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近也在看房,新成屋預售屋中古屋都看,發現新竹市、竹北有一種現象:秒殺預售案僅是行銷手法,中古屋的確有議價空間。
01這常有懷疑秒殺預售案的討論,因為身邊沒有相關資訊,也無從得證。前陣子從可信賴的友人那裡得知,有個知名(品質不錯)建案,說是完銷,其實是都盤給仲介或投客慢慢賣。九月打電話去問的時候,還有不好樓層可選,價格比投客高狠多,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過程(這間也沒,那間最近賣掉),所以我們在得知其實這些物件都盤給賣房體系下游賣時,真的覺得感覺很差。在這種時候還說會漲,還要騙人用高價買,難道賺得還不夠?
因為看中古屋,我們也見到不少投客,一致的感覺是:他們看來都是友善的正常人(原本以為投資客都是身上一堆名牌貨),而且都肯定地說房價會漲。因為看來友善,所以我們有幾次真的昏頭要下手了,現在很慶幸自己忍住了。
這邊要謝謝一起奮鬥的買屋者,有些物件看來真的不錯,而且總價在接納範圍(不ok的是一坪單價以及買到的總坪數)
pupurush999 wrote:
支持發文者的良善立...(恕刪)
謝謝你,很高興資訊的揭露交流能有其價值,
能因此讓某些年輕人少被呼攏,少花冤枉血汗錢就值得了,
正如你所言現在市面上的案子投客真的很多,僅就我們所知的,我的主管,我老婆公司的現任多位主管,前公司主管前同事都是投資客,小咖點的就去當紅單客,投客們居然就充斥在我們周邊之多,令我們好訝異。不熟的惦惦的還不知有多少,去看房也遇到屋主是老師明說她是(優勢公教vs勞工,真的Orz)
大家有志一同當投客,要坑殺的不就是我們這些只求安身立命的後進者嗎? 工作已經夠辛苦了收入也不比以前年代,瘦薄皮毛還要再次被剝,拿積攢血汗錢來餵養滋潤投客豐厚身命。現在狀況就是這樣。就算真要在這時間點購屋,起碼資訊行情弄清楚,少被坑多少是多少。或者保持耐心等待時機。
但這種狀況也不是永遠不變的,新聞大家都有在看。投客主管們最近也來探詢我接手意願,比市場行情低多囉但我不喜歡沒買單。他們的確每個都口袋很深,但現在的狀況是先賣先贏耶。那些投客們比我們精明吧。(不然留著那麼多高價買來的屋子商品在手不賣開心軋房貸嗎?等折舊嗎?)
最近成交案例比較少,
陸續整理更多些社區資訊還會再放上來。
團圓嚕 wrote:
.看看三小國的實價登陸
大致上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
只是地一行跟第二行是同一個建案嗎?
同樣是4房2個車位坪數怎麼差這麼多?
價格也差很多?....(恕刪)
三小國的狀況是,實價登錄的地址區間包含了(芬蘭,丹麥,北歐)三個社區
其中雙數號是(芬蘭) 單數號則是(丹麥+北歐)
它們的成本,地目,完工時間是有差別的。可惜實價登錄無法確實區分是那個社區。
芬蘭: 關新路19巷 2-100號 雙號 (10樓含以上是住宅用地,10樓以下辦公室)最早完工
丹麥: 關新路19巷 65-125號 單號 (全部登記辦公室)
北歐: 關新路19巷 1-61號 單號 (全部登記為住宅用地)最晚完工(約差一年),當初建商價格好像有略高。
不同地目價格應該也會有所不同才是。可惜實價登錄無法區分那個社區,更清楚分析。
雖然它們統稱三小國,也幾乎全當住宅使用。但權狀應還是不同地目。
所以看到的價格高高低低,有可能是個別案子條件差異,議價結果(大坪數近80坪)
也有可能根本是不同社區的案件成交結果。
以上供您和有意三小國的各位參考。
如有錯誤請指正。
對了有無大大願指教一下當住宅住沒問題嗎?為何許多售屋廣告芬蘭低樓層或丹麥還是載明住宅?亂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