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GX-10 DSLR 進軍千萬像素首部曲


胖胖 wrote:

這張是我用 PS 處理過的圖,你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有大圖那會更好!
我發現可能是F5.6的問題。
KIT光圈全開當然會差一點。
如果有F8-F9的照片才能比較成像品質,
earl258 wrote:
如果有大圖那會更好!...(恕刪)


有啊....
在實拍範例的每一張照片,我都有提供了原圖下載的連結,你可以直接下載來仔細檢視。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之前是有看過
當然F5.6成像是差一點,
不過我記得我那張照片是用Sigma 28-80mm macro 1:2 F3.5-5.6這一支中古老鏡。
這是剛買一個月A100拍的



看狀況很難提起購買慾望,
我自己在等sony 的機型或Nikon D200後繼款。
earl258 wrote:
這是剛買一個月A100拍的...(恕刪)


A100承襲了Minota的style,我覺得顏色蠻不錯的(如果這沒有調過曲線的話)
不過,手上已經有DSLR的人,應該都不太會考慮GX-10吧

除了少部份手上是*ist機型的想換K10D的人,或是對K10D有興趣又沒有廠牌情結的消費者,這些人才是GX-10的潛在客戶吧

另外耍耍嘴皮子:要放毒照啦,拿GX-10接31LE、77LE啊,這樣子討論現象會更有趣
我本身是用*istDS, 如果要換機身或買新鏡頭的話,
應該還是會買Pentax;

SAMSUNG就留給韓國人用吧
關鍵還是要看產品好不好。會留言的當然是說不買韓貨的多,但實際上韓國產品做得好的話還是賣得很好。

會買DSLR的玩家,大半都是很著重畫質、還有鏡頭,都會一再的比較、爬文。消費級的相機,很多大概是看外型哪台漂亮就買哪台。

記得Samsung之前有出一台如SONY R1的高階類單眼DC--好像是Pro850,有三吋LCD、千萬CCD畫素、15倍變焦施耐德鏡頭,最後這台跌到了1萬8左右,比一台好一點的DC貴不了多少。那時差點入手,但是後來反覆看了它拍出來的成相還是作罷了~_~,畫質實在完全比不上機身的用料跟規格啊。

所以說畫質還是第一。但是我覺得韓國人真的很有心,他們勇於挑戰日本DSLR,而且之前出的賠錢還是繼續出。
真的很有企圖心&遠見&決心。以前台灣覺得韓國落後、品質差,而韓國人最後卻成功了。國家支持、財力雄厚也是原因之一,不過那種希望國家富強的團結跟決心&追求頂尖產業的企圖心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所以說今天韓國某些產業、品牌凌駕台灣之上決非偶然,也不是一日之寒,都是他們發展了很久的成果。
當然台灣也有台灣強的地方。韓國媒體報導今年IT100強(從競爭力、獲利率等來看,而不是從大小),台灣有14 家上榜,比日本還多,韓國只有一家。韓國對於台灣廠商幾乎包辦PS3、iPOD、NB及各種資訊產業等等的代工,而且厲害的公司很多,不只是靠幾家大型企業,也是覺得很欽佩啦。
levis501tw wrote:
Samsung

還有一支是雙鏡頭的DV+DC 也是很特別。

不過像機這種東西大部分的人很少會選新的品牌。如果三星能利用pentax 的代工與技術合作。搞出一台賠錢的相機,那是因為三星有錢可以賠。
Sony併購minolta 系統也是很努力經營。三星除非能吃下pentax 不然很難自己搞一個品牌出來。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其實很多日本品牌的相機都是台商生產,日本貼牌。
台商只有生產零組件。主要是中小企業講的是收入穩定....沒有資本可以玩品牌

去年經濟部有一個專案為期7年的中程計畫(2006至2012),就把品牌台灣發展計畫列入其中。
就是品牌化(branding)有助於企業增加產品附加價值及市場競爭力,台灣產業結構應該自OEM/ODM轉型至OBM,以因應全球化競爭。成立20億元的品牌創投資金,以每年投資3億元的方式,協助3至5家發展自有品牌,至於行政院開發基金也通過每年核貸5億元,總計300億元,提供自有品牌的業者申貸。

不過搞這個真的很辛苦。不過看到華碩併購佳能也許會有希望..

鴻海是去年併購第一大的普立爾接收日本客戶新力與奧林巴斯
華碩、佳能則是有卡西歐、三星與尼康.
單眼就是有種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