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針對各區塊的發展和未來來看, 我自己也提出我自己簡單看法 :
以新竹市目前的市中心來說, 所有區域繁榮的原因都很一致, 就是交通運輸, 公務行政, 文化教育 (像是寺廟, 學校), 經濟建設 (工業區, 科學園區)
至於整體的繁榮的相對程度會不會由四大路所圍起來的區域往其他區域移轉呢? 我想會機會不小, 純粹就幾點考慮
1. 交通運輸 : 新竹目前四大路附近來看, 其實除了火車以外, 不管上高速公路還是搭乘高鐵, 其實都不方便, 除了高鐵分散部分傳統鐵路客源以外, 同時在高速公路幾項新的變化出現之後, 像是五楊高架之後, 新竹到台北的開車時間減少不少(以前都會塞在桃園中壢), 所以也開始有部分的人的選擇開車, 這部份對於來往內湖新竹的科技業工作人員更明顯, , 另外目前新竹車站附近商圈很多的客群是外鄉鎮和周邊地區到新竹市念書的高中生, 這部分客群恐怕在12年國教實施之後將會大受影響
2. 公務行政: 目前新竹市附近確定遷移的行政機關已經有法院, 檢察署, 行政執行處遷移到竹北, 明定計畫遷出的則有新竹市政府相關機關 (2010新竹市長專訪, 遷移到公道五路台肥園區附近), 預定計畫遷出的則有經國路的果菜市場 (遷移到公道五路頭前溪段), 提案遷出的則有新竹市棒球場 (南寮), 所以可以看的出來, 新竹市是有計畫的建設公道五周邊, 所以某聰明建商才會順著公道五從關埔, 向兩邊放射分別在台肥和二重蓋房子
3. 文化教育: 先別提未來台大或者台科大會不會有設校打算, 或者清交大會不會在每一個所謂的分校區增加招生, 光就目前交大清大都在這個區域, 我想就算未來少子化, 招生缺額的絕對不會是目前這兩所學校
4. 經濟建設: 附近有科學園區, 台元園區, 提供了20萬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除了指標性質的台積電仍然在擴產, 台元也同步在擴充園區的範圍和規模, 反觀原本的新竹市區並沒有所謂新增的就業機會
所以就區域發展來看, 當區域的某些基本因素改變了, 相對的商業活動跟著改變, 交通的選項多了, 搭火車的人就會減少, 當公務機關搬離了, 洽公的人就會減少, 與其相關的商業活動也會減少, 像是代辦, 律師, 婚嫁, 金融, 當12年國教實行之後, 學生念的學校離家都不遠, 附近與學生相關的消費行為也會減少, 像是外食, 補教業, 書籍文具, 甚至育樂和其他消費, 同步的減弱在地的服務業者的客群
但是商業行為不會憑空消失, 他會分散到其他快速發展的區域和網路消費, 除了某些特定立即消費 (外食, 娛樂, 色情)不受影響, 有很大部分的商業行為將受到網路消費影響規模, 所以我自己認為關埔未來將會是屬於相對比較發展快速的區域之一, 至於這個發展相對快速的區域會有多少範圍會有多大呢?, 我自己認為整個區域大約會是在頭前溪兩邊, 以生醫園區/高鐵區, 科學園區, 台肥園區和台元園區四個點圍出來的區域, 或者更擴大來看, 可以台肥園區可以延伸到交大舊校區, 麗池公園附近(期待火車站後站都市更新), 這樣個四個點形成的區域, 然後隨新竹的發展, 這個區域慢慢擴大或者融合其他區域而形成更大的區塊.....雖然我不是很贊成在新竹畫蛋黃區這個概念, 但是從期待新竹能蓬勃發展的方向來考慮...我只希望未來這個"蛋黃"可以很大很大....
----------------------------------------------------------------------------------------------
bon appetit wrote:
E大,無意冒犯,只是...(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