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向清新空氣及不淹水邁進了一小步.....

masaei99 wrote:
你看到我特指那一塊住宅區的容積了嗎
我一直在陳述這整區未來照此通過就是個高容積的住宅區



masaei99 wrote:
他們改變的著眼點不是解決自己創造出來的問題
而是換種形態繼續掠奪


就算總開發面積的七成的容積率是120%~150%,就是你所謂的"高容積開發"
說了這麼多高容積開發,資本,掠奪...只是一昧批評
沒人說台泥有多偉大或多好,他是掠奪者無庸置疑
只是有人期待能把當地問題解決
我倒是想聽聽你對當地居民面對的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

masaei99 wrote:
你大概是國小老師吧
我錯字何在請告知

我曾做過的領域包含研發,業務行銷,專利,賣路邊攤,創業開公司...等等
但我不曾做過國小老師
我也沒說你有錯字

masaei99 wrote:
你家的地是你自己的
你要不要也變容積1000%的來賣
你自己的嘛,你自己作主~~~~
...(恕刪)


你是真看不懂還假看不懂
分區變更就要送審你不懂嗎?

masaei99 wrote:
你看過他們在拔河嗎?
還是你也希望他們拔河?
可這你就拿磚砸自己腳了
你不是一直認為他們開發得天經地義,無與倫比的美麗嗎?
...(恕刪)


沒拔河?
自己先去了解來龍去脈再來發表繆論可以嗎?
台泥早於民國87年間就提出環境評估要進行自辦重劃
但因環評審查一直未過,整個計畫案便一直拖延至今
市府依規要保留32%的公共設施用地做滯洪池跟公園綠地
台泥不肯就故意推拖拉至今,要不是現在有政治壓力,他還是持續推拖拉在做他的預拌混凝土~
拔河了13年還不夠嗎?


"開發得天經地義,無與倫比的美麗嗎?"
麻煩你找出我什麼時候講過這句話
如果沒有
證明你不只愛高調,還會汙衊栽贓
本來以為你只是自以為是愛唱高調
現在看來還是是太高估你了
唉~
至此胡言亂語不像"人話"
已不值得我回文

masaei99 wrote:真實是不會拔河的啦
你如果是小老百姓,你的地就真的變成基礎設施,不答應?會讓警察把你驅離家園的
你如果是財團,會被冠上祖上有德發展地方有功啊...(恕刪)


我是不知道你有啥悲慘經驗啦
為你默哀
如果真的這麼不信任政府跟討厭財團
可以到中央山脈去居住
那裡絕對不會被重劃也不會碰到財團開的百貨公司
慢走






你往柴山延線北中南看一下
單一棟的建築量體就已經把市容景觀改變多少?
日後柴山這一區全部蓋起來
你稍微想像一下就好
住四為主的單棟建築體就能搞出這般的密度
水泥廠整區開發出來是怎樣的景況

一開始台泥就打算搞出以商業區為主的變更
怎麼玩了半天還只是少部讓步
你還以為是政府或污染大戶良心發現嗎
還不是民間諸多團體不斷的發聲及給予壓力
如果民間默不作聲,甚至樂觀其成
早就過關了

別一直把偉業往商人及政府裡沒擔當的都委會身上堆
還是多為自己美好的生活環境多想想
小人物一人或許起不了多少作用
加入民間團體那些人還可能看到一點民間力量
現在這樣的"小修正"根本是換湯不換藥
離理想的狀態還很遠
我是不懂為這些人拼命出脫
不斷幫那些人辨解,我可以想像的就是基本價值觀早以與時代脫節

再看看等高線圖
地方會淹水與這地方開發與否是逆相關
在高位的空地變成滿滿的房子後
周邊淹水狀況更糟
原本生活直臨在山腳下就不太好
又不是緩坡,平緩的地方都拿來當建地,一點緩衝空間都沒有
當年建廠應該跟半屏山一樣挖去山腳
柴山原本礦區也有一些人工窪地
但對蓄洪應該幫助不大
保留更大的土地
把不透水的人工表面層去除或穿孔,才有更多的用土地蓄水的效益
單方面想在較高位的地方蓋房子,以為能解決水患是緣木求魚
想也知道日後樣貌

