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下新車站的設計圖吧!新站的位置式在原車站的右手邊,只是前後廣場都有釘子戶檔住後,廣場將消失興建現況後站的新建國市場應該年底就會完工了吧!剩下的就是台糖生態公園,而新車站完工這邊將變南站正前方,看未來會不會有新商圈出現至於中區的沒落是因為經濟起飛私家車變多,交通習慣改變後,因停車困難加上道路狹小所導致的相對的就是交流道旁方便的七期與逢甲發展起來!除非交通習慣再回到大眾運輸,廣設人行道,商機才能回來歐洲許多城市的老城區式禁止汽車進入的,只能徒步,台灣還作不到這樣但是如果小條的道路,如成功路、中山路改成徒步區、發展文創商店與商旅電子街都更興建台中秋業原商場、一廣拉皮成東南亞專區、步之有無搞頭但根本解決之道還是中區失落的貴族們,認清現實與新台中接軌吧!
軒轅浩 wrote:不發展其他地方,難道要讓中區那些老地主世世代代傳香火都更也不要、改建也不要,什麼都不要,只想做收租金你說要市政府活化中區,那些只要點頭答應就可以了,連點頭答應都懶,怎麼救?怎麼活化?說國外?歐美很多國家你的家園殘破不堪,社區、地方政府有公權力介入耶台灣呢?公權力介入,我看又要還我居住權、凱道百萬大遊行、政治迫害、市政府後退、我們只是普通老百姓,中區就放給它爛吧,舊時王謝堂前燕,以後我才可以跟我的小孩說這些人就是貪心才會害了自己!! 推你這篇!!每次到宮原眼科就有點感慨,為何宮原眼科能而對面的大樓不能
sjh12345 wrote:之前公車更多你不去,...(恕刪) 我住東海大學這呀!你知道從這坐公車到電子街要坐多久嗎?所以之前公車多我還是得開車去電子街!現在BRT通了,我坐到NOVA快多了,自然不會想去電子街了!你還是搞不懂你嫌爛的BRT,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它吧?只從自己的觀點看事物就會像坐井觀天一樣貽笑大方!
badbad wrote:我住東海大學這呀!你...(恕刪) 可以去路上看看, 例如像大站: 新光三越、朝馬,你會發現怎麼等公車的人比等BRT的人還多啊!!不過, 我看你是看不懂啦, BRT那麼好棒棒, 為什麼這些庶民不去坐??原來:只從自己的觀點看事物就會像坐井觀天一樣貽笑大方!
張頁詰 wrote:百貨公司之類精品集中在西邊就好。 中友百貨不也是在東台中,也不必什麼都往一個點去集中,各個區塊都該有各的消費中心。對我來說舊台中市、縣,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大台中,均衡發展最好。生活在鐵路以東這個區塊,對於鐵路隔絕市區兩邊會比較有感,高架化完成之後這個藩籬打破,或許會像74線那樣為東台中帶來一些新的活水…。
sjh12345 wrote:可以去路上看看, 例...(恕刪) 兩邊都很多人坐呀,要去別地方轉車的人不能等公車嗎?這跟我現在選擇搭BRT去NOVA,而不願再開車進中區有啥關係!?回覆我的發言又不針對發言內容回應,只是想反對BRT的發言拜託也言之有物吧!你就繼續坐井觀天囉!
Huang Jason wrote:台中與高雄近20年來...(恕刪) 中區的尺度是行人徒步區,單車專用道的最佳尺度,因為日本人做的都市計劃想像不到現今的人口量,自用車的數量,所以若地主無意願配合改變(可能真的無意願,有辦法的,子孫都搬遷到重劃區住豪宅了,無意經營直接放爛,依行情出租又嫌租金太低,根本不缺那一點收入)所以很難解,60,70年代是中區極盛的年代,那時候的五權路就是市區的邊界,以外都是田,現在的4,5,8期也全是田,7期可能沒有水圳灌溉有維他露,達新等工廠,那個年代一般人不是騎鐵馬,就是搭公車,我沒說錯就是像擠沙丁魚似的公車,後來人们開始買得起機車,自用車,以後公車便慢慢沒人坐了.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居住,交通,工作,遊憩的需求必須給予滿足,當然城市便需要擴張,不但環境品質,交通建設必須照顧,工商發展,社會繁榮,就業機會也必須兼顧如此才能持續發展小時候高雄給我的感覺很大很好,比台北還好,大統是我心目中第一名的百貨公司,很訝異竟然連水電材料都有賣.也很熱鬧,但這幾年去過幾次高雄,感覺一樣很大,去布魯樂谷玩遊樂設施,不用排隊,玩漂漂河沒什麼人,感覺竟有些寂寞??沒想到過沒多久就聽說收掉了,夢時代也是超大,人潮稀稀疏疏,中午用餐,沒什麼客人,有點替老闆擔心,心想可能是非假日吧!!虛空幻滅 wrote:中區沒辦法都更及沒辦...(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