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大概在去年吧∼
我買了個滑鼠墊air pad pro iii,
有次我帶滑鼠墊到公司用,同事紛紛不解我為何特地帶了這個東西來∼
左問右問的聽到了這滑鼠墊的價格後,無一不紛紛感到震撼....
滑鼠墊這種東西為什麼要花錢?隨便那種送的不就好了嗎?
「拿張影印紙不是也一樣效果?」
然後我就被這麼的冠上了奢侈鬼的名號...(雖說不是第一天了),

當你感受不到滑鼠指標為什麼在慢速移動時會抖動∼
當你感受不到滑鼠指標為什麼會突然瞬間移動∼
當你感受不到滑鼠指標為什麼不能夠如你意的自在滑動∼
當你感受不到滑鼠指標為什麼不能夠精確的控制小範圍動作時...
...我........我真的好羨慕你們...
(再不,你的器材真的是不錯的!)

幾個朋友都無法理解為什麼我能夠在指標設備上頭花那麼多錢∼
坦白說,我真的很羨慕他們............................
(我也不是很願意花個幾千塊買滑鼠和鼠墊啊)

我一向都認為當你「所接觸到的」設備不好用時∼
縱使電腦再好再快再威,也是枉然∼∼

好的,扯遠了
我先講講軌跡球吧!
kensignton歷代軌跡球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根據維基百科上頭的資料是指出說,軌跡球的發展比滑鼠來的早。(喔爺!)
而且有趣的是,軌跡球常出現在一些專業工作站或是軍事設備~
主要是因為軌跡球比滑鼠更耐久、更適合緊急操作、以及更為精準輕鬆。(喔爺!又贏了)

Wikipedia上的軌跡球滑鼠頁面
很囧的是,中文頁面的資料實在是少的可憐~所以我順便補英文維基百科的資料給大家!
TrackballMouse


不過.....
有趣的是,既然軌跡球這麼的"很好很強大"
那為什麼現在滑鼠的市佔率遠遠遠遠遠的高於軌跡球?
而且製造生產軌跡球的廠商也幾乎死光光了?(目前可以說是只剩下Kensington)
為什麼呢?你說說看啊?(我...我..............我...我說不出來)
是啊,坦白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連我自己用電腦這些年來,也還真的是沒用過幾次軌跡球哩@@

來一些滑鼠與軌跡球在握持的情況給大家看!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在移動滑鼠時,你是移動你整個手腕/甚至手臂。
(圖中的黑色手腕墊是我自己提供的,不包涵在這次的任何測試品中)
以比較標準的方式來說,使用滑鼠是以"手腕"為軸心
然後整個手掌做左右/前後的移動~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然而軌跡球呢,在這邊可以看到我們整隻手是都固定的,然後用著食指與中指(甚至還有拇指)來操控


我們用想的就好!
你想想看,倘若使用久了~用哪個設備的手會比較疲勞?
你想想看,當我們要以「精準」為前提時,你認為哪個設備可以有比較好的精準度?
也就是這樣,所以才會有這篇文章的誕生!

幾個月前,我的mouse掛了,當我在尋覓個更好更強大的滑鼠時∼
我突然想到,好像....我現在的設備其實還不是那麼的夠精準
左找右想的就覺得..好像也該是換用軌跡球了!?

接著,這兩包軌跡球就出現在我家門口的垃圾桶了!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哪有用這種百年爛梗的啦!飛踢)
好吧,反正我也不知道這兩顆軌跡球到底是哪位善心人士拿來的(還玩這梗?)
既然有新玩具,那我們就來個EASON式的熱血測試吧!!(燃燒ing)

首先,是Kensignton Expert Mouse 軌跡球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所謂的Expert Mouse,指的就是「專家版滑鼠」!
一整個好秋條啊!完全就是無視於滑鼠的存在~(插腰)

