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槍客 wrote:昨天問到某建案面公園3房 含車開價到 2000,實價登錄111/05 低三層樓是 1700幾個月的價差可以到300,嚇得小弟外褲連內褲一起掉了懇請各位大大幫忙解惑,感謝 不砍價 當韭菜合情合理啊
跌到20/坪以下? 跟建商殺到20/坪以下? 建商會拉出30空間 開50 成交20嗎? 趨勢就是小跌大漲 隨著時間往上走 哪裡有跌破10年前的? 20年前的房子 土地價值一值跟上來, 土地可以複製嗎? 30 跌 3 40跌5 買到開心?
中路的房價回不去了以前被當盤子的22~25萬 已經是歷史了我也是自住買房去年年初 已經買在歷史高點現在寶咖咖的價錢都已經是去年年初的+5~7萬 甚至更多了京懋 國泰 都有新案子 50以上 是已經確定的了 不信 三年後回來考古~~中路 機能的確不夠完整但哪個重劃區 一開始就全部齊全?但中路有公園 而且還不只一個 而且又不小 是有規劃的公園 晚上可以帶著寵物小孩老人 到公園散步可能有人覺得 到處都能走 河堤 空地 一堆~~ 但有規劃 有路燈 有維修的公園絕對不一樣純住(當然有一個CBD) 但至少不是有一堆店家 會有其他區域的人進來繞進來逛 整體單純且相對安靜(當然還是有人在練車玩車)離高速公路近 雖然右轉國際路 跟 大興西路 真的蠻塞的 但哪個有人口的交流道會沒人生活機能是由人群建立的 有人 才有機能 店家也不是慈善企業 人多了 店自然多 對比三年前的中路 已經成長很多或是竹北 十幾年前的竹北 也是同樣被批評 沒機能 空城 現在呢? 重劃區就是需要時間累積但缺點也是有 那就看你能不能接受1.路很小 已經是個重劃區了 路有些單線道 就算雙線道 也是路寬不是特別寬2.路邊停車格 無論汽機車 都是偏少 所以會有違停跟臨停人行道或是社區路面的狀況3.二段的建案最多 也蓋比較近 沒有棟距可言 陽光權也會被後面蓋的影響但現在剛好面臨選舉 社區對面的人行道已經劃了機車停車格 可以稍微解除無位可停的狀況如果是自住 有剛性需求 就進場吧 想了又想 等了又等 租金還是在繳 房價還是在小跌大漲小弟淺見 分享~
以前被笑的盤子,現在都是人人稱羨的低檔只是越來越多人發現這個事實,不怕買貴,只怕買不到喜歡的,加速了現在房價的漲勢。但現在真的不知道未來會怎麼發展,畢竟真的漲到一個很難負擔的價格,如果未來政治長官們都沒有作為,那大概就是朝向香港化,總價緩漲,但房子越來越小,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建商能偷就偷。我也是四年前的首購族,小三房跟一車位,小家庭剛好夠用,看著自己當初的盤子價,變成人人稱羨的合理價,我也笑不出來,因為我也就一間自住,賣了的話根本買不到類似的房子了,老一輩的小換大套路,對於漲勢如此兇猛的情況下根本無法使用,畢竟大部分民眾的薪水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有大規模的升級。
最後的槍客 wrote:各位先進大大,小弟目(恕刪) 去年開始因全球通貨膨脹及原物料工資運費全上漲,全台各縣市新成房與預售屋,幾乎同時每坪都直接上漲10萬,好像是聯合協議的調漲現象!也因此二手中古屋跟著水漲船高,房價跟著墊高漲價。這情況是全台都一樣,不僅有桃園而以!房市專家指出因市場資金太多及低利率太低,只有在房貸利率升到3%時才有機會看到房價被抑制的可能!
中路依照慣例是最低價格區了青埔 經國 小檜溪 A8 A9 大湳更高....A17.A19.A10.A7 八擴.觀音.過嶺.龍安 大有 鶯歌 價格會少一點,但是應該差沒多少。建商通常都賣未來價,新古屋屋主賣投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