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ku wrote:
咦! 愛慕是不是在...(恕刪)


去年四月底五月初簽約高鐵東邊某預售案
中樓層25萬以上無誤 ...
但不是愛慕

latex_ wrote:
去年四月底五月初簽約高鐵東邊某預售案...(恕刪)


你說的應該是墨客吧

這幾個案子就是擺明了欺負買不起大的
同樣區域大坪數名銓一景,建材比這些案子好不少,還是坤山體系的
二手換算下來一坪單價也沒到25那麼誇張,更別提旁邊的愛慕開到28...

tkl wrote:
你說的應該是墨客吧...(恕刪)


只能說有能力, 大家都比較愛新房

PS:我也都只看新房
ryanku wrote:
只能說有能力, 大...(恕刪)


很多建案都有完全沒住過完全沒裝潢的物件
竹北,空屋很多的,繞個一圈就知道,要哪個案子都有
當然只是為了要全新的公設可以使用就要每坪多花五萬
還買到次一等的配備這我也沒話說
富宇愛慕跟銘銓一景,配備可能差不只一個等級......

不過一個是首購兩房三房的案子,一個是大三房四房的案子本來就不能這樣比
現在竹北就是小坪數加幾萬在賣,管你甚麼規劃配備的,一律稱奢華小豪宅
只求低總價,如此畸形的市場我不認為是健全
況且總價也不是真的低,愛慕我去看過三房加車位總價也到接近1200了

ryanku wrote:
只能說有能力, 大...(恕刪)


其實五六年內的二手屋 重新整理一下也跟新的沒兩樣吧

而且房子的一些問題可能前屋主已經處理過了 漏水之類的

也可以去樓梯間 停車場 電梯間等等地方觀察社區管理的怎樣

鄰居是不是惡鄰居會在公共區域堆私人物品 鞋子或雜物放在房子外面

這些你買新房的話還不一定看得出來 但是對你的生活品質有極大的影響
tkl wrote:
很多建案都有完全沒...(恕刪)


有啊! 新成屋是我優先選擇的範圍, 預售屋大多是看看, 除非沒得選, 不然只做為價格參考而已
而新成屋如果是投資客的, 開價不會比建商的低, 尤其是投資客最愛的椰林, 坤山之流, 我優先排除
我主要都找建商的新成屋, 社區管理也上軌道, 目前與建商點交公設也都沒甚麼問題的社區案子
新成屋的好處是房子好壞當場就能看, 尤其前陣子的大雨更能一一檢視
這樣我可把建商排在選擇條件的後面, 選擇性會比較多


litchou wrote:
其實五六年內的二手屋...(恕刪)


我也有想過, 曾經去看過這樣的房子, 但如果整理房子的價錢算進去, 5年內的房子價格就差不了太多, 尤其還要拆裝潢的, 拆除清運都是費用, 加上我們對於地磚與木地板的裝潢需求, 工程就又更大, 幾今評估才決定以新成屋為優先考量, 而新成屋也擁有您說的優點, 如房子與社區鄰居,環境的各項條件都能透過觀察與打探進一步了解
自住兼投資的是不是要現在買啊?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339698
tkl wrote:
你說的應該是墨客吧...(恕刪)


也沒什麼欺負不欺負吧,本來這種小2~3房產品就是來給首購族減少負擔用的
大家按照預算跟需求來選擇,也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大坪數
現在單身和頂客族很多,實際坪數有個20幾坪其實也能滿足需求,整理打掃也輕鬆
坤山的東西其實單純以建材.設備規格來說,也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先不論工法,牽涉專業)
只能說是中上,但是他的客服跟後續服務做的很好,所以口碑佳,在當地成為一線品牌
像是有些表定設備後來升級了也不加價,連在蓋房子時影響到原本住戶
都會做好溝通跟後續維修,這就很少建商會願意做到這個程度

真的要同區域比較,個人覺得墨客也並不輸名詮一景,僅是坪數上的差別
而土地取得成本上的差異和小坪數的單價本來就容易被拉高
畢竟建商都會抓大家可能可以接受的價格來賣,反正賣不動再降就好了
甚至等一下也照樣可以賣完,大家最容易接受的價格還是在800~1400的區間
所以為什麼墨客和愛慕可以站穩25.26的單價也是如此,夠住.能負擔罷了
當然富宇最近幾年的小坪數推案真的就是擺明了就是來炒地皮的
配的建材.設備甚至比之前的水系列都還不如,只能狂打公園.學校.交通等議題
這些從完銷速度上都很容易看出,不管投資或自住客都是,大家都很聰明的~

1.
一直漲是實價登錄嗎? 還是牌價?
一樣的政策在雙北有效,竹北失靈,怎麼會這樣?

2.
高單價,低總價的玩法,其他6都早就開始了,
竹北跟風也是正常。

3.
富宇在中科的小2,3房。5-8年屋至今仍是非常熱門。
原因就是,地點,地點,地點。

但是,實際看他們的建材,
浴室石材都會被水漬破壞成白化
而且會牆磚還會“捧共” 破裂
所以我改看竹北後就不看富宇了。

至於個人消息指出,
竹北的富宇推量大,工班不夠用,
所以會因案子的級數差別,而有施工的差異。
結果看運氣啦。……等出事再說吧,
反正他們有保固,保固是臺灣師父來負責~。

所以對於富宇,小弟的想法是:

投資一定可以,
新屋自住可以再多比較考量,中古自住還算不賴。
latex_ wrote:
去年四月底五月初簽...(恕刪)

犀利人父 wrote:
一直漲是實價登錄嗎? 還是牌價?
一樣的政策在雙北有效,竹北失靈,怎麼會這樣?
...(恕刪)


我覺得還是價格因素吧! 雖然竹北有4x萬的, 但畢竟是萬中選一的個案, 大多成交還是在2x萬, 以雙北的價格來看, 竹北真的是不能算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