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極景面公園的(A,B,C棟),的確是投資客比例較高;但其他非面公園的(D,E,F,G棟)則是自住客比例較高,目前應該都賣完了,只剩幾間建商保留戶還HOLD住不想賣,大概是想等老街溪觀光步道,光明公園音樂噴泉,和捷運通車等利多因素出來以後再賣,目前只有幾間投資客急轉現金的才拿出來賣!
達木斯 wrote:民權極景面公園的(A...(恕刪) 你的發言與你的註冊日期似乎有點調詭,建商賣剩的房子通常教給仲介處理,整各麗寶機構舉債那麼大,趕快把銀行借款塗銷才是最重要的,民權極景本來要賣五年但遇到房事熱絡,才加速的完銷,要看剩幾戶查一下就知道了,管委會最簡單,尤其在這資訊公開、個資完全無法保密的社會是非常容易的事。我在之前有發言過,房價漲最大的是在捷運通車的前半年(老街溪的完工、五楊高架橋通車等),這是公開的事實,老街溪河濱步道是縮短與環北站的步行距離,漲起來的房價也必須靠整各環北站週邊運用性、與這些設施的維護層度,老實說中壢房價上漲目前仍須要海華(新建案)的帶動,但畢竟海華地有限,而且都由同一間建設公司攏斷缺乏競爭性,也需要一些其它建案的刺激。
06年我在北市中正區看廈門街看約10年的華廈,當時一坪不到30同時間也遇到遠雄的代銷,她說自己公司房子太貴買不起,順便問了一下台北縣除了北大與林口外哪裡還有推案,她說中和河邊地要賣30、40,我聽了也嘩然,這樣的錢買北市就好了,還跑去買中和,那邊又沒捷運,結果那建案延好幾年才推,開了不可思義的價格﹣70「左案」。遠雄的房子(豪宅我沒看過)建材還好,戶數多,室內感覺像坐牢,但品牌形象營造的不錯,周圍環境也會與建築整合。六和那塊地海華自己賣都會30多了,何況這個債臺高築的遠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