是台灣最美的高山公路,雲海、神木、峽谷、溫泉、救國團山莊,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記憶。尤其天池到向陽間原始林遍布,因地處高海拔,夏季雲煙繚繞,不但是避暑勝地,也是觀雲海的熱門景點,冬季則可遠眺玉山和南橫三山的壯闊雪景。但是南橫美麗的山景卻因88水災而蒙塵,西段的勤河明隧道等八公里道路被掩埋在砂石下超過三十米,東段埡口的大崩塌近五百公尺路基掉下萬丈深淵之中,近九年來雖然交通部投入數十億元的經費重建,但是經常被突如其來的極端降雨打回原形。本紀錄片長達兩個多小時,所收錄的影像含括八八前的南橫美景及災後實況與搶修紀錄,至於東段災情以實況紀錄為主,西段則以在地居民提供影像及風災後的回溯訪談為主,透過長期蹲點紀錄,呈現在地居民與工務單位和施工工人員,在八八後的努力與處境,希望透過本片提醒閱聽大眾,暖化下極端氣候的強降雨已是常態,南橫的災況雖是特例,但是卻極具指標性意義,如果暖化無法遏止,他們的處境也將是我們日後必須面對的課題。紀錄片預定88九周年當日上午8點開放瀏覽,連結網址:公民新聞平台與 Youtube頻道南橫的美麗與憂愁~南橫記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