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33821 wrote:難怪X-TRAIL...(恕刪) 對牛彈琴真的很累1、你崇拜的水野為啥要把車拉去日本賽道調教?照你的想法,在台灣隨便找個場地做麋鹿測試調教就好啦2、你知不知道紐北賽道?還是聽都沒聽過?要不要去google 一下?3、你繼續,反正看了好歡樂哈哈
could5566 wrote:對牛彈琴真的很累1...(恕刪) 就歡樂阿,反正整個01納智捷版就是她的個人版,製造一些娛樂嘛!而且01還沒有幫人刪文的功能,這些文章可以流傳很久。反正01這邊的納智捷版已經結束了,因為現在是個人版。唯一車主捏!
94533821 wrote:...(恕刪) 先謝謝你還願意回我。這是標準的麋鹿測試路線,為了模擬閃躲麋鹿的情況受測車輛必須要自出發點閃躲過兩個三角錐頂點,就受測概念來說不要翻車能完成兩個頂點閃躲就是完成,所以即使作完這個動作會造成車輛打滑也是可以的(在沒有ESP的FR車型確實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此曾發生這個情況:「麋鹿測試真正為世人所知是在1997年。這一年瑞典汽車雜誌《技術世界》(Teknikens Värld)的記者在對新款的Mercedes-Benz A-Class進行麋鹿測試時發生了翻車事故。諷刺的是,幾十年前設計、以糟糕的品質著稱的東德國民車Trabant卻順利完成了測試。」出處: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A%8B%E9%B9%BF%E6%B5%8B%E8%AF%95這台就是東德國民車Trabant這台就是1997年的Mercedes-Benz A-Class很直接的告訴你因為這個臉丟大了所以Mercedes-Benz立刻針對懸吊系統發布召回,更換了修改過傾角與小幅修改防傾桿的版本來應付極限駕駛下的反應A-Class並將ESP作為全系列的標準配置。在你的認知上Trabant的底盤好過1997年的A-Class,但是Trabant無法完成繞錐實驗,因為跑不到第四個就失控了!不過要搞定麋鹿測試倒是沒問題。那A-Class怎麼翻車的?因為後輪抬舉的關係!麋鹿測試與繞錐在操作時最大的差異在於為了模擬實際情況所以執行麋鹿測試時會是用快速拉扯的方式在轉動方向盤,不會像繞錐一樣在入灣前利用重心轉移差預先轉動讓車輛重心可以來回左右擺盪。在這個情況下高重心的A-Class會因為頂部重心跟不上底部重心而拉扯造成輪胎抬舉最後翻車。所以調整傾角加粗防傾桿這些增加底盤忍受能力的做法就可以改善,但是由於高重心的關係還是不能保證滿載或是車上有會滾動的重物時能否應付,為此標配ESP是最萬無一失的做法。故意舉這個例子是要告訴你麋鹿測試是安全測試項目,只要是後驅車在關掉ESP後做麋鹿測試幾乎都會在完成後出現程度不一的打滑,保時捷911車系更是明顯。但是這些車卻每台都能出色的完成繞錐測試這種底盤考試,事實上麋鹿測試確實與底盤性能無關。但卻是北歐國家中攸關生命的安全測試項目,因為撞上麋鹿會死的是你不一定是麋鹿。9姑娘可以試試看晚上去花蓮開車,體會看看在漆黑的路上遇到在路上散步的成年水牛有多嚇人,麋鹿還比水牛更大隻也更快。離開北歐國家會出現麋鹿測試情況的就不多了(即使是閃躲障礙物也沒麋鹿這麼大與這麼突然)也不會這麼挑戰底盤極限。在這個時代用60公里時速繞錐是很平常的,即使是SUV也能完成更何況是針對性能強化的車型。還是那句老話,要輸贏公佈繞錐極限時速與設計才是王道。雖然在國內也許沒有價格相當的對手,但這個數據是很重要的底盤能力指標,甚至還會比紐柏林單圈成績更有意義。
Rally Bear wrote:但這個數據是很重要的底盤能力指標,甚至還會比紐柏林單圈成績更有意義。...(恕刪) 確實是如此,繞錐成績、側向G值是底盤實力的展現不過賽道成績是整台車”性能”的指標尤其是紐北賽道更是各大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好的底盤實力及調教不單指繞錐能力,還要能應對各種不同彎道及路面的起伏變化
could5566 wrote: 尤其是紐北賽道更是各大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好的底盤實力及調教不單指繞錐能力,還要能應對各種不同彎道及路面的起伏變化 納智捷有去跑過嗎? 沒有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吹噓的! 沒有實績,光靠口號壯膽嗎?
一個小巿民 wrote:納智捷有去跑過嗎?...(恕刪) 有啦,至少人家是在日本AP賽道調教的它牌的一般車款,都只是在各廠牌自己廠內賽道測試、調教只有特定車款才會去知名賽道做調教,所以納牌肯花費鉅額去AP賽道做調教是一定有差的,這點我們不能否認它但是納牌底盤基礎無法跟各大車廠的新世代底盤相比硬要神化也是讓人看不下去,總不會讓水野調教的廂型車操控會比86好吧如果要跟納牌自己比,水野調教前跟調教後的差異,應該不小之前有傳出裕隆不是要自己搞個賽道用來調教車輛而搞出石虎事件看的出納智捷是有雄心壯志的,只是方向真的走錯了,高層不換腦袋,此牌真的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