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好奇的是, 為什麼會認為賣家當初用15萬買, 現在就要用15萬賣, 他喜歡開18萬就18萬啊.就像買股票, 如果市場有需求, 自然會有人把它炒上去.我是覺得實價登記是好事, 可以多少(不能完全)防止宵小在中間圖暴利, 但到底會漲還是會跌還是回歸市場需求軒轅浩 wrote:不懂...實價登錄1...(恕刪)
軒轅浩 wrote:不懂...實價登錄1...(恕刪) 我也不懂..隔壁鄰居賣15萬,為什麼我要12萬賣掉...沒有高於隔壁賣的價格,我不想賣以上是開玩笑的XDDDDD房子不是股票,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張在流通一個社區會有多少戶同時在賣?如果多的話,當然選擇多,有機會殺低一點囉如果這社區只有一戶要賣,喜歡又沒得選,就只能被牽著鼻子了賣方不會想要低賣或是賠錢賣買方不會想要買高或是買太貴本來就是一來一往喊價出價,能成交就是雙方能接受的價格囉也不是幾個人在網路上喊一喊就能漲跌的...不過也要看貨在誰手上...有貨的人想不想出...想買貨的人,本來就會比較弱勢一點...
買有炒作題材的地段才好(青埔),除了自住/保值還有增值機會,重劃區的魅力是無法檔的,青埔目前的話題應該是最多的,不要光羨慕投資客賺錢,自住型房客應該也要考慮保值/增值潛力,選對地段出价就對了,才有翻身機會.
既然你邏輯有問題,我就詳細一點說明,免得你誤導大家主計處發表了一個聲明一、人口及住宅普查「空閑住宅」係指無人經常居住且未供其他用途之住宅,包括待租、待售、已售或已租,尚無人居住住宅、有第2棟以上未經常居住住宅、因工作等原因居住他處而無人經常居住住宅等,與一般所認定可釋出之餘屋定義並不相同。結果連已出租都算空閑住宅以下再擷取部分新聞報導各縣市的空閒住宅率以基隆市25.2%居冠,金門縣24.0%居次;花蓮縣23.3%、宜蘭縣22.8%及澎湖縣22.1%居次;臺北市13.4%最低,其次為連江縣14.9%及屏東縣16.0%。調查顯示,空屋率增多的依序為嘉義縣增加5.1%、新北市增加4.6%、臺南市增加3.4%及金門縣增加3.2 %;而桃園縣(21%)、嘉義市及連江縣的空閒住宅率,則均呈現負成長。所以桃園的空屋數增加,但空屋率比例卻降低。代表的就是非空閑住宅比率提高。再加上每年人口成長皆大幅增加。所以導引出需求比起供給大,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偏偏你一定要說空屋率沒有降到零,不代表需求大於供給。真的是邏輯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