這次拿到的是日本限定版的白色款Expert Mouse,他也還有黑色款的!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裡頭東西很單純:組合式的手腕墊、本體、與PS/2轉接頭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USB插頭的設計性是我考量一個商品其設計完整性的一大要素
而EM軌跡球,設計的還算不賴~有及格!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兩顆軌跡球的底下都有這塊泡綿墊保護,以避免在送貨搬運過程中球體與本體之間的傷害~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底下很單純的只有止滑墊與手腕墊的組合孔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手腕墊基本上我覺得是必需品!
畢竟長時間使用下來舒適很多~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4個實體按鍵,加上組合鍵總共可以達到六個功能按鍵的設定!
還有就是旁邊那一圈黃黃的好好用Scroll Ring~
粉紅色的小點是支撐球體的東西,我也不知道怎麼稱呼它
以及讓我很失望的光學感應器......(我最低的標準是雷射感應器啊..哭..)

球體本身就像上圖一樣,還蠻大的其實@@
我本來以為大概是大彈珠的那種尺寸~但尺寸大概像一球進口冰淇淋那麼大!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Expert Mouse軌跡球有搭配一個很手腕墊
在使用上感覺相當舒服~
但是,不知道怎麼搞的,這東西在組合上相當麻煩.....
裝的部份很難裝、要拔也不好拔~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我在不同地方使用,帶著拆拆裝裝的~
沒幾次兩個卡榫就都斷了...............(拍了照片隔兩天就斷了另一個卡榫)
基本上,這應該不是我太粗魯的問題~因為他的卡榫"本來"就很緊...
我也很小心的拔,才幾次就把兩個卡榫都弄斷了~其實他根本是設計你不要拔下來的吧??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剛剛前面有秀過這張照片了
現在再拿出來講解應該不會被罵偷懶吧?XD
四個方向各有一顆按鈕
左下角的為一般的左鍵,右下角為右鍵(預設並沒有中鍵)
(測試左右鍵是否能更改)
左上與右上也都可以自訂
同時按住左右兩鍵又可以有額外的功能,左上與右上也是一樣~




你知道嗎,我在剛用EM軌跡球大概10分鐘後
我告訴我朋友們~「這東西好用到我快哭了!」
而最大的原因就是Mouse Works這套驅動軟體!!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一般多鍵式滑鼠都可以自訂按鍵的功能對吧!

MW當然也可以!而且更好更強大!!
除了一般的設定外,還可以新增組合鍵的功能(按下advance進階模式即可多出這些東西)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老樣子~他可以指定說按鍵4在Google瀏覽器是上一頁,但是在一般Windows環境卻是檔案總管之類的功能
就是可以對個別按鍵做全域設定、或是對"某幾個"應用程式做個別設定~


每一個按鍵都可以自訂其功能,基本的就是左鍵、右鍵、單點雙點、按住拖曳等
不過當你選擇了"其他功能"時................他就會跳出下面這個畫面....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我看到這個畫面時我傻眼了~
我完全沒想到他的自訂功能可以這~~~~~麼多!
從最常見的各種點擊方式、捲軸、EasyLaunch(快速執行指定的程式)、選單、鍵盤輸入、彈出式選單、多媒體控制、網際網路控制、指標移動與其他~

光是在這個地方我就快暈了
「會不會太強了一點?!」

好,點開那些選項的子選單看看.....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你們自己看吧.....MW提供可自訂的功能實在多到大爆炸
要全部介紹其功能並加上應用的話.....我想那又是另一篇文章了@@



