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後有人買房子了嗎?
很多人都在說實價登錄以後房價有機會下修
可是目前看著"開價"總覺得還是好高阿.
房價漲跌仍然是市場機制決定..看供需哪一方較大..
如果需求一樣強勁..建商、投資客抑或屋主幹嘛下跌賣給你?
相對的如果一堆人倒貨、推案量過大..房價要漲翻天也不太可能..
實價登入的效果只是讓成交價格較透明化..讓人當個參考依據..
意思就是讓買的人不至於買太貴..賣的人不至於賣太便宜..
如果市場利多不斷、資金充裕房價仍然只會不斷漲..
張金鶚說:『透明的結果讓市場上會有助漲、助跌的效果,當市場往上走的時候,價格揭露出來就漲得更快,更有效率一點;同樣的如果價格往下跌,它就會跌得更快,因為大家等待下跌,因為資訊越來越知道,這個下滑、下滑,再等、再等、再下去,所以那個助漲助跌效果會使市場上的交易更…大家會有更大的一些瞭解。
tomcat25 wrote:
很多人都在說實價登錄以後房價有機會下修
如果你是有在看房子的人,大概多多少少會知道一坪成交價大約多少
像是之前芬蘭剛開賣,我去問中低樓層一坪成交價大約14.x
但是知道又如何? 那時沒買,現在也沒人會用這種價格賣你
事實就是這樣
實價登錄主要也是為了萬萬歲的政府做後續的稅收規劃
衍生出來的成本費用買方付,還是賣方付,取決於自由市場機制
短期內觀望氣氛有可能蓄積,長期來看,個人認為會更容易促成M型化發展
貴者更貴,便宜的更便宜
道理很簡單,舉兩個簡單例子
1.如果你買在好地段,且此地段需求量大,要賣的時候一定會說
我1~2年前就買1000萬了,現在賣你1100萬,還要扣稅+手續費+綜介費=賺你沒多少
而且你買了也是實價登錄,就好像一份保證書一樣,政府保證你當初買入價格就是1100
某方面而言,他反而變成助長的定心丸
2.如果你買在爛地段,且此地段需求量低,要買的人一定會說
你當初買全新的1000萬,現在中古二手的一定更便宜,算800就好
講簡單的,漲價漲得更有依據,更有理由
跌價也跌的更有所依據
所以會漲會跌,還是看地段,和供需,物件
累積一波觀望氣氛,對買方不見得是件好事,特別是在新竹這種地方,地段好房子很容易租出去
賣方可以以租代賣,讓供給變少,他也不會虧
除非大家突然間真的都不買了,不然累積一波買氣,到時候又發生去年三月奢侈稅同樣的狀況
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關埔房價持續飆漲(因為真的要買房的人,還是得買)
當然,我相信實價登錄可以有效的抑制"暴漲"暴跌"的情況
但是別忘了,以1千萬的房子來講,一買一賣,幾十萬的(仲介費+稅金)是跑不掉的
就算你是今天買,明天賣,也得乖乖付這筆
這筆費用要轉嫁到買方還是賣方?~~地段,地段,地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