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raker6030 wrote:
只是年紀輕的族群不知道過去的模樣...(恕刪)

原來我還年輕~~
所有的城市都會有新陳代謝
三重 新莊 之前也是一堆工廠 現在也慢慢往桃園搬了
城市一定會有新舊區
也許 對老一輩的人來說 國光路沒落了
但是 我期待興大附近 到 國家圖書館這一帶
不要一堆百貨公司 賣場
也許可以多一點 二手書店 咖啡廳 人文教育類的產業多一點
甚至是出版業 創意產業 專門店之類的
可能是我對母校的印象 文風一直不盛
這些年多了一些一類組的學弟妹 希望有點長進 哈哈

my216005 wrote:
放心啦!藍線施工期間一定有辦法繼續讓BRT運轉。.....(恕刪)
除了BRT之外,台中都會區軌道系統的規劃在今年七月又更新了
除了原本的藍綠紅三線之外,藍線增加台中港延伸段。.....(恕刪)

那就衝吧~~ 可惜我不姓胡
希望不要紙上作業 又要二十年
另外 送一句話給老胡
沒意外的話 年底應該還是胡市長
沒意外的話 四年後 還會是胡市長
前後總共連續十七年 中華民國的地方自治史上 應該是前無古人
十七年 可以讓一隻帶Y的蝌蚪 有能力製造更多的蝌蚪
胡市長 台中市麻煩一下 我打算住一輩子 麻煩了~~謝謝~~
舊市區的沒落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代表舊市區都更推動的可行性越來越大。
等未來鐵路高價架化完工,台中是的商業極消費中心都遷移到新市區後,舊市區的地主一定巴不得政府趕快推動都更,或者乾脆就直接自組都市更新委員會自辦都更。
my216005 wrote:
舊市區的地主一定巴不得政府趕快推動都更,或者乾脆就直接自組都市更新委員會自辦都更。...(恕刪)

我覺得不要把都更的願景想的太美好,都更的阻力其實還滿大的,尤其是透天住宅和店面,根本沒有都更的意願

台北市許多40幾年老公寓比較具有都更效益,因為沒有電梯和公設,實在不符老人居住的需要,地價高也容易談都更

台中市需要都更的地區地價跌的太多,建商或住戶願意拆掉重蓋的意願不高(不符經濟效益),除非有建商願意收購地

由政府或建商組成委員會強制進行都更,但在台灣這種事吃力不討好,沒有人敢去踢這個馬蜂窩,搞不好官司纏身

不過近來許多舊大樓或透天厝,建商整層或整棟買下,改成出租套房隔間,雖然合法性的問題有疑慮,不過還滿多例子

改建的效益如何我也不清楚,出租率如何難以預估(非大學或商圈附近不知租給誰)

連公視高畫質頻道Hi HD也只有中部收不到(北部南部都試播了2年了)
連個免費高畫質電視頻道都沒有~還肖想捷運咧....
causewaytw1 wrote:
連公視高畫質頻道Hi...(恕刪)


真的是很慘!
連施捨的綠線,也只是拔掉幾根樹做做樣子而已~

(拔樹真的那麼重要嗎?拔一根樹花1個小時,但是蓋相同長度的土建,通常要1兩個月)



HSDPA wrote:
真的是很慘!連施捨的...(恕刪)


看到大家好像對於都沒看到捷運動工很怨恨的樣子
我是不知道捷運的前制規畫到底要多久啦
看大家怨念這麼深 好像都很了解捷運的工程 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請問一下
現在應該要做到哪裡才算滿意呢?
看起來就是真的要做啊 有作作樣子這麼誇張嗎? 明年再把樹種回去嗎?

住都處規畫綠線時採用中運量、地下路線,礙於政府財政困難,高鐵局接手後改採高架輕軌之大眾捷運系統,後又變更為中運量鋼軌系統。預計興建18個車站及一座機廠,起於北屯頭家厝附近之捷運機廠,高架路段經松竹路、北屯路、文心路、文心南路、建國北路至高鐵臺中站。工程委託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興建,2009年10月8日動工,預計2016年完工。

這樣看起來 加上中間還變更修改 我想現在的進度還不算太慢吧 目前過了還不到一年
跟這個比起來 我到是比較擔心錢中間會不會不夠的問題 不過我想只要台中繼續保持賺錢的態勢
我想錢應該不是問題
雖然我也很期待他早點好 不過還是看能不能先做好交通黑暗期的準備再開始封路比較好一些
目前台北捷運局的網站上有施工進度,有分設計跟施工兩個進度。
目前進度主要還在看不到實質動工的細部設計上,細部設計送審後還必須經過檢討。
土建工程要等細部設計完成後才有可能實質進行。
以中港路的車流量來說 , 只要不是地下化 或是 高架化的運輸系統

搞這種BRT只會讓整各交通情況極度惡化.


