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好房11/08新聞:
因應桃園市林森地下道封閉,後站居民強烈要求打通封閉30年的桃鶯陸橋下平交道,日前協調會上為安撫民意,縣府曾承諾編列3000萬並出公文、負責安全維護等前提下,鐵路局勉強同意,但縣府至今未編列這筆費用,卻遭誤解成「議員阻擋」。
桃鶯平交道封閉至今已達30年,地方促重新打通,台鐵局並不同意。(記者甘嘉雯/攝影)
縣議會議長邱奕勝表示,解決東門溪淹水問題是地方期盼,但這絕對不是議會不同意,而是縣府根本沒編列3000萬元,且打通桃鶯平交道原本就非地方政府的事,而是台鐵局應該負責,「地方政府怎可能編經費給中央單位使用?」
縣議員萬美玲指出,若要找經費,也應該是立委從中央爭取經費,而非從地方挖錢給中央用,要不要打通桃鶯平交道?應要以專業並考量安全前提下,由台鐵審慎評估,之後的維護安全也不應該將全部責任丟給地方自己處理。
由於居民期待的桃鶯平交道開通「八字還沒一撇」,林森地下道因居民抗爭無法封閉施工,讓縣府擔心若拖過6個月時間,包商恐會與縣府解約。
縣議員林政賢指出,通往桃園市前後站的替代道路不僅只有開通桃鶯平交道方案,仍有桃鶯陸橋、長安地下道、民族路橋、三民路橋,或是提前在建國路轉山鶯路,就能夠通往省道台1線的萬壽路段。
縣府水務局8日將重開協調會,除以林森路段主流開蓋外,還有復興路至朝陽公園疏浚,打除東門溪中下游2處攔河堰,分別在朝陽公園及武陵橋正下方,而林森路段的箱涵隔牆也會打除等方案。
奇怪,台鐵不開放? 但台鐵原本計畫是要打通啊?

台鐵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
http://search.railway.gov.tw/EAY980521/TyMain02.html
工程完成後消除平交道 17 處
(鳳鳴里、建國東路、東生公司、玉山街、國際路、茄苳村、高城路、永豐路、遠東廠前、興仁路、內壢南方、自立新村、六和、功學社邊、普仁里、普義里、德育路)
原跨越鐵路之陸橋回復平面道路 5 處
(桃鶯陸橋、民族陸橋、三民陸橋、中原陸橋、中豐陸橋) 原穿越鐵路之地下道回復平面道路 4 處
(林森路、長安街、中和路、振興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