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聲 wrote:其實,客觀冷靜來看 你忘了說結論,淡水才是最最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淡江聲 wrote:至於高風險乃是著眼於汐止是千年淹水之處,是潮汐所止之處, 依據wikipedia上記載基隆河-本身發源於臺北縣平溪鄉的分水崙-主流流經瑞芳鎮、基隆市、汐止市、再進入臺北市,流經南港區、內湖區、松山區、中山區、士林區、大同區、北投區,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所以所謂的汐止,是從你最鍾愛的淡水一路漲潮漲上來,漲到汐止才停照你的邏輯,整個台北市-南港區、內湖區、松山區、中山區、士林區、大同區、北投區,最後到你最最最鍾愛的淡水全都水下三米了喔~要加紅字比較醒目要貶低別人要先做好功課,以免自己打自己嘴巴 啾咪 *.<
sunyankai001 wrote:不知道各位有了解狀況...(恕刪) 既然都有這層疑慮了那建議樓主還是觀望為佳!就算您在這邊獲得了支持你買的聲音...但是那股陰影恐怕還是會跟隨您一輩子!房子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支出各方面還是最好考慮得面面俱到!!!更何況現在全球氣候變異太大動不動就是破百年標準的雨量出現古人都知道亂邦不入~危邦不居了您還要跟它賭自己的身家乎?!
該坍塌處為秀山路底, 歐洲聯邦社區, 12 日 零晨 1 時左右發生, 該山坡為縣府管理, 汐止市公所當晚沒介入.歐洲聯邦社區興建時後面山坡即已大片坍塌, 規模比 12 日還大三倍以上, 經重新植草後幾年來未見有坍塌意外.12 日晚真忙, 汐止湖東街同一時間也有坍塌事故.當下大雨或地震的日子, 都會想起住山坡的住戶恐怕又會睡不著了.無論汐止或其它城市, 基本上住山坡地就有坍塌風險, 建商眼裏只有鈔票, 沒有良心的.
一直都覺得汐止早已過度開發尤其在過去環保意識尚未抬頭的時代幾無平原的河谷地形竟然可以塞入將近二十萬人高樓住宅的數量甚至比北縣西部城市還多很多都是插在半山腰之中像那坡度斜率陡峭的大尖山中間也可以興建許多住宅大樓在現在看來可說是種奇觀了可想而知過去山坡地建照的濫發根本是毫無任何安全評估的或許未來超大豪雨發生汐止不一定會淹水但難保林肯大郡事件不會再一次重演
汐止平地的房子,火車站周圍的,其實都還不錯,交通非常便利.蓋在山坡的,我想,不管是汐止還是其他地區,只要蓋在山坡地,都令人怕怕的.還有淹水的問題,自從員山仔分洪道完成後,每次颱風來,媒體就期待流過汐止的河水淹出來,但是每次都沒淹...然後就會說,這個颱風還不夠大,需要一個更大的颱風來考驗...啊...都過了這麼久了...是要多大,媒體才會滿意啊??
淡江聲 wrote:其實,客觀冷靜來看,...(恕刪) Hi, man.你是汐止人嗎? 我猜不是, 不是又不懂的話別誤導:"雖然,用圍堵之法,將水患暫時杜絕幾年,然而,誰能保證幾十年都沒事呢?人定勝天嗎?..."==>現在解決的方法不較圍堵, 而叫"分流"(員山子分洪道)硬要說汐止淹水, 跟下游台北市基隆河截彎取直後興建防水高牆. 也脫不了關係, 台北市不也淹過水, 誰又能保證幾十年沒事呢?"至於土石流乃是地質土質的結果,長期浸泡于水中的地質"==>汐止整個"市"都有土石流嗎? 那些蓋在山坡地的房子我也咒碼當初發放執照的狗官們, 但不等與整個汐止. 台灣逢雨必有土石流的地方也不少."汐止,長期就是淹水與土石流,那麼多地方,何必選一個"高風險"的地方呢?"==>我要是有錢早就去買帝寶了.每個人居住在哪個地方都有其考量, 誰願意選一個"高風險"的地方呢?我也痛恨當年把汐止過度開發的官員, 但是! 這是我的家鄉! 妳們這些房仲業者別用商業價值來衡量我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5533343.shtml 裡面還有影音檔,有縣府官員的說法,聽起來很像在推責任【聯合報╱記者阮南輝/汐止報導】北縣汐止市秀山路1處山坡擋土牆因連續發生落石,昨天凌晨有8戶住家被緊急疏散,縣府工務局人員派員察看,將在今天會同專業單位會勘是否有安全顧慮。住在發生落石下方的陳姓住戶指出,昨天凌晨1時許,被一陣霹哩啪啦的落石聲驚醒,碎石不斷落下,全家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轄區派出所員警、汐止消隊分隊也趕到現場,疏散多戶住家。陳姓住戶表示,社區有30多戶住家,後山的擋土牆在今年農曆春節過後,陸續發生零星落石,前幾天縣府工務局人員曾會同專家前往會勘,認為沒有立即性危險。但是昨天凌晨的落石,讓災害有擴大趨勢,連下方住戶的儲水箱都被砸壞,住戶大多不敢繼續回去居住,希望縣府督促建商儘速補強改善。社區管委會人員表示,災害發生後,現場已圍起警戒線,縣府人員昨天也派員了解,雖然落石已停止,但災害面積擴大,今天將會請專家及技師實地會勘,再決定如何處理。【2010/04/1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