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willy wrote:這幾年重大建設幾乎...(恕刪) 這些建設是在中和沒錯, 但也算是政府德政給永和人不少便利例如四號公園國立圖書館 一半是臨永和, 台64方便永和人開車去八里淡水看山看海中和醫院, 永和人年長者要看病多半就台大或雙和醫院其實景安站真的很讚 除了雙捷運外 高架也兩層 很壓迫很擁擠,如果想買景安南華的,同樣預算,個人比較推薦買中和最好的"仁愛好樣"
msiwilly wrote:這幾年重大建設幾乎都在中和,環狀線後還有萬大線,8年前設立雙和醫院在中和,10多年前開闢出四號公園和台灣圖書館,有建設才能發展。永和最大問題,人口密度太高,沒地可開發了。 萬大線永平國小站在永和阿..
永和 2016年銷售率低於2成只能說是超慘https://udn.com/news/plus/10219/2333790#prettyPhoto2017-03-10剛好和房價下修成了印證讓利廣告遍佈 永和房價認知下修2017-03-04
永和河景宅捷洋天湛之前高點時號稱行情曾到七字頭,現在建商簡訊來直接開四字頭最貴的吉美一品花園現在陸續登錄6~7字頭的成交價其實都是約三年前高點的價格,現在建商賣一堆餘屋都是5字頭,還要求合約價要做成6字頭以免預售時期買方反彈(前陣子這版有人爆料搞得沸沸揚揚)因為永和幾乎沒有甚麼豪宅建案,所以較不受這三、四年豪宅市場萎縮影響而使"表面上"房價看起來跌幅沒那麼重(豪宅具有較一般宅單價高的特性,過去豪宅比例大的區域因豪宅占比大幅萎縮就會在統計上看到跌幅重,其實那是區域成交結構改變而不是房價真的跌那麼多)如果用每個案子和自己原先比較,永和的跌幅其實蠻重的,尤其是像上面這種相對高價案因為永和的房市屬性較偏向一般中產階級,而不是高資產族群
我就住中和,常出沒雙和以住家來說,我怎麼覺得景安跟華中橋附近都不好,因為都是交通大動脈,居住及平常出入並不自在頂溪跟永安居住品質好多了,頂溪熱鬧,永安有四號公園如果在中永和,我也想換吉美一品,一年前還兩年前去看過樣品屋,記得開價應該至少8字頭,摸摸鼻子就走了,現在有6字頭嗎?那5字頭就很有機會了
B-2 wrote:永和 2016年銷售率低於兩成...(恕刪) 怎麼漢皇德居跟 廣宇晴朗 之前網友好像說賣得不錯?實價登錄有出現可能是漢皇德居的案子 ,53~54 左右 ~河邊的大樓還想賣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