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殺戮戰場,房市不停的上漲著,愈來愈多買方用著薪資所得來向屋主抱怨房價過高,但時至今日,大台北的屋主通通覺醒了,誰也不願賤賣手上的金雞蛋,金雞蛋賣了,就再也買不回來了,買賣雙方都陷在這房價只漲不跌的迷思中,雖有政策干預交易制度,但依舊只是一種控管機制,房價終究回到基本面跟著景氣的趨勢前進。
以台北市來說買方可區分為兩種,
(一)公寓大樓型:價位在二千萬以下,有投機客跟自住型不停的在換手著,黑心投機客會搞個黑心裝璜來騙自住客。賣屋換現的也有,賣台北公寓+騎機車=買林口豪宅+開雙B。
(二)豪宅型:價位在二千萬以上,有投機客(但多數在預售市場),有自住客(九成都台商背景),建案完成,投機客釋出給市場,由台商買入(一般民眾根本買不起)。這類型產品幾乎只進不出,市場再釋出的機會少。投機客這幾年幾乎都被洗出豪宅市場,因為投資客也都直接去預售市場買了。
以前流行園區新貴,現在流行台商返鄉,這股資金力道才是挺住豪宅市場的主力軍,發源中南部的台商,這時也北上置產定居,以便兩岸往返。在他們的內心裡有個開放大陸人置產的夢,政策打房完全撼動不了豪宅市場。
投機客被逐出市場前,誓必會有陣痛期,當市場上投機商機不見時,成交量會委縮,房仲業會蕭條,房產走勢趨緩。房價呢?會漲還是會跌?當豪宅市場一直上揚,公寓大樓在比價效應還是會漲。只是少了投機分子在裡頭串場而巳。
建商可能才是政策打房最大的受害者,三二九檔期也會受影響,養房跟養員工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台灣養房一天只要一百元,養一個員工就要一千元,建商銷售期拉長,影響的不是房價而是毛利。除非這建商快倒了,被逼到要清倉大拍賣,否則短期內價格也不會變動。
依我之見,手上金雞母不要賤賣,兩岸政策就是房市最佳的防護罩,我經常勸人不要賣房,多餘的金雞母可以自用兼傳兒子,兒子太少的,就傳孫子。現代人買房幾乎沒有父母贊助是買不起的,與其二十年後買,不如現在留著。(僅限大台北區域有效)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26273572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9分
文章編號:26296264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26297299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26794314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2679504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