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bog wrote:
不多說看看自己的言...(恕刪)


唉! 沒想到老文章被您挖出來, 很不好意思, 顯然您沒看懂, 只好再點您一下!

請問有誰會覺得信義區37坪也配叫豪宅? 200萬漲到300萬/坪和40萬漲到60萬/坪, 雖然都是漲50%, 到底哪一個比較容易? 看文章的人如果有點頭腦就會思考一下, 就會知道我在說甚麼? 甚至還會笑我說37坪也好意思帶朋友到家參觀? 還很自豪住37坪豪宅? 反諷的文章就是要讓看的人去思考一下, 到底是要去信義區買37坪? 還是到林口買200坪? 看那篇文章是要您去想的, 不是只看表面的, 沒看懂就沒辦法了!

買店面和住家的差別就是在房地產不景氣時住家一定會受影響, 投資住家還要考慮折舊問題, 店面就只看地段, 完全不受折舊影響, 再舊的店面只要地段對, 價格照樣挺挺的, 畢竟好地段的店面供應量就那麼多, 一個建案能有幾間店面? 運氣好, 正好在2014年房價還可以時將沒有在住的住家換成店面, 避過景氣影響, 只能說謝天謝地我還算幸運.

可能讓您失望了, 以為我很受傷? 不過還是佩服您真有心將那麼老的文章挖出來, 反而讓我回想起您周圍的朋友好像都是買房斷頭的, 還經常被您拿來當房子不可買的宣傳樣版, 好像沒有聽說過您有買房子賺錢的朋友, 不知道為何? 喜歡住三峽北大的朋友大概也不會太在乎短期房價的波動, 外圍的人沒事在旁邊嚷嚷, 說來說去不外乎這幾句話 "套套啦, 炒房客啦, 投資客啦, 仲介啦, 抓交替啦! 嘿 嘿 嘿, 嘻 嘻 嘻, 哈 哈 哈, 嘲諷, 冷笑, 陰笑", 同樣的梗一再重複, 到新北各處去洗版, 無不無聊? 人生正面一點, 陽光一點, 總是端出負面, 陰暗的一面出來見人, 這樣的人生感覺很有成就? 同樣的老梗別再來了, 您們的高見大家都收到了, 不需要不斷重複, 可以收工了大師們!

linext wrote:
重點,累至今年林口...(恕刪)


沒關係啦~我是說全台灣跌2成啦~不要只限於個案啊~






我已經開始養雞和種麥子了~準備明年初統計好雞排和珍奶要大放送用~

我先囤貨起來,才不會到時被人知道雞排和珍奶有需求就被抬價亂漲啊~

要如題談林口慘賠........
........不然被會......哈哈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沒關係啦~我是...(恕刪)
linext wrote:
跌一成700多打水漂...(恕刪)


打水漂之後還是一樣持續安慰自己,自住沒差的一種概念!!

我在業內的人都認為房價應該要更低才是,現在連大陸都開始實坪制了,只剩下我們還在虛坪。未來實內150坪跟虛坪200(實內只有130)總價一樣,人們會選哪一個
Linkou335 wrote:
唉! 沒想到老文章被...(恕刪)


再舊的店面?看看東區吧
十年前那個會說那邊地段差?

如果要講地段,那麼林口跟信義區那還真的「差很遠」
信義區一樣有200坪甚至是100坪的案子,一樣是大坪數豪宅,找朋友去信義區100坪跟大老遠去林口看看200坪,朋友有那麼「勤奮」願意去
北大100坪都被嫌遠了!
不懂房地產自己說的,可不是我說的喔
terrybog wrote:
打水漂之後還是一樣持...(恕刪)

林口情況我是不知道,但確定大坪數都賣不動了,你有沒有發現,一線的區域預售屋已經不願意讓利,現在用小2房在撐房價

terrybog wrote:
打水漂之後還是一樣...(恕刪)