底下我抓幾個比較特別的功能來說說~~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第一個是組合鍵!
這是我最常用也是最喜歡用的,雖說MW的原始設定裡頭有很多是可以取代的~
但是我還是比較習慣用自訂的快速鍵~比如說Ctrl+W、Win+D......的那些基本功能~
(這邊補充一下,他可以自訂很~多按鍵。你可以設"1+5+Ctrl+F4"諸如此類的胡亂設定都不是問題!)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再來是文字輸入!你可以指定特定按鍵在特定程式下可以直接鍵入你先前所設定的字串或文字
這部份我不是那麼的常用到,但是我可以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會有需要!!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彈出式選單!
嫌按鍵不夠多?可以選擇的功能不夠?
別擔心,在彈出式選單這邊預先設定好你要的功能(就是這裡頭全部的功能都可以作成選單),然後點選!
你就可以執行任何你想要做的動作了!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EasyLaunch算是Kensington搞出來的小花招~
很簡單、很實用!白話的說法它這就是「捷徑」!
你可以在全域設定把他設定為Word、然後在Word底下再把它設定為Excel~諸如此類的..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多功組合鍵!
把一個按鍵變成Ctrl+左鍵、Shift+Alt+左鍵按住、!#$︿#*$$%︿i
玩法一大堆~可以說幾乎各種軟體可以用到的功能它全部通殺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這邊就比較單純了~
相較於按鍵超豐富的可自訂性
在SR轉環沒有可以自訂的功能實在是讓我有點失望@@
就只能夠單純的選擇轉轉的速度而已
(當然,一樣可以針對不同程式有不同的速度!)
我舉大家最常用的,網頁捲軸這例子
以往大家看網頁,如果網頁很長,大家勢必就是食指一直在滑鼠滾輪上頭捲捲捲捲~
而EM軌跡球呢~你可以用你的拇指、食指、中指、甚至是拇指+中指的精密捲動
相較於傳統滑鼠滾輪,Scroll Ring使用起來比滾輪來的更省力、更舒適,而且更準確!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這個地方式讓我飆眼淚的第一關卡!
最上面那個是調整指標移動速度,一定都有的東西~
最下面那個是指標移動的「加速度」,就是當你快速移動時,指標就會更快的移動!這東西也是原本就都有的~
中間那個我看到就快哭了!那是指標移動的「減速度」!!
也就是說,除了一般的快速移動外~它還提供了你慢速移動的精準定位!
我哭了!!為什麼以往從沒有再其他的設備上看過這種功能呢!?是我太孤陋寡聞嗎~(淚)
這才是專業級的產品啊!!(誤)
(你看看右邊~)
而且還可以有如此專業的移動加速度曲線圖,我先擦擦我的眼淚!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我又哭了~~(擦)
這邊,一樣可以作全域設定,或是針對某軟體設定。
第一個是選擇後自動移動指標到「確認」鈕上。不稀奇,win早已內建!
第二個是在「按住某一功能鍵(或是組合鍵)的情況下,緩慢移動你的指標。」
啊啊啊啊啊啊啊~~~為什麼有這麼美妙夢幻浪漫又有情調的功能啊啊啊啊啊~~~
你指標移動速度都是跟一般一樣,但是當你要作精細的移動/調整時,你就可以按住你預先設定的鈕,來降低指標移動的速度已達到更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第三個則是搭配某一功能鍵(或組合鍵)來啟動「正交」的功能!!
我哭了again~雖說現在我不再畫CAD,但是這東西真的是好實用啊啊啊啊啊啊啊~~~
當你按下了你預先設置的功能鍵時,你的指標便會鎖定住其餘的方向,讓你只能移動單一X軸或是Y軸!
也就是說固定了你的移動,不管你怎麼動,指標就是只會垂直移動而已/或水平。一整個超級進階的夢幻功能!
可以應用到的地方很多、很細、也很專精,而且有趣的是這功能不是絕對必要,但是只要會用到,就絕對方便~

真的啊,不是我要幫廠商護航
而是這些進階的功能其實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我相信各大廠要寫出具有這一類的驅動程式一定也不是問題!(暫不討論專利的問題)
但是為什麼都沒有品牌做出這種功能呢? 這是種很小很實用的功能! 我相信這東西絕對不是多數使用者會用到的東西,但是對於有此類需求的使用者,他們絕對是非常樂意且快樂的接受這些東西的!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第一格,講的是連按兩次的速度。是最基本的~
第二格,講的是「按下組合鍵的速度」。誠如我剛剛所述,MW這套驅動它具有組合鍵的功能,所以在4個實體按鍵可以產生6種不同的功能。但問題就來了!每個人按下這組合鍵的速度並不一樣,有人可以近乎同步的速度按下1與2鍵,但有人一起按這兩個按鈕卻會有不小的時間差~
也因如此,MW提供了讓你自定按雙鍵的速度/時間差。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查詢查詢
Rest Reminder
這....坦白說我並沒有測試到這個地方.....
但是他是說....當你工作一定時間後,MW會提醒你要休息!
休息了一段時間後~他會再提醒你要工作.....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功能~~~~~~囧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這邊則是很單純的顯示目前的一些重要設定、按鍵測試與版本資訊等




