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19971997 wrote:
本人不存在任何立場,只是剛剛恰好看到一張捷運分流,分享給大家see see
那是因為台北捷運新路線都一定要硬接舊路線才會出現的情形
所以才會出現一堆跨線行駛
最原始的規劃是這樣
新店線:淡水-新店
中和線:北投-南勢角(很多人以為中和線只有古亭到南勢角,錯!)
以上兩者重疊部分以及淡水段則另稱淡水線
而原本新店線純綠色,中和線純橘色,不知道何時起,把重疊部分畫上紅色
新莊線:古亭-迴龍
蘆洲線:古亭-蘆洲
信義線:中正紀念堂-象山
松山線:西門-松山
而北捷沒有照路線名稱行駛,東接西接的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形
沒記錯當初規劃信義線只開到中正紀念堂為止,為了"便民" (我看是圖利信義區吧,說便民真好聽)才開到北投
小南門原本是讓板南線和淡水線列車能夠互相調度才建的,後來民意要求才順便蓋了小南門站
現在的西門-台電大樓根本就是部分開在維護路線上 部分開在主線
一個小路人 wrote:
那是因為台北捷運新路...(恕刪)
1.原本就是依顏色分的(不是所謂的新線接舊線問題,而是所謂的一期路網.二期路網!一期路網是木柵.淡水.新店.中和.板南;二期路網則是內湖.新蘆.信義.松山+機場),以高運量的4L(紅:淡水信義.藍:板南.綠:松山新店.橘:新蘆中和)+兩條中運量(棕:文湖.紫:機場)是因為要增加運量,所以才把淡水和新店.北投和南勢角暫時接起來,可是因為捷運蓋太慢,一接就是十幾個年頭,所以才會有這種誤解~
2.小南門站是為了列車調度與迴車,方便捷運進捷運機廠~本來就是正線,只是暫時降為支線,可是這一降也十五個年頭了~
3.中和線在最初始的規劃是沒有要蓋的,會接到古亭是補起來的,且當時接北投也是暫時性,最終就是接新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