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emePro5566 wrote:看起來縣市合併是遲早(恕刪) 是說大新竹市政府遷到竹北,甚至重蓋一個新的市政大樓有什麼好不好嗎?不就更能加速台知園區(璞玉)的發展,以及關埔二期更能一起受惠,我個人是更希望如此就是。好過在那邊搞什麼香山公園之類的。
-__-|| wrote:小弟以為頭前溪會變成新的發展界線, 頭前溪是大自然劃分的天然限制, 怎麼看也是新竹市併吞了頭前溪以南所有的發展 我的看法不一樣, 合併後竹北會繼續維持現在的發展步調, 但是竹中會加速發展光埔二期跟竹縣那條"界河"在合併後就不存在了, 光埔二期可以繼續往東發展三期/四期別忘了新竹輕軌很可能在合併後落實興建, 到時竹中以北的公道五附近還會有一個站, 這個位置目前都還是田, 田中間有個輕軌站等於是跟你預告未來要發展這裡了, 如果竹中那一大片地統一規畫百公頃級的重劃區, 竹北就只剩下高鐵的優勢而已, 畢竟工作機會大多在頭前溪以南, 要不是頭前溪以南新的開發案有限,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去住竹北忍受塞橋之苦?
竹北文興哥 wrote:給徐縣長拍拍手!苗栗的財政問題是劉x鴻捅的!而新竹縣在鄭U金(鄭朝F的爸爸)當縣長8年內累積歲計差短超過300億元!不斷舉債發老人年金,差點把新竹縣搞垮了!還好接續的邱鏡淳和楊文科縣長嚴守財政紀律! 邱鏡淳,楊文科嚴守財政紀律???我差點沒笑死一個縣的統籌分配款就是這麼多而已,你以為縣府的錢是自己生出來?要不要去查邱鏡淳和楊文科任內賣了多少縣府的地?一個比一個賣的還兇,後者賣的比前者還要多
路易斯威登 wrote:邱鏡淳,楊文科嚴守財政紀律???我差點沒笑死一個縣的統籌分配款就是這麼多而已,你以為縣府的錢是自己生出來?要不要去查邱鏡淳和楊文科任內賣了多少縣府的地?一個比一個賣的還兇,後者賣的比前者還要多 新竹縣府賣的地應該多半是在都市計畫區段徵收,地土領回抵價地後的進行公開標售的剩餘土地吧。竹北不就是因大量的都市計畫才有今天的局面,地方得以發展快速而縣府又可以賺錢,這不是地方與政府互蒙其利嗎?反觀新竹市,連在千甲/水源/恩隆 地區所推行的頭前溪沿岸都市計畫,搞了十幾年,結果到目前為止的進展就只有公文在中央和新竹市之間跑來跑去,到現在幾乎重新回到原點,這執行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路易斯威登 wrote:邱鏡淳,楊文科嚴守財(恕刪) 以下是上財政部促參司網站看到的新聞:新竹縣已經連拿3年全國縣市組的招商王!另外新竹縣鳳山工業區招商成功、竹北AI園區招商成功、竹北大遠百下個月開幕、自強南路影城招商成功明年也要開幕!鬼扯什麼賣土地?我是竹北人,認為真的新竹縣市沒有合併的必要!你不看民進黨前新竹市長施性忠及前新竹縣長林光華都反對新竹縣市合併!財政部為激發國內公共建設投資能量,快速有效媒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商機,109年8月7日下午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09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大會暨卓越獎頒獎典禮」,釋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商機案源72件,包含促參、土地開發(含招標設定地上權)及公辦都市更新等類型,投資金額超過新臺幣(下同)1,800億108年6月14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08年度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大會」,釋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商機案源48件,包含促參、土地開發(含招標設定地上權)、公辦都市更新及出租等類型,投資金額超過新臺幣(下同)1,000億元。行政院蘇院長貞昌特別於會中頒發107年政府機關招商卓越獎予表現卓越之交通部、高雄市、臺北市、新竹縣及澎湖縣政府,交通部林部長佳龍、高雄市洪副市長東煒、臺北市陳副秘書長志銘、新竹縣楊縣長文科及澎湖縣蔡參議淇賢分別代表接受表揚,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共創招商佳績決心。108年在各機關積極努力招商下,促參案簽約95件,民間投資金額達1,745億元,成績相當亮眼。行政院沈副院長榮津特別於會中頒發108年政府機關招商卓越獎予表現卓越之交通部、臺北市、臺中市、新竹縣及澎湖縣政府等五個機關,林部長佳龍、柯市長文哲、黃副市長國榮、楊縣長文科及鄭處長嘉薇分別代表接受表揚,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共創招商佳績之為鼓勵各級政府機關辦理促參招商成果,109年度招商卓越獎訂110年10月7日於行政院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小組第2次會議辦理頒獎。財政部表示,109年在各機關積極努力招商下,促參案簽約94件,民間投資金額達新臺幣(下同)1,449億元,創造逾2萬個就業機會,成績亮眼,特別邀請行政院李副秘書長國興頒發109年政府機關招商卓越獎予表現卓越之財政部、經濟部、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六個機關,分別由各該機關代表莊次長翠雲、曾次長文生、黃副市長珊珊、朱副秘書長惕之、朱局長振群及洪參議怡芬接受表揚,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民間、共創佳績之成果。109年度招商卓越獎係按中央部會、直轄市政府及縣市政府,取109年度廣義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總簽約民間投資金額最高者,及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辦理簽約案件數量最多者頒發,其中財政部(499.8億元)、新北市政府(224.23億元)及新竹縣政府(65.11億元),為各級政府簽約民間投資金額最高者;經濟部(4件)、臺北市政府(12件)及新竹市政府(5件),為各級政府促參簽約件數最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