好,EM軌跡球與MW驅動程式在這邊告一個段落
其實大家可以想想看,我們多數人從"第一次用電腦"就是使用滑鼠的
有什麼理由要來使用這個使用體驗完全不一樣的軌跡球呢?
坦白說,大家以往使用滑鼠的時候是手掌握住滑鼠、用手腕移動、用食指/中指點擊按鈕;
而這次的軌跡球呢?則是拇指點擊左鍵、食指/中指(甚至無名指)轉動球體、小指點擊右鍵~
使用習慣完全不一樣,以往按右鍵的食指現在變得很詭異的不知道怎麼辦,甚至會把左上角的按鍵4當成一般左鍵在按@@
我在剛拿到這軌跡球的時候,試著不去看任何的說明
而第一次使用就是這樣~找不到左鍵啊!
沒辦法,這是一種已經太久太久的使用習慣,哪有可能說改就改的!?

然而這次的測試,我給它狠狠的測了半個月還超過~
其實就真的是要強迫自己習慣這東西,畢竟,我不希望這篇文章是因為「我不習慣」而得到任何奇怪的結論的
好,那現在呢?我覺得這碗糕怎麼樣?
Kensington這款Expert Mouse軌跡球,是個接近完美*的產品!
假設沒有別的軌跡球可以選,我絕對不會再買滑鼠!我絕對是買Expert Mouse這款專業級軌跡球。


以我自己來說,我最要求的就是在修圖的精準度與移動方便性
軌跡球可以讓我有以往滑鼠使用體驗上很難得到的精細移動準確性~
就像是我在拉捲軸、拉曲線、調整參數等等,一般上很難做出那些細膩的調整,而軌跡球卻能夠讓我用上三四根手指來精準的移動我所需要的那些位置和距離。
當然,剛剛上面所說的慢速移動跟X/Y軸移動等的,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別忘了還有美妙的"鎖定拖曳"啊)
一般使用,當然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雖說我在滑鼠上並不是長時間持續的使用,但縱使是換到了軌跡球平台,我使用仍然是很輕鬆方便的!
畢竟軌跡球只動你的手指,當然不會像滑鼠那樣的疲憊嘛

同時,我把軌跡球拿給老媽用
電腦年齡沒有一年的老媽在我教她使用方法後得到了個很妙的結論~
簡單說,假設都是第一次接觸,她覺得軌跡球的使用是比較直覺易懂的!
而這點也是我這幾個禮拜以來一直跟朋友所說的~「比滑鼠更直覺、更舒適」
但是......大家都已經被滑鼠給制約了,要轉換跑道...似乎不是那麼多人可以接受的吧?!

*:之所以說"接近完美"是因為他實在很討人厭....
有著超強的驅動程式後援,人體工學與按鍵配置等設計的也都很棒,scroll ring轉環也方便易用~
但是,它的感應器是一般的光學感應器.....準確性真的就是輸了雷射感應器..
而且這個scroll ring轉環它....不是你轉它就會有反應...而是像鬆脫的開關般,得轉動一定程度後才會開始有反應
對這點我真的~非~常~感~冒~
因為SR轉環並不像一般滑鼠滾輪是有段式的一格一格轉動,SR轉環它是無段的那種
在這次非常棒的體驗下有這種類似瑕疵(或者說不夠精準)的小蟲子兒出現實在讓人感到很懊惱@@



在Mac環境下
使用的一樣是MW驅動,而且這是目前的最新版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按鍵主設定的部份不如win上頭有分一般模式和進階模式,這直接就是給你有組合鍵功能的單一模式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按鍵可自訂的功能,不如win的那~~~~~~麼多
但是也還算夠用了~(謎:為啥不能多一點?)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一樣有可以搭配的組合鍵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以及可自訂的按鍵組合~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第二頁一樣是可針對不同程式設定不同轉軸速度的scroll ring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第三頁一樣是雙鍵點擊的時間差設定~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科科~移動速度、加速度與減速度一樣都有





*****************好的!!!*****************





沒錯!
我寫了大半天,確實還有另一個東西還沒講~
就是Kensington的新產品! SlimBlade Trackball!!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啊啊啊.....好刺眼.........)


