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三峽都是不錯地方
過去林、三、淡重劃區市鎮發展,常被拿來作文章
事實,人口遷移多了,也把本來大台北人口吸引過來,卻也擋了這些區炒房客財路、分外殺紅眼;只要一有題材、貼圖就拿來大作文章
北大因腹地較小,較容易開發、飽和;因而現已難有新建案登場,選擇性較少之下,人口的移入就易停滯;林口、淡水來看,尚有很多腹地可開發,建案自然多不勝枚舉,可選擇多之下,自然人口吸引力較強,帶動人口移入較快速
而且林口附近的就業機會多,也容易聚焦在此上班家庭;產一的動工、民視二期、A9通週邊招商接近完成...
對了,馬禮遜美國學校、夏恩幼兒園 林口翰科旗艦校也即將於暑假開始招生,這週邊的別墅區,會不會又帶動一波人口移入?事實這區別墅已有好幾個建案在動工了
希望人口移入,是以此地工作;或者外地上下班的時間可彈性為主。否則人口增加快速下,車流在上下班巔峰時,出入極易因疏導不通下造成擁塞!
在下出入時間很靈活,不會造成林口人不便;而小孩夫婦倆上下班倒也還好,時間可以彈性調整
巧克力蛋捲 wrote:
比人口數要幹嘛...(恕刪)
沒比啥 描述一件事實而已
PONTIAC 47 wrote:
基本上我覺得林口越多人,代表景氣越差,住林口大多都馬是台北買不了,退而求其次才往林口去。
很少很少聽說第一志願殺林口的。
(這看法算是林口黑林口酸嗎?哈)''(恕刪)
錯了 林口是新北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區
同時也是好幾年家戶平均所得第一、二的里都在林口
綜合以上資料加上我在林口認識的鄰居和朋友
大多是30~40工作還不錯的首購族
或是人生第二間房買大一點的
現在新北每區都有自己的市中心
台北市早就不是絕對
買房當然找價格合理、熱鬧、又大的房且未來有發展性的 CP值才高
現在誰還像傻子一樣 手頭有3000萬然後首選台北?
台北市的地位漸漸消退
2019移出了兩萬多人口
嚴格來說你不是林口酸啦
但很明顯對林口不夠了解
球給志傑012 wrote:
嗯~我對林口沒有意見,不過三峽人口會變多,主要還是靠著北大特區把人口拉上去的
如果要算北大特區,可能必須把樹林的一部份人口也算進去,再來和林口來比較人口會比較準確,或是三峽+部分樹林VS林口+A7,也會比較準確一點
取自己希望的有利數據就偏頗了
就變沒意義了
另外就是~在台北縣還未升格為新北市時,林口是叫做林口[鄉]........(恕刪)
取自己希望的有利數據就偏頗了
就變沒意義了
高雄以前叫打狗
萬華以前叫艋舺
管他以前叫啥
人口增加是不變的事實
iy人生 wrote:
林口與三峽分輩份?!(恕刪)
都很好阿 輩份?
Chris Cheng45 wrote:
套牢買在林口的人口數嗎?等著多殺多吧!(恕刪)
等著多殺多的是龜山A7
林口如果沒多殺多怎麼辦
很多建案最近還不跌反漲
價格也不是那麼好談
尤其是在三井二期和東森總部標到地之後
林口當時很荒涼,後來新房子越蓋越多,民國97年左右,每年增加超過3000戶,人口增加超過5000人,需求如此之大,但是酸民看不到林口的發展商機,看到一大堆的建築工地,認為只是建商炒作,"大量供給,必定崩盤",心裡只看到濕度,光講"濕度"就可以取得"勝利",沒看到彈指可得的政府公開資訊所顯示的強大"需求"。
林口一坪12萬時→林口潮濕不值10萬
林口16萬時→林口潮濕荒涼不值10萬
林口20萬時→林口潮濕,即將崩盤
林口30萬時→林口潮濕,將首先崩盤
從12萬一坪到30萬一坪,人口足足增加超過5萬人,酸民卻只會講"林口潮濕",後來又增加林口空汙,人口增加塞車,也拿來幸災樂禍。看不到林口少數幾天大霧的美景,只會嘲笑"濕度",沒看到林口相對新穎整潔沒有鐵窗的新建築群及林蔭街景,看不到新北市政府及桃園市政府投注在這個台地上的已付諸實現的計畫,卻只是像一隻腳上沾了大便的蒼蠅,繞著人家頭上嗡嗡叫,只讓人感到嫌惡跟噁心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