蓋一棟大樓的成本是固定的, 車道, 走道, 雨遮, 大廳, 電梯間, 電梯, 水塔, 頂樓, 其他公設都有成本, 大家該不會以為用實坪計算, 那些車道, 走道, 大廳, 雨遮, 電梯間, 電梯, 水塔, 頂樓, 其他公設成本都是建商自己佛心的吸收了? 不管實坪或虛坪, 大樓的總成本總是要平均算到買家身上. 用虛坪算, 單坪價格低一點. 用實坪算, 單坪價格就高一點, 如此而已. 當然建商也可能會以少蓋一點雨遮, 減少公設來因應, 要買甚麼等級的住家, 還是個人的選擇, 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 沒有甚麼是免費的!

至於東區, 您說到重點了, 投資究竟是要選擇當下價格低很多, 未來成長空間高一些, 人口不斷增加, 明顯正在形成的商圈? 還是選擇當下價格高很多, 租金相對高一些, 已經到頂的商圈? 那也是個人的選擇! 反正沒有打算抱著店面靠賺租金過活, 未來的成長空間就是第一優先考量. 至於東區租金太高, 店家出走, 並不代表那些店面售價就會下降, 除非商圈從此沒落, 走西門町的的老路, 如果真是這樣發展, 那就更驗證東區是已經到頂的商圈. 有一個說法, 東區之所以沒落, 是因為周邊市鎮各自商圈已經逐漸形成, 新板, 新莊, 土城, 桃園, 林口, 還有未來的青埔, 這些地區居民已經不再需要到台北市去消費, 林口居民應該都有感受到需要到台北的理由越來越少

我的確不懂房地產, 只有最基本的邏輯判斷和簡單的常識, 這樣也就差不多夠用了!

terrybog wrote:
打水漂之後還是一樣持續安慰自己,自住沒差的一種概念!!

我在業內的人都認為房價應該要更低才是,現在連大陸都開始實坪制了,只剩下我們還在虛坪。未來實內150坪跟虛坪200(實內只有130)總價一樣,人們會選哪一個挖鼻孔...(恕刪)


假設現在權狀50P 實坪30P 30W/P 1500W

未來實坪制 原屋主會傻傻的30P X 30W =900W 賠600W嗎?

肯定是單價拉高到50W/P 一樣是照總價去攤

假設旁邊又一個極類似的新建案30P的案子 採實坪制

建商會用原本虛坪的行情30W/P賣 900W

還是會換算過來用50W/P賣1500W?

最終還是供需和市場行情問題 這種虛虛實實

最後只是建商變換個手法和文字 繼續賣而已 根本不影響


人口負成長 wrote:
林口情況我是不知道,但確定大坪數都賣不動了,你有沒有發現,一線的區域預售屋已經不願意讓利,現在用小2房在撐房價...(恕刪)


林口情況你說不知道,又說確定大坪數都賣不動了? 那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我可以跟你說的是北部大坪數很多現在都是賣不動

新建案也都開始走三房以下 兩房更是愈來愈多 價格仍然硬

是普遍現象
linext wrote:
要如題談林口慘賠.....(恕刪)

要聊要談就不要用不正當手段來檢舉,會讓人瞧不起

來講一個蒙古人的事,約1-2年前我收到某人的私訊,說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檢舉蒙古人,要讓他停權,當時我並沒有答應,也沒參与,但沒多久蒙古人就被停權了,當時應該是有不少人收到此私訊,所以私下有流傳說只要多個帳好去檢舉某帳號就能讓人停權,我當時並沒有參与,所以不知他們如何辦到,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力,01有黑名單功能,談不來加黑名單即可,沒必要用不正常手段去使人停權

林口沒那個價值啦~年底就都是會低於25萬的,二年後漫延整個林口都是低於25萬啦。

林口沒那個價值啦~年底就都是會低於25萬的,二年後漫延整個林口都是低於25萬啦。

林口沒那個價值啦~年底就都是會低於25萬的,二年後漫延整個林口都是低於25萬啦。

太重要了所以要說三次。二年後買不到低於25萬的我補貼差額








沒買到的快點簽約下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