科科....這碗糕可更有趣的呢!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Kensington SlimBlade Trackball
基本上,它跟Expert Mouse沒有直接關係
SB可以算是一款完全獨立出來的全新產品(看看官網的歷史圖就知道)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包裝的部份相當簡單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打開之後更是...簡陋?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就這樣@@
連個驅動光碟都沒有?
難道這碗糕不需要驅動?
事實證明,是要的!
沒有驅動的話,就只是最基本的雙鍵功能而已....其他啥都沒有
更沒有給你直接明確的下載位址@@
官方沒給的,Eason我給!驅動程式下載頁面(聽起來就很威吧!XDD)
不過有這個~SlimBlade Trackball官方導覽影片可以參考參考

從外觀上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硬體配置"的部份跟EM軌跡球是一樣的!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我竟然拍出這種照片.....嘖)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掛著slim並沒有讓整體尺寸變小,只是單純的扁了一些
球體尺寸一模一樣、整體大小也相近,按鍵的大小更沒兩樣~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球是一樣大的(推眼鏡)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線材的部分非常妙!
感覺就像是進階級的線會用的東西~線材的外層硬是給它多上了一層布
質感滿點啊啊啊啊~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插頭呢~設計的更是簡潔優雅
跟主體一樣,很極簡的設計風格!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一樣,都有個避震墊來保護球體不受搬運的損傷~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不過非常非常非常可惜的是
SB軌跡球並不提供手腕墊,縱使他的身體比較扁,比較沒有手腕的負擔
但怎麼說還是有個手腕墊會舒適的多!所以我都還是拿著我的御用手腕墊來輔助測試~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這邊這邊這邊~~我一整個大心啊!!
看到沒看到沒!雙雷射頭感應器啊!!!雙雷射頭耶~(撒花轉圈圈)
一個感應球體的X軸移動、另一個感應Y軸移動
光是用想的,就覺得精準太~多了啊啊啊啊啊啊....


眼尖的朋友應該發現它與EM相比,似乎還少了個Scroll ring啊!
科科...
我跟你說吧,原本的EM軌跡球是做上下左右的XY軸移動對吧
而SB軌跡球除了原本的XY軸,它還更多了「旋轉軸」!
也就是說:「EM軌跡球轉的是旁邊的環,SB轉的則是"整顆球"!」
這個部分,我只能說「好美妙!」
還有另一個更妙的地方,當你在旋轉SB的軌跡球時,它會發出dididi的小聲響
感覺就像是繼電器的聲音,而這聲音剛好就是你控制滾輪的一個定位聲~不大聲不吵人,但是剛剛好你可以聽到
(EM軌跡球的scroll ring旋轉的是實體裝置,所以自然也沒有/不需要做出這種電子音效之類的東西。還有,Scroll ring它是無段滾輪的類型!)


在一開始我一起使用這兩個軌跡球的時候
我覺得其實舊式的Scroll ring比較好用~因為你在移動指標的時候,你可以「分開來」轉動轉軸
(就像是滑鼠移動跟滑鼠滾輪兩者並不互相干涉一樣!)
而SB軌跡球在轉動轉軸時,其旋轉的是整顆球~所以你原本滑鼠的座標一定多少都會偏掉

不過在用了這些日子以來,我發現「那只是習慣問題」!
我現在可以用一隻手指輕易的轉動捲軸而不會影響原滑鼠座標,反觀EM軌跡球的舊式scroll ring卻會有我上述所提到的那種「不靈敏」的惱人問題~(攤手)
你說要我投票給誰呢~~呵呵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SB在左側給加了個可愛的logo小旗標,質感上相當加分!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然後在右側的部份有個很奇妙的小插槽!?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嗯,插不進去~也沒有反應
所以我想這東西應該不是插記憶卡的。(無誤)



