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lla wrote:真正務農的人沒有人想種,都想靠土地發橫財,每天吃進口食物的人整天叫農民乖乖務農,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就是現狀。...(恕刪) 反正又不是自己辛苦地去務農假清高的話大家都會說
以前務農和現在務農的人.他們主要是什麼?當然是賣米養家活口!!米能賣多少賺多少?阿不然還以為真的為台灣人民.種稻養活台灣人?每天曬太陽種米就為了提供台灣人吃飯?還要看老天臉色.種的好不好是看運氣!!我爸說以前我隔壁鄰居阿!把田賣給政府了!從來沒看過這麼多錢!!結果晚上也抱者錢睡覺!!結果在睡夢中去了!!歡樂死!!錢還是主要的!為什麼這麼多人甘願土地被徵收!!在自己田裡蓋高級農舍!!
大多數的人都對此計畫抱有期待相信20年來縣政府也不斷的公開展覽,網站公告,掛號信給屋主及地主附回郵詢問贊成或反對媒體報導等訊息公告說明會也辦了N次,總是會被住外地的教授及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特定派系阻橈,挑撥離間,破壞竹北當地居民的和諧,加上徵收計畫內本身已經擁有豪華農舍及工廠的自救會長/副會長帶著老人家抗爭;但換句話說,如果我已經有豪華農舍跟工廠我也是抗爭到底啦~~~~~~哈哈不過當然要說是要顧及農民生計>>現在有在耕田的真的只有抗爭的那幾位在耕,而且有些還是耕別人的田,地主根本不知情;而且縣府也有劃設農業專區讓你耕到爽;那不然就以保護環境生態來抗爭好了>>這更好笑,真的在騎腳踏車的竹22鄉道,那裡的好環境,縣府也沒有規劃徵收,東山河以北都保留,要徵收的是東山河以南遭工廠及農藥污染的休耕農田,及違建的處理當地房子都已老舊(除了會長跟副會長的豪華農舍),藉著區段徵收都市更新,配地蓋新房,也可領補償費,沒地的人也可以公辦協力造屋住新房舊有的客家三合院,伯公廟,水浚,米倉也都保留規劃後還有新的國中小,及國立高中的規劃,交通上道路也大多了,更為方便商業區進駐生活機能提升產業專區也有新的公司行號進駐增加當地許多工作機會,不知道繁榮地方便利地方的建設,大家在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