中港路是台中車流量最大的一條主要道路

從我小時有點記憶以來早就已經分快車與汽機車慢車道分流

算是台中最大的一條道路 也規劃的最好

一直到這幾年上下班時間已經快要不能負荷這樣的流量

以後若還加上BRT 且有優先路權 那中港路對行車用路人根本就是噩夢


若是像台北公車系統那樣弱智的規劃

拜託 可千萬別放在台中

只會造成汽機車開車的困擾與不便和混亂


台中那麼多條路你不做BRT 偏偏就要選中港路

是建商與民代官員大家早早就屯地屯好在那等了嗎 ?




一個登記人口100萬 都會區流動人口260萬的城市

名列亞洲已開發國家的台灣 第三大都會區

沒捷運.......都已經2010年還是......沒捷運.....

整個台灣政客對於捷運或運輸系統建設這件事情

都將之列為豐功偉業

真是笑死人


哪個已開發國家的政客將這些事情列為豐功偉業

不過是一個國家與城市本來就應該有的基礎建設


一堆拿錢不辦事的政客與官員 還有自身利益喬不平的市議員

真該讓人唾棄 !
Choie. wrote:
以中港路的車流量來說...(恕刪)


這些人高明 (用難聽的話叫卑鄙) 的地方在於
他也不直接跟你說 , 就是BRT (壞人不是他做,壞人要你自己做,給你一把刀讓你自殺)
而是花個幾百萬(一場花錢博覽會零頭的零頭)
讓你自己當壞人
如果BRT失敗了,中港路的交通變成一場噩夢 :

"這不是你們自己評估的 ? BRT 也是你自己要做的!!!"

如果BRT成功了,中港路交通沒有惡化 :

"你們要大眾捷運,已經給了呀!!BRT成功了呀!!別再要了吧!!!"

每天下班時間,這一條路是從下午三點半一直塞到晚上九點半
玉門路開到朝馬橋下至少要花30分鐘

這些人念玆在茲的是自己的18%會不會被交通預算排擠
只有一個形容 :
良心被狗吃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這期的商業周刊
其中一個封面的討論主題是 小人物 改變世界

當中討論的主題 舉了幾個例子

一個是掀起大浦事件的部落客
一個是因為之前不滿蘋果的服務 而去找到蘋果標價錯誤網頁 成功的讓蘋果賠十億元的網友


現在的世界 真的是非常的民主啊 甚至已經超越了民主
因為民主 還需要一個完全公正的選舉 一個完好的制度
而上述這些例子 根本不需要 只需要一個部落格 或一篇PTT 01的文章
就可以改變你我的世界

我只提供我自己的想法給大家去思考
當這個世界變成這樣的時候...
是不是只要幾個人 多一點 一兩百人 在網路上 擁有比較高的能見度
只要能夠成功的聚眾 他就能夠改變大家的生活周遭
當然 我先不論 到底最後的影響是好 是壞 因為很多事情 現在論斷仍然太早

我的疑問只是 當專家被定義為訓練有素的狗 而我們的生活可以被這種網路與論影響時
這種東西 真的可以代表了 大多數人的"民意" ? 或是可以取代專家在政策發展上的定位?

那這個世界是不是代表 再也不需要專業這件事情了呢?
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就造成世界改變的世界 就能夠把我們帶向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怎麼會知道 後面的人的心態是甚麼?
因為它們不需要被檢驗 不需要被公評 甚至也不須投票 他就能夠在某些程度上 改變大家的生活
當然 如果的確大家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去獻身 那當然很好 但是 如果不是呢? 又有人會知道嗎?
那就算是立意良善 這些人如果最後造成了政策的改變 那請問 誰能夠知道他是對還是錯 如果錯了 誰該負責?

經由民主選舉 至少 我可以說 自作自受 因為你選了他 所以政策由他 也是人民自己負責
可是這些人如果造成了世界的任何改變 他要負責嗎? 還是誰要替他們負責?

所以有時候 我很想要知道 很多定論式的言語 根據在哪裡
或許我們只是一群半瓶水響叮噹的人 即使提出很多想法 中間一定有很多沒考慮到現實面
沒有考慮全局的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彼此辯證讓真理越辯越明
但是很不幸得似乎好像常常不是如此 甚至 我們根本不知道 我們能夠得到的 就是真理 可能連主流民意都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