嗄?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桌上的訂書針就這麼的突然被吸起來....
原來這邊有磁鐵?(而且另一邊也有!)
等等,轉過去看那個logo旗標....
這..這意思是說「它們可以搞串連!?」

沒錯..
SB這款軌跡球真的可以讓你一大堆全部連在一起!(但是僅只有連在一起而已,訊號啥的還是全部分開的!)
但是,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種東西要串在一起幹嘛?』
你會買兩三隻一樣的鍵盤把它拼在一起嗎?
這樣打字也不會比較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過...在我用過這顆軌跡球後,我發現似乎真的有串在一起的必要.......(這部份後面再說)


首先我先簡單跟大家說
剛剛上面那款EM軌跡球,它驅動程式(Mouse Works)的功能實在強大到靠...北邊騎鐵馬
但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一般人」根本不會去改那些東西.....
那些進階設定,甚至是超級威猛的應用
都是「玩家以上」才比較會用到的~
一般人搞不好連改個指標移動速度都不會了,你還要求人家去改那些啥?神祕的組合鍵之類的鬼東西!?!?
所以,Kensington它們搞了這個SlimBlade超~簡單的驅動程式出來
有多簡單?
就是『所有設定都不用(也不能)你去修改的那樣簡單!』
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
在看完了剛剛那套威猛的mouse works驅動程式後,緊接著的slimblade驅動程式卻"什麼碗糕也不能改"~
這實在是比三溫暖還要健康有益啊!(躺)

SB軌跡球有三個模式,分別是:
一般模式:跟一般滑鼠、軌跡球使用起來沒兩樣。(左鍵一樣是左下角、右鍵一樣是右下角)
媒體模式:當你按下左上角鍵,SB軌跡球在iTunes程式下(不分Win/Mac平台),原本的左鍵變成Play/Pause播放暫停鈕、右鍵為停止Stop;滾球往右滾動是下一首歌、左滾動為上一首歌;滾球順時針旋轉為增加音量、逆時針為降低音量。
說了一大串,我相信你們還是比較喜歡看影片介紹吧!官方媒體模式介紹影片

科科..老玩家應該會想起當年那個很迷人很夢幻的PowerMate吧!在SB軌跡球上,真的就是那麼的夢幻!
我手邊是沒有設備可以拍下操作影片,否則你就可以體會SB在使用上是多麼的流暢、以及多媒體模式又是多麼的優雅!

底下簡單抓幾個圖給大家看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按左上角的鈕切換至多媒體模式,這時畫面中央就會有個半透明的音符logo出現(優雅有質感啊!)

因為他針對的是iTunes軟體,所以如果你沒有開啟iTunes,在進入軌跡球的多媒體模式後,只要按下播放
電腦就會自動啟動iTunes然後再開始播放!(當然,如果已開啟iTunes了,就是直接播放而已)

滾球往左撥動,就是上一首歌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往右就是下一首歌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轉動滾球"就是音量的控制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而這個部分就是我上面所說的PowerMate的美妙之處!
那個轉動的fu,一整個好浪漫啊啊啊啊啊啊啊~~~(轉圈圈)



瀏覽模式:按右上角切換至此模式後,「在其支援的程式下」軌跡球的順/逆轉動變成了放大與縮小,移動變成了畫面的移動;左鍵為顯示原尺寸、右鍵則是填滿視窗。
支援程式一覽表
在此模式底下就真的可以完整發揮軌跡球的最大優點!一般移動球體動的是滑鼠指標對吧,瀏覽模式下則是"移動畫面"!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你現在在看圖片,你可以點選左鍵來把圖片放大至100%來看畫面細節,或是旋轉球體本身來做放大/縮小,以及右鍵將畫面縮放至視窗尺寸。
而且當然不只是看圖片有用~舉凡看網頁的IE7、Fx3;處理影像的Photoshop、Lightroom;文書處理的Word、Excel、Pages、Numbers等都可以應用這個功能!