大家對建地容積的"創意應用"應該沒啥概念吧
一樣的容積管制背後
開了多少後門
才會導致建築規模莫名蓬脹
多了一大堆售坪
卻沒有便宜到房價
其中的鬼魅你們何不去瞭解
一直暢言多開發、不計量體合宜的那種腦子還是少用
背後就在於以債養債
問題債都是我們在背
利得只會歸於少數人
用我們的環境換來的

正反方先冷靜一下,不要吵了~

各自把自己的訴求條列一下,
這樣旁聽席才會懂


KC1976 wrote:
就算總開發面積的七成...(恕刪)
johnny7410 wrote:
無不敬之意如果這麼簡...(恕刪)

若是政府想作,就是這麼簡單。

看看勇哥,政府不是信誓旦旦說人頭戶很難查緝?
大選到了、國家缺錢,需要有人祭旗時,才剛好發現查緝人頭戶很簡單?一切都看政府的心態啦!

若是從中央到地方,不論藍綠,都向財團傾斜,老百姓最好別相信政府的文宣,認真的了解,高密度的土地開發,是否真的能改善空汙及淹水問題?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我先提個問題
若是這開發案能改善淹水問題>也就代表土地內有大範圍低窪的蓄洪池>驟雨時這片土地更加容易積水>這樣還能開發成商業區和住宅區?是要主打威尼斯景觀嗎?

kuoyuan1 wrote:
我先提個問題
若是這開發案能改善淹水問題>也就代表土地內有大範圍低窪的蓄洪池>驟雨時這片土地更加容易積水>這樣還能開發成商業區和住宅區?是要主打威尼斯景觀嗎?


蓋蓄洪池會造成周遭更容易積水?
這麼天才的論述我還第一次聽到

積水是因排水不良,蓄洪池的作用就是吸納來不及排掉的水以避免積水
不懂就不要亂批評吧....
這是個極其簡單的思考


A、反對強度開發(合理強度為何)

B、贊成強度開發(如計劃內容或更高,請論述,一直沒人願意講)

C、隨便(基本上這種想法也沒啥好論的)

D、解決水患(現況下淹水是淹廠區還是外圍鄰居?馬上就知道合理性)

E、解決空污(重污燃料、混凝土攪拌車流、生產過程煙塵空氣懸浮微粒)

F、地主的社會責任



其實大多數內文都有談到
只是贊成如數開發的一直不願講好在那?
(會解決空污,或許,會解決淹水?不盡然)
masaei99 說的我懂
也很同意他的見解

像美術館就是過度開發了
美術館除了第一排,及臨路三角窗的房間外
其他的房子窗戶看出去都是別人的窗戶
沒有view,沒有隱私,沒有陽光
連豪宅透天也隱沒在大樓中
這種生活品質實在不太好
但人們總會自我麻醉 "至少我住在環境最好的美術館"

農16那就更差了.... (除了房價之外)

沒辦法,現在是財團在執政呀
財團是選舉最大金主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拿了人家那麼多政治獻金
當然要儘量照顧財團的 "需求" 呀
那個政黨做都是一樣啦
最後只有人民可以救自己

要開發可以,
但不能過度開發
地真的需要修養生息
人也需要有喘息的空間
開發過度
就會嘗到大自然反噗的惡果

人民要做自己的主人去參與規畫也不難,
只要敢結合大眾勇於發聲,就會有效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但如果這區的居民是沉默的一群
就很容易任人宰割
KC1976 wrote:
蓋蓄洪池會造成周遭更...(恕刪)

我的意思是,若這塊地原先有設計蓄洪池,代表地勢低漥。
但若土地改以高密度開發,只會讓這塊土地的蓄水功能喪失,周遭不是更容易淹水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