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在講台中跟台北房價的部分,我個人認為,台北投資客很多再加上財務操作敏感度很高
習慣是追漲殺跌,要賣時認賠也賣,漲時漲很快,但跌時也完全不客氣,屬於熱門炒作股
中部地區相對保守,說真的漲幅絕對沒有北部快,但同樣也沒北部跌得多,股價相對牛皮
端看個人喜好,那要講到需求量來說,我個人也覺得台北最大,但台中有一個很特別的條件
是其他都會區所沒有的,除了位在台灣中心位置外(這老生常談),台中市是中部唯一的都會區
(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假日如果想去消費台中絕對是NO1選項,如果有能力買房子,中部地區的名眾
不用我多說首選也是台中,因為除了是中部唯一都會區,他的交通網路非常發達,舉個實例:我客戶在彰濱工業
區的醫院上班,他回到台中的家30分鐘內,他們醫院的同事學長學弟....大家買屋都是找台中,更有甚者
從雲林到台中來找房子,他說因為他在台中買房,老家雖然在雲林,回家只要40分就到了
同樣的場景在北部則是在台北工作住桃園新北市等等....
我個人覺的中部地區投資風氣是比之前明顯成長,但跟北部比是小巫見大巫
很多投資客來台中他可能會悶死,因為模組真的跟北部不同,速度絕對比較慢
但是扎實度及保值度絕對超越北部,再舉一個對比
台北目前實價登錄最高價住宅約260萬/坪,台中約65萬/坪大約只是台北的4分之1
若是用22F大所講的土地成本來算,台中地價成交一坪最高約3百多萬,台北是不是相對也要是4倍於台中
否則台中的房價其實相對台北有價值
再講一個實例,過年回台北時跟親戚閒聊,(他是做建商土開)他說他們在談一筆土地200萬一坪士林區
我問說那如果談成推案要賣多少,他說最少要成交70萬一坪,
請問台中縣在土地成交過200萬的案子還不少,敢推成交70以上有幾家?
台中我覺得現在才是初升段而已,可能會有一些亂象.....可是這路還遠著呢
以上是我台北住10多年,回台中做仲介6年多的心得
>台中市辦重劃幾乎都是沿著台74走 先天條件 比淡海新市鎮好太多了
>不論從哪個重劃區要到台中市區 應該都不用30分鐘
問題就是出在交通太便利
根本就不太會嚴重塞車,這樣的台中,有辦法撐得起像捷運這種驚人的投資嗎?
淡海的失敗,主要是敗在根本沒有需求(就算有淡水捷運,但通勤時間過久,誰要去住在淡海?還不如延著板南線、中和線、新店線、新莊線捷運住在其他地區)
相對地,前面講過了,台中市就業機會遠遠不如台北市(只有台北市的一半)
在新增住宅需求明顯較弱(從其他地區搬來的人,肯定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但新成屋/預售屋數量上明顯比台北市還多!
如果經濟出現狀況
投資客,甚至自住客,都拋售房子時,供給過多的地區,如台中,房市的衝擊肯定會較大!

>這是一種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
>去計較公共運輸的獲利虧損 本來就是件奇怪的事
公共運輸系統本來就該是基於使用者付費,政府頂多是補助,鼓勵大家多多搭乘公共運輸系統
但如果根本需要嚴重不足,而導致虧損得非常嚴重,這不是浪費,這算什麼?
關鍵在於政府資源有限,必須做合理的分配
討論公共政策,不能總想著「反正不虧自己的錢」!

>再回頭看台中市的"運量" 市公車的日運量約28萬(2013.05)
>這樣看沒感覺?? 在2011.01日運量只有10萬
就算台中公車運輸量暴增3倍,你認為這樣的運輸量需要砸大錢蓋捷運?
台北捷運線路繁雜,每日運量169萬人次,但北市公車運量每日仍有162萬人次!
若不是捷運取代部分公車運量,公車的運量應該會更高!

>台中市府 很努力在提升運量 不論是從8公里免費 或是BRT
>不論賠錢與否 台中要用"運量"來證明 MRT是值得的建設....
如果台中什麼事情都要靠免費來吸引大家使用,台中市政府越努力,只會負擔更沉重,最終不是向中央求援,就是走向破產而已
將來台中捷運開通後,是不是也要靠免費來吸引運量?這樣的免費遊戲,能撐多久?
還有,憑什麼台中所使用的公共設施,其費用要由全國來買單?
切記,討論公共政策時,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必須要有!

>在木柵線設立之初(從中山國中-動物園) 日運量只有8~9萬
>雙十字出現時 就是板南線剛通車的時候 北捷的日運量約有80~85萬(印象數字.有錯指正.)
>而讓北捷有180萬日運量的路線 就是後面這些 "不賺錢的路線"
北捷運量快速飆高,前面講過了,主要是因為本來就有需求存在,只差沒有捷運來滿足而已
台中根本沒有運量需要去滿足,台中捷運注定虧損累累,最後還不是要向中央求援?
但憑什麼台中所使用的公共設施,其費用要由全國來買單?
台中市有200多萬人,但住得非常分散,本身就不適合、也不太需要發展如捷運這類大眾運輸工具
相對地,台北地區的總人口大概有700百萬人,又加上台北盆地地形的限制,人們居住的地方十分集中
台北地區的通勤主要都來自於上班時間,大量的人潮從新北市「進城」,下班時間又有大量的人「出城」,又加上,台北市與新北市之間都有河流阻隔,幾條橋樑成為必經之路,塞車非常正常
在這種情況下,買得起車,家裡也有車,人們才會願意放棄自己開車,改搭捷運上下班
只是,就算有捷運,通勤時間仍然相對久
因此在台北工作的人,每個人都想直接住在公司附近,導致市中心房價高到驚人
試問,台中有這樣的條件,誘使大家放棄騎機車、開車嗎?
又不是每家公司附近剛好都有捷運站(只有可能每家公司附近都有公車站)
若沒有,就算照原本的規劃,台中捷運線路蓋得滿滿的,仍不會讓大家放棄騎機車、開車,因為怎麼樣也不會比自己騎機車、開車方便
試問,對台中人來說,捷運方便,還是自己騎機車、開車方便?
就算有台北捷運,疏散了部份車潮,但在台北騎機車、開車仍比不上捷運帶來的便捷與舒適,這才讓台北捷運量節節翻揚!
換言之,大眾交通工具的運量絕對不是靠「培養」,而是靠本來就存在的「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台中公車運量明顯遠遠不如台北的主因⋯

CCJ1128 wrote:
台中市的"運量" 市公車的日運量約28萬(2013.05)
這樣看沒感覺?? 在2011.01日運量只有10萬
怎麼跟我想的一樣
我猜的是幾年前台中十人只有一人會搭公車
我猜現在台中十人有三人會搭公車
偶不搭公車 但家人都有搭公車習慣 可能我這裡是交通要道方便
但明年 brt 好了偶就會常搭 去
宮原眼科 第二市場 中華路夜市 七期看早場電影吃鼎泰風 榮總健檢 東海看教堂逛藝術街
更快到 又沒有停車問題 brt沿線 神經病才開車
brt 沿線會發: 老中區 草悟道 科博館 sogo 金典 勤美 精明一街 七期 大遠百 ...
還有brt 沿線車站附近住房
至於誰補貼誰就莫宰羊 緩竟 brt 也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