坦白說,我手邊所有碰到的電腦都是老電腦
所以在這個部分我並沒有辦法體會到有任何順暢的感覺.....(哭)
但是這功能真的好用!
如果有用過Apple的Mighty Mouse的朋友一定可以體會我所說的那fu~





好的,

沒了。





真的,SlimBlade Trackball就只有這樣!
我簡單說一下,EM與SB這兩個軌跡球"都可以"免安裝驅動程式直接運作
但是就只有最不基本的兩鍵式功能.......(滑鼠都還有三鍵哩)
而只要你安裝了EM的驅動Mouse Works後,你就真的可以體會它那又好又強大的威猛浪漫功能!

不過,如果是SlimBlade軌跡球呢
你裝了他專屬的(不相容於MW驅動)Kensington SlimBlade Trackball Driver後
就多了剛剛所說的那三種使用模式,接下來就真的沒了...
頂多....你可以像上面所講的那樣,串接個三顆SB軌跡球!分別操控一般、多媒體跟瀏覽模式~
省的切換外,還可以有快速的反應,更可以有三個一體的美妙設計!
畢竟....它不是有磁鐵跟插孔可以串接嗎....(小聲)


對了~我所謂的「沒了」是指什麼都沒有
『SB驅動沒辦法更改任何的東西』
意即:你不能更改/自定按鍵功能與變換按鍵順序~
你要讓SB滾的快一點,那就是去系統控制台調整;你要更改雙點的速度,一樣還是去控制台調整~

剛剛上述那MW的夢幻精細功能,ctrl慢速、shift鎖定移動X/Y軸、雙按鍵時間差、以及超~詳細的自訂按鍵功能
在SlimBlade軌跡球上頭「全部都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背景圖:吶喊, by 孟克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啊.......(哭)

更美麗時尚的外型、更精準的雙雷射頭定位、更好用直覺的球體旋轉軸
功能卻更少?
不.......這不應該是這樣的~~~(抱頭)


坦白說
如果你問我買哪一個軌跡球比較好~

我會跟你說:
假設你想要強大的功能,就請買Expert Mouse;
假設你只是想要體驗軌跡球的舒適、只是想要輕鬆的玩電腦,那麼我想你選擇SlimBlade Trackball會是個很棒的選擇!





總結

Kensington這兩個軌跡球讓我感到非常的懊惱
因為我在測試之初就是以「我自己的下一個指標設備」來做為我測試的標準~
所以我的要求絕對很嚴格,除了要能達到我要的功能外、還必須有"順手易用"的這個大前提!
而我開的條件其實也挺單純(?),就是必須要有:多按鍵設計、按鍵功能可自訂、人體工學與移動精準度~

EM完全合格(單指Windows下,Mac環境就差了一些...)
SB可以說近乎不合格(我並不要求多媒體控制,我要求的是針對不同程式可做出的不同配置。)

所以說,我還是沒能找到我心目中那接近完美的指標設備.....(嘆)



最後這個部分是我為了「精確移動」的這個條件,所做的一個小小測試~

Mobile01原圖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Expert Mouse 軌跡球 描圖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SlimBlade Trackball 軌跡球描圖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Apple Mighty Mouse 滑鼠描圖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這些都是在Mac環境底下用其預設值來描畫的
坦白說,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一開始我認為說軌跡球應該會贏滑鼠不少,但是看起來卻差不多
(而且我用滑鼠描畫的時間最短最快!)

軌跡球舒適度確實大勝一般滑鼠
但是「我本來以為可以更精準的調控」,這點卻沒有出現
並沒有能如我所預期的那麼準確好用~我相信「習慣性」絕對是一大重點

這樣所得到的結果,應該說「軌跡球並不是我預先所想的那麼精準?」
還是應該說「我只是還沒能完全習慣軌跡球?」

我不知道該怎麼公正的解釋這個結論
所以我就把這個部分的結論給大家自己參考了~


Kensington軌跡球的優劣我在文中已經提及了不少
而這個指標設備是不是你會/你想/你應該擁有的呢?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不過.......話說回來~
這東西真的要好好的體驗過才能知道適不適合你~
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去看看哪邊店家有展示品可以試用,踹個兩三下~對它的初次印象沒有反感再敗!
接著就是好好的來習慣這個設備,相信你應該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受!

