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營建署主導的淡海新市鎮,新市一路一段、三段旁全是高樓大廈,二段卻是荒煙蔓草和農田,居民進出必須繞到濱海路,增加2公里路程,非常不便。
淡水居民積怨已久,在臉書發起活動,號召網友持續在民意代表的臉書頁面上陳情,希望能有民代為淡水爭取權益。
地方民眾表示,淡海新市鎮於1992年規畫建設,在保護生態和人口數考量下,當時僅有新市一路一段與三段。
隨著淡海新市鎮發展,周邊交通將達到最糟糕的「F」級,新工處於2010年起,研擬以徵收方式取得道路用地。但地主希望能以「區段徵收」方案開發,礙於該區屬農業區、綠地,內政部營建署以「減輕環境衝擊」為由不予通過,雙方僵持不下。
城鄉局表示,已編列百萬委外評估是否整體開發?結果將會送往內政部審核,協助地主與居民向中央爭取最佳方案。
鄭宇恩呼籲,市府應以最快、對當地最好的方式與內政營建署協商,「路要開,綠地要保護,對淡水人才是最好的。」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