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merfly wrote:
因為預算不足,
也只能到美術館農十六找房子,
再加上自備款不夠,
所以大多看預售屋,
也不敢買比原來大的房子.



Bimmerfly wrote:
美術館晚上還是很暗,
前面幾百公尺看不到房子~好可怕,
交通也不方便,
生活機能又差,
跟以前住的舊市區沒得比.

真不知道在漲什麼???





或許都是和大大一樣的無奈被迫買美術館的房子吧

錢不夠多只能忍受可怕的環境啊!

好心酸啊!買美術館附近房子的朋友真是值得大家一掬同情淚啊!

苦命人都被迫買晚上好可怕且生活機能沒法和舊市區比的美術館

再加上現今和大大一樣的苦命人實在太多

都被現實逼著去美術館買房子了

這就是漲價的原因啦!


等大家都有錢了

都買回鹽埕區便利的環境

紛紛搬出美術館農十六

供需反轉

美術館就大跌了














年代不同.選擇也不同..
不過我5年前不是因為沒得選才去買農16
至今還有2間中古大樓在其他區.是學區房產
當時買一坪20現30.但是5年來高雄各區也幾乎都漲5成了
所以不只農美區漲.高鐵區和新灣區更是
至於高雄為何漲?
以我今天要出差來回一日就能解決工作留大把時間休息陪家人
就是因為交通建設...

高雄的確今非昔比了
cjames wrote:
或許都是和大大一樣的...(恕刪)


我是老前鎮人,
瑞隆商圈週邊生活機能已經算前鎮區最好的幾個之一,
但若是以台北經驗的觀點而言市容環境是連新北市許多外圍且冷門的小鄉小鎮普通地段都不如,
台北市全區反而找不到農16/美術館這樣市容、環境、交通、學區、生活及休閒機能都能兼顧的選擇,
2010~2011年全高雄熱門區域中古屋都開始大漲的時候,
瑞隆商圈幾個剛完工不久的新成屋大樓建案空屋單坪尚且成交僅約7~10萬,
平面車位65~95萬,
已經算有重大建設賣點的新建案了,
其中最便宜的一案距離確定會蓋的一期輕軌一心站僅200公尺內(步行可達),
不是不想賣高而是無法賣高,因為鄰近面寬小於10米的地價行情普遍都僅10萬/坪上下,
以前鎮區為例,舊市區較普通的地點一年多前地價行情還是僅約7~9萬/坪,參考: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20111015/33739814
不覺得普通市區非特殊地段的入住門檻高在哪?

舊市區商圈所謂生活機能好其實有很高比率是建立在入住門檻低及生活品質的犧牲,
我認識的許多當地朋友也都是年紀稍長較有經濟能力後都考慮或已經舉家搬離,
停車位不好找、騎樓亂停機車、無固定人行道、主力且便宜的店面幾乎都是超過耐用年限的老透天,
隨處可見外觀屋況不好的老國宅、老透天、老公寓,商業機能通常只有主要幹道比較能支撐,
平均容積利用率偏低、社區老舊、電線亂拉、人口外移嚴重,土地取得成本極低但需求也偏低,
未來如果連商圈都沒落或轉移了,再加上文林苑事件後都更難度不斷攀升,還能有什麼支撐?
所以地價除了靠近捷運或特殊區域自然較難漲上去

文化中心算是許多老高雄人都較認同的公共設施,
第一排只有一個較有質感的新成屋建案(文化高峰會)可選,
剛開賣前幾年單價極低時,周邊發展已經算成熟了,仍然能賣這麼多年賣不完,
若附近是具有完整都市計畫的重劃區甚至特區,小環境較不雜亂,相信很多南高雄人也不會搬到北高雄

