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買房的時候 都是怎麼評估的呢?

我個人偏愛買了一個「能出租出去的」房子租出去
然後自己想搬哪裡住就搬哪裡

以租換租
akina1123 wrote:
小時候住橋頭五里林
我覺得很好
沒什麼好丟臉的
我猜F大只是回應白熊大
應該沒有惡意

White bear wrote:
不要這麼生氣,我想他只是回我寫的“甚至看到橋頭新市鎮”吧。我會這樣寫只是因為那裏離我活動,預設的區域太遠了,完全不是我熟悉的地方,照理我不會看房看到那邊去。

感謝A大及北極熊大對我發言內容的體會瞭解,感覺非常窩心溫暖,感恩.
我不住高雄所以不熟,但是我買房考量:
1.坪數:適不適合家庭成員
2.地點:離市中心距離、附近生活機能、便利商店&大賣場&傳統市場&醫院、附近是否有公園
3.交通:附近是否有捷運、開車動線是否方便
4.建商:房子品質、建商口碑
5.房價:我只要求合理房價,既然是自住,能符合上述需求,價格只要能夠負擔,就不是我的第一考量。

如果要我排序,建商>地點>房價>交通>坪數,供你參考。
Juliannayating wrote:
因為現在的租屋處再2...(恕刪)


量力而為最重要啦~
Juliannayating wrote:
感謝豆大的經驗分享。(恕刪)


你老公是對的

地段好 易漲 難跌

就實價登錄參考 慢慢加一點
公務員 wrote:
版主真的不需氣餒小弟(恕刪)


非常感謝公務員大哥溫暖的打氣和經驗傳授!!
也恭喜你們在高雄找到屬於你們的房子!!
孬豬 wrote:
你老公是對的地段好 (恕刪)


真的非常感謝版上各位前輩們的不吝分享與指教
每一個回覆我都有認真看也會再思考我們看房的策略
如果我們選擇買在我們喜歡的地段又有預算上的限制
那麼在其他部分(比方說:坪數、格局)就要有所取捨

這是小妹在這裡第一次鼓起勇氣發文
也沒想到可以獲得那麼多前輩們的經驗分享
很多時候看事情的角度會因為某些執念而過不去
但是如果有人點出來時候就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原先那些執著的點是否值得
再次感謝素昧平生的大大們的指點與鼓勵

祝福大家在驚嚇連連的2020都可以平安健康
也希望我們早日可以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謝謝大家~
Juliannayating wrote:
因為現在的租屋處再2(恕刪)


衝動吧,採光好進去覺得舒服就對了,
其他的我都不太講究。
Juliannayating wrote:
我自己是不希望把買房的預算一直追高然後犧牲了其他基本的生活品質。老公卻比較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的支持者,他覺得那個位置比較好,再多追加一點預算也是划算的....


你老公的想法確實沒有錯
買房永遠是地段=支撐
一間爛建商蓋的爛房子 擺在好地段 一樣有人要 價格會比行情低一些但也不會低太多
一間好建商蓋的再好再精美 擺在爛地段 也不會有人想去買
當房價走跌的時候 就知道誰強誰弱 很明顯
我也是屬於捏著往好地段買的那型
如果真的買不下手或家裡需求坪數真的需要更大 預算不夠
才會退而求其次
【價錢】是我第一優先考量的,這樣子就可以過濾很多選擇。沒有足夠的資金,硬上很危險。
買房子最怕買到最高點,但我已經三十多了,等不到房價跌的時候,也差不多該出手了。

【地段】是我第二個考慮的因素,要住哪裡?隨著我在不同的年紀有所變化。
最早是希望買在公司附近(地段價格還行),後來變成我家附近(地段價格較貴),現在則是兩者之間取一個平衡。

前兩個比較重要,後面的則是慢慢看、慢慢找,把不要的過濾,直到出現你覺得可以的房子。
買房子的確需要一些衝動跟運氣,去年我也差點買了一間房子,但父母勸阻了我。
價錢是個大問題之外,格局雖是2+1但很小。
買之前可以找親友幫忙看看,像我就很容易被人唬住或是太相信別人。
售屋人員跟我說「這是現在才有的特別優惠,錯過就沒了」,這類術語我很容易相信。

【格局】我沒女友也不妄想娶妻生子。對我而言2房2衛或是2+1的格局就夠了。
可以的話當然希望是間間開窗。

【需求】有的人希望附近要有捷運、明星學區、商圈、公園等等,這些我倒是不在意,只在意附近有沒有大醫院。至於車位原先是不打算買的,但不買車位又虧,強迫買機械車位我也不想要,所以要找便宜的平面車位。

最後,我鎖定了【價錢】+【我要的位置】+【2房2衛或2+1房】+【醫院】+【平面車位】。

另一個重點:新屋?中古屋?

中古屋我也看過但覺得太貴,倒不如買新屋。這是我的想法。

至於建商,對於那些●●建商能避就盡量避。但這就跟買車一樣,除了幾個廠牌之外,支持各個廠牌的親友都有。A沒買到T牌的車王覺得T牌不錯,B買到T牌的車王自然再也不敢信任。以往也有人買百萬進口車卻是台車王的新聞。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