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nyow wrote:
而標準車位尺寸是"寬225cm*深575cm"(約近4坪)
大車位尺寸是"寬250cm*深600cm"(約4.5坪)
殘障車位尺寸"寬300cm*深600cm"(約5.4坪)
所以車位幾坪沒意義啊, 還是看單價...(恕刪)
這就要看建商的良心了
地下停車場不是只有"專有停車位面積",還包括進出口通道跟地下停車場之間的車道
其實地下停車場車道的面積平均分攤下來,也差不多是專有停車格的面積大小
否則的話,車道不夠寬,車子根本無法開進自己的停車格
停車位不是只有購買自己停車的那一格,理論上包括車道面積也應該一起登記進去
如果沒有,那表車道面積被當做公共設施面積計價,這樣消費者吃虧更大
所以我認為最基本的
假設以大車位登記面積來講,
至少應該是4.5坪X2=9坪以上.這個還不包括車道進出口的面積給算進來
"理論上"通常大於10坪才是正常數據
如果一個大車位的登記面積是少於9坪
那建商95%有搞鬼
也就是把部分車道面積拿去灌水成公設面積來計價給消費者!!!!!!!!!
變成有買車位的人,被剝了兩層皮,花錢買車位,但是車道面積被當公設又被計價一次
所以如果是去接待中心買第一手的預售屋,
這一點務必要強力跟建商爭取
因為最能搞鬼的就是這個!!!!!!!!!
如果有人看不懂的話
下面這張圖我隨便畫的
可以發現地下停車場的車道面積其實甚至可能比每個專有車位面積的總合還大

上面才13個車位,但是可以看圖,車道的面積可說比專有車位面積總合還要大
為什麼我說有買車位的人,應該要把地下停車場的車道面積也一起登進進去呢?
因為假設有些建案某些住戶不配車位
這些住戶如果沒有買車位,難道也要把她們無用的車道面積當做全戶的公設來分攤價格讓她們買單嗎?
車道面積被當作公設來持分,這樣公設面積等於至少被多了4-5坪以上
假設單價一坪30萬,
你想想看,
30萬X4-5坪=120-150萬<==被額外剝皮了這麼高的金額!!!!!!!!!!!
而且地下停車場的車道面積本來就不能被列入公設面積!!!
很多無知的人甚至還會認為中庭很大所以公設很棒?
基本上中庭也不能被列入公設面積
所謂的公設面積是有蓋子的那種,包括室內健身房.lobby,室內KTV,室內交誼廳...類似這種的
至於甚麼中庭阿,露天泳池阿,地下停車場車道跟車道進出口,這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列入公設面積的!!!!
總歸一句話
上面全部都看不懂也沒關係
但是至少數字總要看得懂
停車位登記面積少於9-10坪,代表建商有搞鬼!!!!!
停車位登記面積少於9-10坪,代表建商有搞鬼!!!!!
停車位登記面積少於9-10坪,代表建商有搞鬼!!!!!
停車位登記面積少於9-10坪,代表建商有搞鬼!!!!!
如果一個案子很熱銷
大家也願意賣單
或者早就賣光了,
只剩仲介那邊才有喜歡的樓層
那當然也沒辦法就得接受這事實~!
因為再算計下去的話,
又眼看房子又一直被轉手房價不斷變高
代表大家對這社區這建案的喜歡程度大於這些小細節
我們要跟著趨勢走
但是如果一個案子還有一大堆戶數在接待中心那邊還沒售出
建商還這樣搞
那就是消費者自己要去跟建商爭取了
另外...
接待中心的代銷算是消費者跟建商之間的窗口
我覺得很多消費者有啥問題或者不滿的地方
應該是要積極強力要求這些代銷給處理好
而不是把這些問題尋求網路上的網友
因為賺您的錢,收您的錢,是這些代銷跟建商
她們應該要有責任幫忙把問題解決,消費者也應該從這方向著手
網友最多只能口頭給個方向,沒辦法使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