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agogo wrote:
個人同事同學朋友大部......年薪集中在1-400萬
家庭年收入還是集中在1-500萬(通常老婆領的都比較少....粉多)
有趣的是洋墨水年薪集中在1-200萬
而少數3-400萬年薪的學歷普通靠的是自己努力求進步來的
.....(恕刪)
討論一個公共事務,一般是說一個社會問題,如果只提一些比平均值高很多,除了標榜自己外就看不出有甚麼用意。然後再教訓別人要努力求進步,是經不起檢驗的,被你說得好像台灣沒有房價太高這個社會問題。
一個公共政策的形成是要顧及到多數人的公平正義之外,還應包含照顧弱勢與一般星斗小民的人道精神在裡頭。
如果你不曉得人道精神,舉例說好了,世界上已經奧運會,幹嗎還搞一個聽障奧運?社會上一樣有的人非常優秀,有的人不管如何努力因為能力有限,可能管讓自己溫飽都很吃力,當然這是一個極端。所以政府就要把這些考慮進去,就如2008年11月建商漏夜進總統府求救後馬上推出八大利多(不是說自由市場嗎?),消基會也說:這是把財團利益擺在民眾利益之前,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說:「財團利益擺中間,消費者權益擺兩邊,這樣的政府老百姓會很有意見。」
400萬年薪,月薪35萬就有了,提這些除了說自己很厲害外,沒有討論公共事務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