Kensington 兩種截然不同的軌跡球體驗,你無法想像的美妙~
(我自己是很想要有SB軌跡球的外型+性能,然後還可以搭配MW驅動程式做近乎全能的使用!)(..小聲.....)




相關閱讀:
得得多買的ELECOM滑鼠墊
[分享] 一個好鍵盤
i-rocks便宜好打無線鍵鼠
優雅隨行的精準滑鼠 - Logitech V550 Nano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個人認為軌跡球最大的好處就是,長期使用電腦的狀況下,手腕的疲勞度比滑鼠低很多,

另外由於軌跡球的左鍵鈕往往不會是食指觸發(因為食指在轉球),

也讓長期擔任左鍵觸發的食指有了特休的機會,

所以我在公司用滑鼠,在家使用軌跡球,手腕痛,食指痛已經是過去的事情;

軌跡球對我而言最大的缺點就是:玩遊戲 , 尤其是需要即時反應的第一人稱 ,

很難像滑鼠那樣瞬間可以滑到想去的位置,總是要推拉個兩三下,玩玩模擬城市這類經營遊戲是還可以啦

http://mizsoftware.blogspot.com/
mizyeh wrote:
個人認為軌跡球最大的...(恕刪)


我也覺得用軌跡球玩cs應該死比較快...
wangtenghong wrote:
我也覺得用軌跡球玩c...(恕刪)


這個要糾正一下,想當初強者我朋友玩 CS 就是用羅技火星軌跡球,狙擊槍瞄準超好用,每個都被打假的......
方塊、廣場、SQUARE
還是習慣於軌跡球在大拇指比較方便.....
方塊、廣場、SQUARE
小弟我也是軌跡球愛用者~~
現在用羅技的火星

已經用快2年了他還頭好壯壯XD

樓上說的玩射擊遊戲會不准我個人到不覺得
完全是習慣的問題

而且軌跡球在大幅度旋轉時比滑鼠方便太多了XD
看人家辛苦的拿著滑鼠一直滑滑滑
我只要動動手指滾一下就好~

而且長時間使用手也完全不會酸
壽命也比滑鼠長~

真的是用過就會上癮阿!

wangtenghong wrote:
我也覺得用軌跡球玩cs應該死比較快...
有的!
我拿到軌跡球的第二天就開了CS測試~


但是.....我不太會玩這種東西.......
所以就請朋友幫忙測試
朋友的說法是:
移動沒問題,但點擊發射的這個動作,以往是用食指,軌跡球上頭卻是用拇指。以這點來看,拇指的反應速度仍比不上食指。」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樓主這麼講究準確度

不用離開鍵盤就可以使用的[軌跡點]
也就是IBM筆記電腦最搶眼的設計 [小紅點]
怎麼沒有考慮用看看呢??

小弟是用過小紅點之後 就得了不用小紅點會死的病

之後即使LENOVO接手 東西好像沒有以前這麼屌了
即使我只是去電腦展詢個價就被LENOVO聯想員工抓衣領
我還是一樣繼續支持(原)IBM的筆記電腦 就是為了那個好用到靠北...邊騎鐵馬的小紅點阿!!!

打字手永遠不用離開鍵盤去抓遊鏢移動設備 真的太銷魂太爽了
桌面更清爽 更簡潔

另外說到精準度的話 小紅點在小弟手上可以精準的以 [一個液晶畫素] 為單位在移動
要在小畫家用一個畫素寬的筆來畫個8畫素的正方形 絕對沒問

我也買過帶有小紅點的USB鍵盤~ 樓主考慮看看巴??

最後還是感謝樓主的分享 很讚的文章 5分奉上
淡水豬 wrote:
真的是用過就會上癮阿!
沒錯!
這東西真的會讓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動~~~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軌跡球的好用~並不是只拿過滑鼠的人會懂的...(茶)

我手邊的羅技無限水星~已經換第三顆了...

一直不想換第二種指標設備...

雖然它有容易脫皮的小毛病~無線接收距離也短 (大約只有一公尺)

花個大約兩千塊可以讓你好用五年~說實在的很划得來~

如果無限水星改成藍芽介面~塑膠塗層改進一點就更完美了...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