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一帶的房子有沒有未來性?


White bear wrote:
兩三年前買房的要沒賺...(恕刪)

真的是這樣~~~三年前的農16.美術館房價~~現在卻只能買到楠梓區
農16.美術館與楠梓區.....區域有落差卻只能接受漲上來的房價!

美術館一帶,小弟認為真正的保值住宅區,

是在美術館路跟青海路中間那,環境清幽,

美術館附近的建案,可以說是越往北越亂....

明誠路以北,有些棟距看到都心寒,

一棟比一棟高,後蓋的就把先蓋的景觀擋了,

個人現在已經不覺得美術館那帶OK了....


高雄未來重點感覺會向南、向東移,

南邊的205兵工廠用地,財團虎視眈眈,

東邊的文山特區已經炒的沸沸揚揚,

美術館.....見好就收吧

一些拙見 讓大家見笑了
berfect wrote:
美術館一帶,小弟認為...(恕刪)


都市化程度或土地整體容積利用率越高,土地才會更值錢,
台北市中正、信義、大安區房價長期遠高於其他區域最大因素就是
豪宅一級戰區的身分拉抬且都市化程度夠高,
但您說的類似現象隨著開發度提高難免存在,
所以泛第一排的建案或臨路中高樓層的戶別才會比較搶手,
美術館區對於建蔽率,臨路退縮,禁止騎樓,禁止增建等規範已經算全台灣重劃特區中最嚴格的,
尤其是臨路退縮的幅度一般市區中幾乎只有豪宅建案或國外各著名的高級住宅區會這樣規畫,
容積總量今年7月也即將修法管制,
所以棟距、人行道、建物退縮一致性問題已比巨蛋、農16或河堤一帶好很多了

美術館特區長期以來被高雄市政府當作最重要的示範社區,
從道路的退縮以及退縮地內圍牆線、人行步道尺寸、地下室外牆、突出最小建築退縮線、
人行步道設計、公有人行道共構、景觀性元素、植栽、鋪面和斜屋頂設計等
均是希望本區能有別於高雄市其它區域,
能夠與國外各指標社區相提並論

每個區域都有他的特色在,
做為純高級住宅區,
美術館區最珍貴的在於他的休閒機能、環境及市容,
地理位置上到南、北、東高雄都很方便,
周邊台鐵捷運、輕軌捷運、公車捷運興建或規劃中,距高捷R13,R14也不遠,
同等級建案的新古屋房價目前仍相對合理(新建案除外),
遠離南、北、東高的主要工業區汙染範圍且較無過度商業化影響市容及生活品質的問題


(配合鐵路地下化計畫,馬卡道路已修訂為10米退縮帶)
從地圖上看也可以知道美術館南邊範圍比較大,整體的發展一定比較興盛,尤其是沒有汽車旅館跟燒烤店,而且主要的知名店家也都在這區塊開店較多
哎 2009年那時候也是看衰高雄房價 也是相信某些人的話說會跌

加上那時候手邊沒現金 沒辦法入手 沒想到現在房子漲得亂七八糟

說不定等輕軌通車之後 到時候再把這篇文章翻出來看

說不定到時候美術館區的平均房價已經破30了
titiwader
你才是先知 平均房價真的已經破30了 不過是過了快10年 誰叫輕軌搞這麼久哩
Kanyil
已经破三十了...
我連大豐一路的屋子都能3年200變300
應該是有買就有賺
哀!不知道中古屋有沒有也跟著水漲船高
我也想買房子,不過壓力實在太大了!希望張金鶚教授是對的
高雄要求不高的話 應該還蠻好買的

我老家透天的 同一條街剛好去年有人買賣

聽說的價格跟我家二十多年前買的差不多.....
我93年住美術館當初認為安靜我不喜歡吵,只想工作累了整天回到家後可以在不受噪音干擾的情況下好好享受家的生活.當初所有周遭朋友都說生活機能差,當時我搞不懂開車到大樂不過10分鐘到家樂福也可以10分鐘之內到,還有人說這邊早期是墳墓,反正所有不好的都說了,當時我都不在乎,開車10分鐘可以到大賣場會算遠嗎?你又不是住在賣場裡,說吃的不方便但我覺得開車或騎車買個吃的都粉快差不了10分鐘,我才不喜歡家附近車流量多'回個家許多店面外都是人,馬路上塞車連想在住家大樓前臨時停車都不行,在這我可以在大樓前臨時停車先上樓換個衣服或回家拿個東西,等個5~8分鐘或久一點也不會被人趕或開單,若有問題管理是會通知,晚上睡覺還是粉安靜住戶人員素質高,醫生 律師 退休生意人 老闆 還有移民在外偶而回台看親人或度假人士,至少可以不用與鄰居交惡,以前每天早運動時人數稀少,現在可就越來越多,越來越不習慣的是馬路停車格不夠,路口自助餐人滿為患,時價登錄可以看見美術館第2排中古屋都賣到1坪21萬,當初多少人不認同此地房價,現在還是有人懷疑鐵路地下化捷運輕軌過後,還是無法支撐後續房價成長條件,試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呢?所以不希望他長還是他是神算劉伯溫,京城建設'興復發今年還飆出美術館天價,請問她們如此標土地是看現在還是看未來十年光景,20年前台北房價是多少美美履創新高時大部份人認為太高沒這價值,當時許多市區房價1坪15左右甚至更低可買,現在你捧現金是要當時的2倍以上,所以五年或十年後你在看此篇文章,再往後看看此時的房價20萬一坪該不該買,所已到時候30萬好像也要接受,我不是說他一定會漲到30,只是政府一向重北輕南.然而卻因如此造就台灣第二大都市擁有許多可以成長的空間與所需要的土地,台北早已看不見閒置土地,高雄市區主要幹道旁還看得見空的土地,建商養地私有地地主惜售,這不就像20年前台北一樣嗎?所以見仁見智,至少我認為建商把土地標創新高,那不就是告訴妳你想買他的 產品就得付出代價,所以限在不買將來他蓋好時周邊房價又得在往上拉升,有錢人是很多的,你不買是因為負擔太重,他來買是認為在台北一坪是這裡2倍以上,台北買1戶這裡可以買整層反正嫌錢多的是,就算不漲渡假也不錯.加油高雄向前行高雄真的變美麗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