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各大論壇的藍綠(線)之爭,或是虧不虧錢、先搞好公車、BRT等等的爭論...
其實既然已經確定要蓋了...
等烏日北屯樹木遷移後,四月開始遷移文心路大王椰子~~
管線遷移準備在2月發包,動工後準備大塞車~~(呵呵好像還會有調撥車道呢,看看台中人會不會開)
機電系統也正在招標中,順利的話五月底可知道得標廠商...

所以我覺得...我寧願把心力放在尋找它有哪些優勢...讓它減少虧損...繼續發展公車~~
因為反對先蓋捷運綠線的人,往往總是把它說的一文不值...
我也認為先蓋藍線,但今日我想應該要有更務實的想法...

我覺得,對於平常就已經很懂搭公車的人而言,綠線無疑是個大利多,讓旅行時間大量減低...
因為綠線可以轉乘接駁的地方很多...因為市區段不少與文心路垂直的幹道,已經有不錯的公車發展~~

(別再提TTJ免費無用論,一年可能沒用,但沒人試過免費很五六年會如何...有先例嗎??)

G4有6100,55等公車,還可轉乘台鐵松竹站。據聞松竹站月台夠停自強號,台鐵說只要有需求就會考慮...嗯...
G6有58,82等。
G7有9、61等中清幹線公車。
G8可轉乘54到逢甲。
G8a有未來規劃的水湳BRT,鄰近西屯路有35及仁友西屯幹線。
G9不用說...中港幹線公車。市府特區。機電招標文件中,這一站的驗票機、出入閘門最多,想也知道為什麼。
(另外我要強調,G9就是新光三越、就是遠東百貨站!就算藍線蓋了,新光三越也是在B3跟B4/G9中間,怎樣都要走路,那我們何不宣傳G9就是新光三越呢?台北人願意從捷運市府站走1公里路到台北101,我相信台中人可以走600~700m到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再加上那邊有新市府大樓..."如果"新直轄市府規劃的好,那跟信義特區有多大差別?)
G10大業路,鄰近公益商圈、81公益幹線。
G11有56、75等公車。
G13可跟台鐵大慶站轉乘,73號公車開往南區、53號公車開往大里(光是大里運量應該既很殺了)...
以上這些公車大約都是10~20分就有一班車,夠嗎??當然不夠囉~~所以這是還要加強的地方...還有六年~~
如果班次再多一些,那接駁還不夠嗎??

相反地...藍線雖然本身運量很高,但是與它垂直的幹道...公車接駁...??我是覺得弱一點...

很多人說綠線沒人搭啦!先搞好公車啦!
然後又說"只有這一條捷運一點也沒用"...表示根本沒考慮公車嘛!...不就矛盾嗎...
對於會搭公車的人,他眼中會看到一整個運輸路網,而不單單只是那個捷運~~

當然對於那些從來不搭公車的人...一定會覺得我上面寫的那是什麼鬼...
會說"只有這一條捷運一點也沒用"的人,我敢假設您...一定沒在搭公車...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更多市民會搭公車...還有六年時間...
有人真的都以為捷運會跟模擬城市一樣蹦出來似的...

柵湖就別提啦~~還這麼多人相信給北捷蓋就會柵湖的鬼話~~
都還沒決標就宣傳那是膠輪?甚至還有團體把龐巴迪的車做成廣告發給文心路居民,要他們挺身反捷運...
甚至還把龐巴迪畫成雲霄飛車...墜入海中的嚇人手法...
最好是可以一模一樣...
綠線不是LRT...也不是什麼迪士尼...
如果招標結果是鋼軌鋼輪系統...
說不定通車時看到還以為是淡水線...只是車站小、月台短、車廂迷你...

中運量高運量也別爭了...中運量加掛車廂、加密班距90秒一班,運量就可超過高運量~~
而不要花大錢蓋了高運量系統,卻跑不到中運量水準...那才不好...


關於中捷...
太樂觀不好...但也不要永遠活在悲觀...

樂於跟大家討論,但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至於BRT...我也很認同它的功效~~
不過就跟有些人會迷信捷運一樣,我認為也有很多人會迷信BRT...
深信BRT是交通萬靈丹~~
BRT真的做的起來嗎??在台灣...
昂貴的BRT列車,若是頻繁在路上跟其他汽機車碰撞,這成本會小嗎?
BRT撞車了,然後司機被其他肇事者打(最近台北就有公車司機受害...)想看到這景象嗎?
號誌連鎖...說的容易,做的到嗎?
路線如何整併呢...買了專用BRT列車,佔用了一個車道...
台灣民眾難道能夠接受"其他路線"的公車跟汽機車擠嗎?
民怨的結果,說不定所有公車通通擠上去BRT....那乾脆只搞公車專用道好了...
先搞好公車...先搞好公車...公車不用停紅綠燈嗎??變成Bus Slow Transit...BST了...

如果BRT不由捷運公司經營....開放招標,萬一、萬一!得標者...巨X...仁X...
您會想搭嗎???
台灣需要BRT...但BRT未必能夠完美的成為捷運的替代品~~


最後...大眾運輸不是拿來賺錢的...
不過怎麼講...還是有人會把虧錢虧錢、民眾的血汗錢...拿出來放在嘴巴講...
觀念就不一樣了,那怎麼討論也不會有結果~~
高雄高雄...才通車沒多久就拿來說...

先搞好公車先搞好公車,那我們交通部做了什麼?
捷運蓋一條要500到1000多億...然後交通部說要發展公車!給150億給"全國"發展...
(做什麼呢?裝個LED、裝個智慧站牌、漂亮的公車亭、翻譯超爛的語音播報系統;增班?業者:NO NO NO!)
交通部還核准公路客運漲價...自己打自己巴掌~~
你們覺得...會搞出什麼名堂嗎?
文章關鍵字
柵湖那只是政治的攻訐罷了. 工程技術需要磨合,現在出包所以修好以後會更純熟. 柵湖只是再次證實已知的概念:整合才是最困難的.

台灣其實只需要一家捷運公司,就是北捷. 高捷的成立有很多南北因素跟政治因素.

我還是相信中部捷運由北捷規劃最好.

PS>那些'人民血汗錢'派的人應該會喜歡泰國,泰國連通往機場的高速公路都是BOT.
haowei71 wrote:
長期以來,各大論壇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