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西國無雙 wrote:
顧大其實樹太老一直沒...(恕刪)


西國大這兩篇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裡,雖然本應該繼續在此潛水,但還真是
忍不住跳起來拍拍手.

從小在北部長大,從永康街到通化街的美食都讓人念念不忘.只是工作後
都是吃免費的責任制便當,假日難免都會想要打打牙祭.但就算是山珍海味吃
多了也會讓人味蕾麻痺,更別提停車和排隊的痛苦了.結果到後來,全家人平常
還是最喜歡去西門町附近吃{大車輪},{喫茶趣},{赤坂拉麵}等等.中山堂好停
車,吃完飯還可以散散步,輕鬆寫意. 就算假日去{環球購物中心},也是停車位
超多,餐廳選擇性還不少.最重要的是購物的動線不錯.雖然不是去東區精華點
,不過反而是覺得花錢花得愉快.

回到台中,雖然美食名店不少,但對於不是住在附近的我們來說,似乎又回到以前
痛苦的夢靨.畢竟我們常常要吃的是簡單的好滋味,而不是小義大利,夏慕尼或是
陶板屋. 後來我們變得蠻喜歡去一中商圈,一來好停車,二來中友內外的東西都蠻
好吃的.即便是好久沒吃的SKYLARK,麻布茶房或是樓下的郭媽媽養生,都能讓我們
一家吃的頂開心.所以我相信您說的,舊市區如果能夠規畫出好的開發,像是重生的
西門町區一樣,也一定可以讓我們這種懷念老台中的人,被吸引在那裏貢獻消費.

所以我們後來買房的地點,也是喜歡那裏可以走路到經國道,也可以短短地開車到一中
商圈.至於有俊男美女的潮店,那已經不太適合我們的年紀,植物園旁咖啡店的金磚蜜
糖土司加拿鐵,就已經是我們老小的快樂慰藉啦!

謝謝Guh大介紹的{魚麗},看來不錯也蠻適合我們家庭的,近日去品嘗看看.上次吃
{台one味}時有經過Finga's,這附近含精明街的用餐點還算是不少.
星期天去了大統一
感覺中區要恢復生機
還有很長路要走
七期越來越好
飯店商辦相繼要進駐
令人期待

anabella wrote:
星期天去了大統一感覺...(恕刪)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兩邊都成功是好事

畢竟七期面對的是國家級的挑戰
舊市區創新乃建立台中市內新風貌




>如果明天台灣的經濟得靠中低技術層次的服務業, 如同香港的飯店, 餐飲, 零售業與澳門的博弈, 情色業支撐, 內需靠領著22K的年輕人與陸客撐場, 主要經濟活動僅剩地產, 哦不, 我們還有一鄉一特色的社區營造工程與觀光農業可玩可看, 這樣的景象, 其實也還不差?


坦白說,台灣還有機會靠內需拉動成長,應該感到萬幸!

如果你曾看過「大停滯:全球經濟陷入漸凍,如何擺脫困局?」 這本精彩小書,你會知道,原來全球經濟早在10年前就失去了強勁的成長動力了!過去10年,台灣經濟停滯成長,其實並不足以為奇

也許你會問,既然全球早在10年前就失去成長動力,為什麼其他國家還能持續保持高速成長,台灣卻停滯不前?

原因很簡單,台灣的央行彭淮南深知所謂的金融創新非常危險,同時他也深知惡性通膨對經濟造成的長期問題,因此他主持央行下,嚴格限制台灣金融業跨足金融創新(其實就是一大堆風險難測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嚴厲打擊會讓物價上漲的因素(例如國際熱錢)

雖然過程中,許多金融業痛批央行不開放國內金融業去賺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利益,但卻成功地避免被捲入金融海嘯中最可怕的銀行危機!

若隨意讓國際熱錢大量湧入台灣,雖可創造出一片經濟榮景,但泡沫退去後,將進入長期痛苦的修補時期,如同歐美當前的慘況

因為我們已來到科技高原,難以再靠突破性的科技拉高生產效率;全球經濟早該在10年前就進入緩慢成長階段,但卻靠著龐大且瘋狂的信貸泡沫延續了經濟榮景,如此而已。展望未來,全球已不容易再有爆炸性成長,除了要修補泡沫帶來的問題外,科技高原更是最深層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Apple產品掀起一片熱潮,還有Google等科技創新,但殘酷的是,這些創新公司所雇用的人相對很少,真正受惠的人其實很少,要有人發明一個可以讓大多數人生產力暴增的科技,才會讓大量的人都受惠

所以,別小看服務業或是觀光業!

