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leh1688 wrote:
拿了一百億,甚麼都...(恕刪)
證據呢?不要空口說白話.把納智捷拿政府100億的證據拿出來.納智捷不是裕隆製造的?和泰和三陽一樣有關稅保護.自有品牌的車在哪裡?
lg6677 wrote:
裕隆跨出自有品牌的...(恕刪)
deep light wrote:
自創品牌為什麼很難...(恕刪)
lg6677 wrote:
台灣只有一家汽車代工廠嗎?不要把國瑞(代工豐田)和三陽(代工過本田.現在代工現代)忽略了.為什麼只有裕隆能自創汽車品牌?其他兩家卻只能一直代工.國瑞和三陽研發技術不如裕隆?否則為何無法自創品牌的車?這兩家代工汽車也幾十年了.唉.一樣是受汽車關稅的保護.
只是代工.對台灣的汽車工業有甚麼幫助?納智捷的車,是好是壞?車主自有公斷....(恕刪)
銀噹•馬汀 wrote:
之前跨過一次了~而且我沒有說不好 出發點是好的過程卻不怎樣。
我並不是指車賣的不怎樣,而是就我個人看來,他並沒有讓人覺得他真的在自創品牌,就只是把現有的資源(供應商、零件、技術)整合起來弄個品牌出來然後走原本的老路,
說自創品牌可以不用被母公司給侷限住,但是現在手腳放開了卻還是這樣搞。
開放全車系安全配備齊全,用其他的輔助配備去分車級。對他有什麼壞處?
現在還是鎖零件,安全配備全到齊,以後壞了、事故發生氣囊爆了還是只能回原廠弄阿,最後還是他賺走。
零件雖然便宜但是我覺得零件的質量提升比較實在,零件價格可以提高也沒關係,可以讓人知道國產零件也是有能力製造出品質好的貨色。
大概就是這樣吧~純粹個人想法,勿戰 謝謝!!...(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