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如下:
假設我有一棟不動產(為避免有人攻擊住宅與商辦不同, 故以不動產通稱), 40坪以1坪25萬買入, 總價1,000萬, 貸款八成, 借款餘額800萬. 購入後隔一天以原價出售(為避免有人將我貼多頭或空頭標籤, 故設定以原價出售), 但要求買方承接我的貸款. 換言之, 我只收到當初的自備款200萬.
根據我從板主po文之意的了解, 我的出售價格並非每坪25萬, 而是下殺到每坪5萬(200萬除40坪)
頂新所購入之股權是含必須承接的負債, 抱歉因台北金融大樓為非公開發行公司, 故無法就其財務報表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
孰是孰非應該很清楚吧
會計只是將已發生的交易與以表達的一種社會科學, 可以當成一種社會科學的語言, 並無所謂死抱會計理論的問題. 房地產市場本就是社會科學的一環, 討論社會科學如果連社會科學的語言都不懂, 那有什麼資格自稱為高手呢?
donaldlam wrote:
另一方面,若魏家進駐101後,經營仍未起色,公司若還持續虧錢,可能未來再一次減資及增資後就血本無歸了.所以魏家這個投資合不合算見人見智囉..(恕刪)
呵呵 不錯嘛 你都知道經營仍未起色,公司若還持續虧錢,有可能血本無歸貴。
那你怎麼不聯想一下,連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台北101 都這麼難經營,那買目前房價位於高檔的台灣其他不知名商辦,不也是持續虧錢,也是相當有可能虧本。
別把人家當凱子,人家早就說了台灣房地產不值得投資。 除非跌到很便宜,像這種台北101轉手平均價14萬/p ,就可能有人接手。
像台灣這種空前不景氣,公司關的關,跑的跑,退租的一大堆,你都知道虧錢會使公司價值降低,人家買之前難道不會算啊,而要求你降房價。人家也不是慈善事業。
所以,還炒房地產、商辦啊 別傻了 別在那自爽。自拉自唱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