以富裕小國瑞士為例,GDP比重分別為製造業(22.5%),營造業(5.5%),服務業(70.9%),製造業中又以機械、製藥、鐘錶為主,根本無所謂的高科技產業或高技術層次的產業,但人家就是有辦法創造世界前幾強,服務業中,銀行佔比8%、保險佔比5%,就這樣,創造出極高的人均GDP

相對地,台灣拼老命發展所謂的高層次、高水準的科技產業,好的時候衝得很快,但壞的時候,淪為供過於求,拖垮台灣金融業、經濟的產業。最可怕的是,未來10年,若全球經濟真步入新的低度成長常態,台灣的未來還能再指望外部需求?還能再指望出口業?

眼下,許多製造業訂單成長又放緩或衰退,出口也放緩或衰退,正反映出殘酷的現實而已!

相反地,如果政府有頭腦,應該把目光鎖定在服務業,而非想辦法去『救』製造業,救出口,因為真下去救,最終只會拖垮台灣的經濟!該倒的就讓它倒,不然,繼續苦撐下去,也撐不到訂單回流

更何況,在過去靠信貸泡沫所創造出的虛幻需求,早已成為過去,競爭只會更激烈而已,台灣製造業除非擁有超強競爭力,否則怎麼生存下去?

在電子製造業方面,南韓三星、LG已經證明,他在幾個與台灣重疊的產業上競爭力超強,除非再有一波信貸泡沫創造出需求,否則根本不夠分

在這種情況下,放手讓DRAM倒是對的,或許也不該再投入更多資源到面板產業中

連技術領先的日本都敗下陣來,這不透露出全球科技高原下成長動力消失,需求也消失的真實狀況?

對台灣來說,以往服務業都不被重視,雖然競爭力較差,但這確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創造出新的成長動力

所以,台灣還有機會靠內需拉動成長,應該感到萬幸!

南韓前10大財團就佔70%的GDP,但前10大財團只雇用相對少的人,不難想見大多數南韓人過得有多苦

雖然台灣GDP數字不怎麼亮眼,但台灣前幾大企業沒大到佔盡優勢的程度,大多數人還是能夠繼續經營自己的中小企業,相對低的物價,讓大多數人過得還不差,起碼落差不會太大!



22f wrote:
>如果明天台灣...(恕刪)


很有啟發

現在知道也算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轉型期到了
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什麼都在變 唯一不變的就是 變

看來1532再留著
eddielu wrote:
魚麗看來不錯也蠻適合我們家庭的,近日去品嘗看看.
上次吃{台one味}時有經過Finga's,這附近含精明街的用餐點還算是不少...


我第一次去魚麗的感覺是以後不用開伙了
每天晚上就來報到 菜色清清爽爽
店家還會仔細介紹每一道菜的做法和故事
也不用點菜了 它每天換菜單 但也就這一套
另外再提供幾道菜供加點
我們二大二小點二份套餐加一碗飯就夠了
飯後甜點做法也很費工
上次聽她介紹荔枝冰砂感動的都快哭了
但有些甜點比起法米的 C/P值就不是那麼高了
所以我會吃完飯後 在旁邊看看書 (這家全名叫"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
再帶著法米的甜點回家(注意! 傍晚後選擇會變少 這家應該都是當天現做 不像...)
自己再煮上一杯咖啡
這樣的花費約1000元

五權西四街"小夏天"也不錯 我們全家去也要花七百多
但他有附越式咖啡和布丁(沒看過這麼薄的)
這二家我選魚麗

一般稱Finga's是美式餐廳
她的漢堡實在太讚了
上菜的時候我都要其他人先不要和我講話
我好趁熱享用
之後再慢慢吃附的薯條
其實她的麵和烤牛肉也很不錯 早餐也很出名
這家老外很多 假日很熱鬧
個人認為餐點優於尼克 但價位也高於尼克就是了!

e大您之前提的非常棧 我也很喜歡
不過都是人多一些時才會去 比如和老丈人聚餐時


anabella wrote:
星期天去了大統一...


請教a大用餐心得如何?
可否分享一下 因為我想去好一陣子了但都還沒去

最近想吃牛排時就自己動手
好市多沙朗(有油花)或菲力
股票漲就買prime的 不然買choice的也行
以前直接吃原味
現在用胡椒 海鹽 蒜粉 橄欖油醃一小時
放入LE CREUSET 煎鍋中二面各煎2分鐘 側面用夾子夾著也煎一下
再放入烤箱
愛吃牛排的可以試試!


自問自答一下
為什麼寫了這麼些吃的呢?

