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想再請教一下,關於主機板的價格與用料品質間得需求導向與購買時心態的問題

G-PLUS wrote:
原價屋、欣亞報價都是...(恕刪)

感謝告知~~想不到原價屋和我這(台南) 華擎主機版報價差那麼多...
看其他ASUS主機版報價兩邊是差不多的阿...
華擎的報價竟然可以差到快1000

P55 PRO/USB3 差不多附和我的需求 (列入考慮)

不過 我更喜歡ASUS P7P55D-E LX 的配置 一條pci-e 2.0 x16就夠了
其他大多是兩條 我只用一張顯卡 多一條不知道做啥
反而LE這款 pci-e 有4條 更可以讓我容易裝電視卡擴充..

而且我覺得SATA橫躺式的接頭 很難拔 目前使用的主機版ASUS的就是橫躺式
當初選他也是看上橫躺式SATA接頭 不會防礙到顯卡 但實際一用 覺得好難拔

現在LE上的SATA 直立式接頭 也不會檔到顯卡 ...
所以更喜歡ASUS P7P55D-E LX 主機版上的配置....
不過價錢..也比華擎P55 PRO/USB3貴了1000多...

--
是說爬文 華擎主機版有自動開機的問題
不知道P55 PRO/USB3 會不會也有這樣的問題??
是華擎的都有...? 還是只有特定型號主機版才有?
有人說Bios裡面設定就可解決 但也有人說改設定後問題還是一樣 ??
不知道這問題到底解決了沒有呢 ?
除了雙顯卡外也可以拿來插RAID CARD(雖然DT版的支援度比較弱XD

橫躺式的接頭要機殼夠大才好用
如果主機板介面沒什麼大幅變動(或必要性),我傾向於使用上一代的高階板,若找得到,價格也便宜許多。
當初買微星白金板,送風扇市價約1600元,這塊板應該找不到了(後來單板不到4000,那其他中低板賣個屁)。
高階板設計應該比較周全,當然也要看使用者,至少我不會嫌微星白金板。
game999 wrote:
感謝告知~~想不到原...(恕刪)

所謂sata橫躺式是什麼意思?不太懂,請教依下^^""
這就是我的style&Re-mess
namie218 wrote:
所謂sata橫躺式是...(恕刪)


就是與側板平行,拔線不方便,但整線漂亮,比較不會擋到風的流向。
remess wrote:
真是不好意思,小弟這...(恕刪)


1、主機板上的用料好壞,除了有利超頻之外,還有什麼優點呢?
A:用料好.耐用.比較不會很快壞.用的久.

2、若對於只有一般用途的人來說(例如:打打電動、上上網查資料、聽音樂、下載東西、繪圖軟體等等),會需要用到很好的主機板嗎?
A:不用.買一般用料好的就好.沒超頻.沒用SLI.沒用RAID跟本不用.買一般的就好.夠自己需求用就好.(要了解自己需求)

3、大家當初在組裝電腦挑選主機板時,若不超頻,用電腦的用途也只有上面我說的那幾樣,是否會刻意挑貴一點的用料好一點的主機板?
A:同上面2的回答.

4、大家之所以會挑這類高貴又用料好的主機板,除了為了應付超頻外,還有什麼原因?
A:超頻.SLI.RAID.還有所渭的爽度.跟耐用.效能....等.還有就是我用的是高級貨==>不過1年後就不高級了.

5、有沒有那種只是為了滿足內心的爽度而買中高階用料好的主機板?
A: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應該不少.一樣米養百樣人.很多人是想貴就好.其實很多功能都不會用到.他還是買.爽....


不知道這樣回答可以嗎?不對別砲我.

卡巴斯基 wrote:
如果主機板介面沒什麼...(恕刪)

兩次在原價屋造成瘋狂搶購的P5B Premium跟P5Q Premium我都有買,
雖然已經不是主流規格,
不過跳水的過氣高階板也不貴,
當然用料都有一定水準。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給樓上的大大
"不過你要有個觀念.買高檔主機板跟買低價主機板.要壞的機率是一模一樣的.不會因為用料好.就不容易壞."
你這句話不太對喔,高檔的主機板和低價主機板要壞的機率是並不是一模一樣的.
今天我來解釋一下吧,在某大廠品保待了三年??我可是在某大廠待了十年維修主機板的工程師.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晶片規格做出來的二個不同的牌子,來分個A,一個B好了,A要價4000元,B要價3000好了.
為什麼有這一千元的分別呢?
光PCB的廠商台灣一,二線的廠商至少就一,二十間,就是有的比較好,但有的用了沒多久就容易發生貫孔不良或線路燒毀的.<這可能和PCB的材質和洗板的過程所使用的所有工具,方法都有關係.就像你在路上買的雞排,雖然做的方法都一樣,但雞肉的來源和炸油的材質和時間都不同,所以吃起來味道也不同的>
再來除了CHIP,DIP的元件,CPU座,PCI-E,DDR,SATA座,HDD座等等你能看到的元件,也有好幾間的廠家,當然價格就有不同了,好一點的耐用,CPU座內也不容易擴孔,電容還不會爆等等,當然也有價錢的分別.
有的SMT元件和CHIP利用表面黏著技術打上去的時間久了一點就給你空焊.
還不包括日本廠商和台灣廠家的分別,你說價格有沒有分別??再來說說A,B廠家RD的功力好了.
RD說穿了就是看誰會用公板,套套零件的功力.比如,INTEL公佈了一個CPU的腳位,及工作電壓等等,這個在INTEL網上都有得查,但是是原文<英文>,好比說是個1.2V的電源好了,這時各間RD就是在比誰能用最少的零件達到最大的穩定的效能,比如A公司的RD要用到30個零件<包含電阻,電容,電源IC,二極體等等>當然用的多成本就高囉,而B廠的RD卻要用到40個零件才能完成<而且做出來後還不穩定>還會常發生超頻當機等等的問題.如果真的設計不好還會讓電源部份常燒,甚至還把CPU也燒掉了.
當然其它的功能設計也是如此.所以RD在各間公司都是公司的寶貝,因為除了設計機板之外,功能強的RD,因為設計所使用的零件少,相對的也是替公司省錢.
所以這一千元的差別,在主機板上的分別除了用料的分別,還有公司的品牌的口碑<這點是要用時間來建立的>
再來就是RD的智慧,和售後服務.當然如果買到的是想建立公司形象而捨棄較大利潤,那就是使用者賺到了.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還要看運氣.再好的主機板公司也有"機王",會讓你修到吐血,再不好的主機板廠也會有用的久而沒發生問題的主機板.
以上是我個人的小小淺見,不針對任何一間主機板廠喔.
再來機板價格高必不代表料就一定用的好,相對的便宜機板也不代表料不好喔.
自己本身也是在板廠的~可以告訴你那些打著軍規級的用料~都是來騙錢的

軍規級的難道就不會壞嗎?別傻了~買3C真的是看運氣~買到籤王~軍規級用料照樣壞

真要買用料好一點的~我只覺得有全固態電容的就真的很好了

別再相信那些打著軍規級用料就傻傻的買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