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倉促上路,政策品質粗糙!

先糾正一點台中車站的設計本來就不是白海豚
而是波浪型屋頂和太陽能板。

而且車站會熱重點在於屋頂的選擇,
屋頂部分會和要採用清玻璃
屋頂可不會檔到台中車站
如果一開始選用其他材質如薄膜屋頂或鍍金屬膜的高反射玻璃
隔熱效果都會比現在(貼完隔熱紙後)好,
另外車站背面也可部分採用通風百頁或簍空 增加空氣流通
也不至於遮蔽臺中車站
這些都應該在一開始設計時就要好好考慮的

另外一般白海豚車站因車站和車體間距過大乘客易淋濕
這個問題在設計圖出來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映過了
何況國外很多BRT車站也都採用延伸車站屋頂的設計可供參考
結果市府選擇視若無睹 剛愎自用

我相信BRT是好的政策
大家提出建言是希望台中BRT更好
1. 車站的孔蓋若還未完成也可先用厚木板蓋上避免乘客危險
2. 已開放的車站若還有部分建材要擺放也應該加上封鎖線
這些東西攸關安全的部分都過了一個禮拜了都未見改善
更別提希望市府近一步改善的
3. 月台間距過大可以像捷運車站加裝橡膠墊
這些都是希望提出實質建議 希望台中市政府接納
而不是像現在台中市政府給人的感覺 就是有意見的都是反BRT的刁民


lordkikuko wrote:
不要到時候人家在急診...(恕刪)
這為ccccpr的大大 昵稱裡面CPR 有跡象顯示他很有可能是急診現場工作人員有或者開救護車的 如果他能證實我的猜測的話 那我們再來研究 到底是你的危言聳聽有問題 還是 他的耳朵有問題 呵呵呵呵
u82232016 wrote:
然後呢?在醫院工作,...(恕刪)
hlz wrote:
這為ccccpr的大...(恕刪)


不勞閣下費心
自從我打電話去譙過後,救護車叫的次數已經從每天十幾次降到兩三次
雖然不滿意,已經可以晚上好好睡覺了

車禍急診
海線的送童綜合,市區的送中山和中國

站在榮總大樓裏面說沒有車禍傷患

這也太神了!~~!?












tjptw wrote:
我猜是因為行人橫跨快...(恕刪)


聽說捷運完全不有這方面的問題。


ansonhsu wrote:
兄台,所言甚是!開版...(恕刪)


那些支持者搞得好像已經開始優先號誌,挺的無所不用其極。

getz9825 wrote:
你多做點功課好嗎!B...(恕刪)


8/16又沒好怎辦。一延再延,支持者一挺在挺。到底在演那齣的。

MRT變BRT。

試運轉->試營運->營運。

接下來還有什麼名詞。大家來猜猜。

沒有什麼挺不挺的問題,不然你還有更好的實質方案?
延後是事實,有人刻意泛政治化也是事實。
joizli wrote:
那些支持者搞得好像已...(恕刪)

u82232016 wrote:
不勞閣下費心自從我打...(恕刪)


就跟在辦公室裡規劃BRT是一樣的, 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塞不塞車就叫工讀生去路口站一站, 回來再通報,

都不知道很多人都不走中港路了, 開始塞在環中路、青海路、西屯路、公益路....

還很多人以為BRT很成功了?? 拜託, 現在是暑假, 有接送小孩的車潮是差很多的!!

真正的挑戰是在開學後, 也是BRT提早上路的原因, 因為開學後, 觀光人潮跟學生擠,

才是真正知道BRT運量及接駁順不順的關鍵.


老胡免費公車政策是令人贊同的
全台灣也只有台中做得到
令人羨慕

台中有人口270萬人
高雄有人口277萬人
可是高雄最近衰事不斷
天災人禍
人口逐漸下降與外流
台中很快會成為全台第二大城

恭喜台中市能在
有規劃力及執行力
的市長領導下
不斷地精進
有令人驚豔的發展
大大你不就矛盾了嗎 人家聽不到 不就是你打電話抱怨后一天只剩下2-3次救護車的聲音呀 沒聽到多次數救護車聲這也不代表沒那麼救護車入醫院 只不過把蜂鳴器提早關掉因應民眾要求(你打電話干醮) 要討論也請拿出真是數據 BRT前中港路車禍急救的數據和BRT后的數據變化 你沒有 我沒有 全部都是瞎講而已不是嗎 講太用力不就等於危言聳聽嗎

天啊在東海大學前車禍要只能送兒童或中國 會不會太遠啦
u82232016 wrote:
不勞閣下費心自從我打...(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