因為 22f大 清寬大寫的總經情況改變不了
西國大寫富邦天空樹 口水流滿地 但買不起
只有分享一點小日子中的小趣味!


guh168 wrote:
自問自答一下
為什麼寫了這麼些吃的呢?


工作以外
討論房事趨勢

再來就是閒逛吃喝 還津津樂道
鈔票已然掏出來

都會休閒飲食
可以重視的方向
ECB已經豁出去了
等9/12FED
若也有QE
樓主大您認為未來半年各主要股市走法?

另最近金融股真的有在動了
不過偶注意的是中壽

sheng5310 wrote:
我也看好舊市區(中區)開發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時間也快到了
畢竟是老台中最典型共同回憶
七期內同質性高又量體太大



冰淇淋對靈魂有益,投資房地產也是
要中區復甦,光想像不行,恐怕要換市長才行



guh168 wrote:
您新居附近有一家"魚麗"不錯
忠明南路上的"Finga's"(更正過)也不錯
以上一中一西 小家庭 帶小朋友都適合



guh大推薦美食,比22f看房子更有信心
不過兩家我都沒去過,看來要自己安排一下,靠別人不成



eddielu wrote:
從永康街到通化街的美食都讓人念念不忘.只是工作後
都是吃免費的責任制便當,假日難免都會想要打打牙祭.但就算是山珍海味吃
多了也會讓人味蕾麻痺,更別提停車和排隊的痛苦了.結果到後來,全家人平常
還是最喜歡去西門町附近吃{大車輪},{喫茶趣},{赤坂拉麵}等等.中山堂好停
車,吃完飯還可以散散步,輕鬆寫意



台北美食已經遍地開花
大部分都在東區忠孝東路、敦化南路與仁愛路兩側
原因無他,觀光客加有錢人多
民生東路那裡也不少
eddie大可以找找看



anabella wrote:
七期越來越好 飯店商辦相繼要進駐



此點大家都同意
只是七期適合小家庭的好房子也少



guh168 wrote:
我第一次去魚麗的感覺是以後不用開伙了
每天晚上就來報到 菜色清清爽爽
店家還會仔細介紹每一道菜的做法和故事
也不用點菜了 它每天換菜單 但也就這一套
另外再提供幾道菜供加點



非去不可了



sheng5310 wrote:
工作以外
討論房事趨勢
再來就是閒逛吃喝 還津津樂道
鈔票已然掏出來



S大還是投資店面吧




顧大:

天空樹的設計師是日本人
所以她的設計混入了很多日本人的生活習慣
但台灣人應該對這一味沒有招架之力 XD

天空樹跟其他豪宅最大的不同
就是她並不強調用料多豪華 作工多麼繁複
(當然還是很豪華 作工也是很細膩 否則就不會找竹中工務店來搞了
聽代銷說 歌劇院那邊也是伊東大師作品 但施作是麗明營造 工法太困難 搞得大師一個頭兩個大)
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這也是日本建築的中心思想和精髓

她的陽台很大 而且不是一般台灣房子的外推式陽台
而是內嵌式陽台 還往室內延伸一點點
帶入了日本建築"緣側"的概念
這是日本人坐在木地板邊緣欣賞庭園風景的地方
是人造居室和自然的緩衝地帶

為了要引入更多的景色 她的陽台邊全都是玻璃
為了抵擋風壓 用的玻璃是跟米國大峽谷天空步道的玻璃一樣的

想想看 賣得最好的中低樓層
剛好就在這片一千坪的森林頂部
一千坪的森林裡還有一個四百坪的人工湖
整片落地窗 連外牆都是透明的
整個室內幾乎和外面是融合的
還加上陽台上的植栽
光這片窗景引入的晨昏變換 四時交替 山光水色
就不知贏七期那片水泥森林 看出去一成不變的夜景多少
而且這片森林是在市中心精華區裡的私人園林....

真的是奢侈到不行的享受

小弟的狗窩其實是有把陽台全部納入設計範圍的
因為我這個哈日族超愛這種緣側的概念
映設計的先生們在上次那張激烈版的設計圖裡
就弄了一個超漂亮的緣側
只可惜被樓主砲轟 只好變更設計
不然小弟可是愛死了

但 跟天空樹那個差太多了
光是陽台女兒牆是水泥 不透光
還有外面引入的景也是狂輸
這就是一坪 60 萬的爽度差別啊

魚麗其實是我衛生局同事的老婆開的
早聞其大名 但一直沒去拜訪
這次被顧大推薦
是一定要去品嚐一下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