美術館區內道路寬,路燈間距小,住家密度偏高,區內店家已不算少且好停車,鄰近多個成熟商圈,
全區範圍不小,當然也有步行生活機能好壞之分,
例如西南區目前發展速度確實較緩(未來台鐵美術館站通車後相信發展速度會更快),
其他就算都停止開發也已經足夠了,
若是真要挑更便宜、商店更多且稍能兼顧小環境的房子,
當初應該選三民/河堤/巨蛋等一般重劃區中比較好的地段而不該選都審規範較嚴格的美術館,
人的心態有時會是沒得到的才是較好的,
所以除了價格外,自己家庭的真正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台北市的交通在馬英九當市長後改善了很多,除捷運陸續完工因素外,老馬開始要機車退出騎樓,重要幹道路邊停車格全部塗掉,最重要的警察開始嚴格取締,包括未戴安全帽,併排及紅線停車,騎樓淨空,不准有攤販佔用,及禮讓行人.台北市現在已很少塞車.但一水之隔的新北市這部份就做的很不好,而高雄我看到的是不戴安全帽的還是很多,佔用騎樓與違規停車的也不少,好在高雄車子沒那麼多,交通還算順暢.
我給個買房建議,若要在市區買房想要增值空間大,最好是買在特區或重劃區內,因為這些特區或重劃區政府已規畫好居住人數,馬路寬度,學校及公園綠地,排水,電覽地下化等,雖然初期這些地方生活機能不若老社區,但未來蓋好後的美觀及整齊性佳,增值效果遠高於老社區,台北三峽北大特區,三重集賢路重劃區,新莊副都心,新板特區房價都是高於只有一街之隔的老社區.再看看高雄的美術館,農十六也是如此,左營更明顯,以台鐵的鐵路為界,以東我小時都是田地,我退伍後開使重劃,現在鐵路以西的舊左營房價根本無法與以東的新左營相比
老自犬 wrote:
我給個買房建議,若要在市區買房想要增值空間大,最好是買在特區或重劃區內,因為這些特區或重劃區政府已規畫好居住人數,馬路寬度,學校及公園綠地,排水,電覽地下化等,雖然初期這些地方生活機能不若老社區,但未來蓋好後的美觀及整齊性佳,增值效果遠高於老社區,台北三峽北大特區,三重集賢路重劃區,新莊副都心,新板特區房價都是高於只有一街之隔的老社區.再看看高雄的美術館,農十六也是如此,左營更明顯,以台鐵的鐵路為界,以東我小時都是田地,我退伍後開使重劃,現在鐵路以西的舊左營房價根本無法與以東的新左營相比
...(恕刪)

非常有道理,且有同感!
特區真得相對保值且有發展性!
最近聽到親友想買房子的都是因為結婚.
高雄人有一部分會考慮接父母同住+努力傳宗接代
這許是大坪數7-80坪以上有不少人接手的原因吧
我原來也不是太看懂這些大坪數高級大樓是賣給誰啊
畢竟印象裡南部人愛住透天
會有多少人願意花2-3000多萬買大樓
可是大坪數卻不是乏人問津
從5年前我買大坪數後發現大家都不出脫的
以我自己來說住慣80坪後只會很想換百坪以上又有景觀的
這也許就是習慣慢慢改變了
Bimmerfly wrote:
你說的我怎麼都沒印象...(恕刪)


呵呵
就別在我面前提*老*啦!
我認為高雄的中古屋房價在去年還是非常合理的
我鼓勵員工前幾年快買房直到去年第3季都還好
但是現在發現中古屋好像有點開始飆價了
當時沒買現在才想買的人說已經比1年半前貴了許多
中古屋原來幾乎都只有8-10萬
現在居然一堆開價13-16萬的
那我想應該買16-18萬的新屋比較划吧...








簡單的來說
就是 "高雄 正在改變"

安妮美黛子 wrote:
常有外地人問我這問題...(恕刪)

安妮美黛子 wrote:
呵呵就別在我面前提*...(恕刪)

安姐,四十幾還好啦.
現在不容易找到16-18萬的新屋了.
中古的也有30w/p的.

再漲的話,搞不好得延後5年退休,
不然就多吃幾包泡麵.

"行政院主計總處30日發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統計為1.54%,較原本預測的3.26%,一口氣大幅下修了1.72個百分點,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直言「有些意外」,「最大的意外是民間消費為什麼少掉這麼多?!」"
~繳房貸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