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瑞和三陽無法有自創品牌的汽車?裕隆卻可以?

台灣只有一家汽車代工廠嗎?不要把國瑞(代工豐田)和三陽(代工過本田.現在代工現代)忽略了.為什麼只有裕隆能自創汽車品牌?其他兩家卻只能一直代工.國瑞和三陽研發技術不如裕隆?否則為何無法自創品牌的車?這兩家代工汽車也幾十年了.唉.一樣是受汽車關稅的保護.
只是代工.對台灣的汽車工業有甚麼幫助?納智捷的車,是好是壞?車主自有公斷.
自創品牌要先燒個幾十億,又不是每間公司願意這樣燒

代工爽爽賺就好了,搞一個牌子代理的母公司會不爽又會打到自己代工的產品

怎麼算都不划算啊,十個大老闆有十一個都不喜歡先燒錢在不知道能不能回本的投資

看看台灣天使投資熱不熱絡就知道嘍

而且棒打出頭鳥現在有裕隆替死,為什麼還要做一個牌子出來?

lg6677 wrote:
台灣只有一家汽車代...(恕刪)


查了一下 國瑞 的資料.

主要股東:
日本:豐田汽車65%、日野汽車5%
台灣:和泰汽車30%

--------------------

Toyota 股權 65%的公司, 應該不能說是代工廠, 而是 Toyota 台灣子廠.
要在台灣創自有品牌要先搞定台灣市場
台灣市場不大, 消費者又精明...

自創品牌就像前面說的 燒錢阿~~
而且還不保證賺錢
代工雖然毛利低, 但是原廠倒了還可以換一家阿,
大腿抱得好, 就有甜頭吃,
對保守的老闆和投資人都是誘因

所以撇開一些情緒情節
其實對於國產品牌總是該多多鼓勵
雖然大家都說是恨鐵不成鋼
所以我可以不怕丟臉的說, 我拿HTC, 我開luxgen

Hamata wrote:
查了一下 國瑞 的...(恕刪)


和泰也有30%的股份.也學了30幾年的代工.應該從中也偷學了不少技術才對?相信可以造出比納智捷更好的車才對?為什麼不自創汽車品牌?來發展台灣的汽車工業.
老大不用自創就已經賣到翻
老三賣的差強人意,再自創品牌會死更慘
只有老二需要突破,怕被老三追過,又要超越老大,只好自創品牌一拼
可惜不是從入門切入,不然現在應該不只如此

L牌的出現對台灣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顏董手下握著幾家品牌,為了要讓L牌能在台灣車市殺出一片天
另外幾個牌子相對能不下放就不下放,能不補齊就不補齊
這樣做對台灣開車族是好是壞呢?

lg6677 wrote:
台灣只有一家汽車代...(恕刪)


雖然不知道你要褒還是貶

簡單說~出發點是好的,過程卻不怎樣。

自創品牌是好事,但是手邊的品牌請跟進照顧到。

國產車來說L要成長,N跟M也要成長,與其把賭注都壓在L上~為什麼不一起成長讓三個品牌一起發光?

至少兩個老品牌可以穩定獲利,讓L可以慢慢跟上提高市占率。

雖然不敢說打趴T這個牌子,但是至少可以在市占率排名上多搶下幾個位置

自創品牌為什麼很難!?因為台灣人民族性最差,不像韓國人持續支持自主品牌,即使起初不完善,終因不斷支持而成功。
SY有自己品牌的貨車啊 不過只賣越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